第146章 闭口不谈(2 / 2)
她脑中飞速回想着近来的种种。
昨日裴砚舟深夜来时,她还特意问起了贺家动向。
裴砚舟说得明确。贺知章近来在朝堂低调得很,几乎缄默不言,下朝了便回府。盐务和客栈那边,也一直收敛着,俨然一副明哲保身的姿态。
此外,前世外祖父被构陷入狱之时,正是贺家势力扩张最为迅猛,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那时他们毫无顾忌,自然敢对已致仕的沈家下手。
可如今时机不对,贺家自己也处在风口浪尖,怎会突然行此险招?
若贺家要在此刻对外祖父发难,又何须在朝堂上如此收敛?
难道贺家近来的收敛蛰伏,并非畏惧,而是为了麻痹众人,暗地里却布下了针对沈家的杀局?
可这风险未免太大,贺知章那个老狐狸,会如此行险吗?
她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有什么关键之处被自己遗漏了。
眼见父亲已准备告辞离开,姜明欢心念一动,停下脚步,对姜行山道,“父亲,您有公务便先回去吧。女儿许久未见外祖父母,想再多陪他们说说话。”
姜行山不疑有他,点了点头,“也好。你多陪陪,宽慰宽慰他们。”说罢,又向沈崇礼行礼告辞,先行离去了。
送走父亲,姜明欢便转去了沈老夫人所在的内院。
沈老夫人见她去而复返,果然十分欢喜,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从她的饮食起居问到婚事筹备,脸上尽是慈爱笑容,看不出半分忧色。
显然,她对昨夜宫中的风波一无所知,抑或是,信了外祖父那套说辞。
姜明欢心中稍定,至少外祖母这里暂时是安稳的。
她陪着沈老夫人说了好一会儿话,品评了新得的杭绸料子,又听她念叨了些养生之道。期间,沈崇礼也踱步过来,坐在一旁,偶尔插一两句话,神情看着闲适。
姜明欢寻着机会,便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往朝中风向上去引。
她端起手边的青瓷盏,轻轻吹了吹浮沫,状似闲聊般提起,“前些日子听闻,吏部那位张大人,好像因为考评的事,被御史参了一本,闹得有些不愉快。这京城里头,真是瞬息万变。”
沈崇礼眼皮都未抬,只嗯了一声,淡淡道,“宦海浮沉,寻常事耳。”
姜明欢又道,“说起来,贺家近来倒是安静得很。贺大人在朝堂上都不怎么说话了,与往日大不相同。”
沈老夫人接口道,“安静些好,他们家那个小子,也该收敛收敛了。”
沈崇礼这次连嗯都没嗯,只慢条斯理地拨弄两个核桃,仿佛没听见。
姜明欢几次试探,都如石子投入深潭,连个涟漪都未曾激起。
显然,沈崇礼这是看出了她的意图,不愿接上话头。
眼见这般试探毫无用处,姜明欢心中焦急,却又无可奈何。
终于,她放下茶盏,轻轻叹了口气,眉眼间染上忧色,声音也低柔了几分。
“许是日有所思,昨夜竟梦到了母亲。”她抬眼看向沈崇礼。
“母亲在梦中叮嘱,说贺家……并非良善之辈,最是锱铢必较。我与九王爷结亲,离贺家远远的,是再好不过了。”
“她还说,平日里也莫要与他们往来,免得……平白招惹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