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哈哈哈,大周 > 第157章 以死明志

第157章 以死明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历史上,此人不仅看出了宋军“假途灭虢”,而且还在宋军借道荆南时,力助高继冲抵抗宋军,不让宋军借道,甚至还想设伏抵抗宋军。

只可惜历史上的高继冲并没有采取他的建议。

李景威因此彻底失望,知道荆南不保,于是宁肯以死明志,也不投降,更不背叛荆南!

其实早在几天前高保寅来到荆门时就已经暗中联络过他,想要投靠他。

所以他当时就知道了今日这场宴席就是特意为他准备的鸿门宴,也知道事情已然与历史的轨道不一样了。

他本可以不来,毕竟连高保寅这样的亲王都已经投靠自己了。

但在郭宗训看来,像李景威这样忠义的武将,是绝不能错过的!

万一自己不来,这李景威真的自尽了,就实在太可惜了……

郭宗训深深看向李景威:“李将军,本宫之所以来,就是不希望像李将军这样的忠义之士白白丢了性命!”

“本宫知道你对荆南的忠心,这的确很让人钦佩!”

“可你的眼里难道只有荆南的百姓?”

“天下其他的百姓就不是你的同胞了吗?”

“这乱世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了,无数的百姓都因战火而丧生,难道还不该大一统吗?”

“还要死多少无辜百姓才满意?”

“难道非要看着华夏大地四分五裂才好吗?”

顿了顿,郭宗训又道:

“李将军!”

“只要你愿意,本宫愿与你一起结束乱世,一统天下,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造一个亘古未有的盛世……”

郭宗训说着,往前迈了一步,同时给姚内斌递了个眼色。

李景威却突然冷笑道:

“这口才,不愧是大周的神童太子!”

“是,你讲的都很有道理,可谁知道你是真的为了天下苍生,还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

“我李景威只是个小人物,想不了天下那么大!”

“我只知道我作为荆南人,就要用性命保护荆南百姓!”

“如果荆南亡了,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说着,他便要再次发力扼自己的咽喉。

可郭宗训却看着他通红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坚定地说道:

“荆南没亡!”

李景威不由地再次愣了愣!

郭宗训继续道:“只要荆南的百姓还在,荆南就没亡。”

郭宗训叹了口气,幽幽道:

“本宫知道再怎么和你讲道理,你也不会相信本宫!”

“本宫也知道,你想擒本宫,是为了荆南百姓。”

“可你想过没,打仗会让多少人流离失所?”

“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说到此,他突然指着已然被射杀的那些刀斧手:

“讲大道理你不信,讲远的你又没有感觉!”

“好,那你睁眼看看这些被你安排埋伏本宫的人,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你难道还看不到吗?”

“荆南还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他们的家人都在荆南,你让他们跟大周拼命,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你还要让多少像他们这样的人无辜惨死?”

李景威看着那些已然变成尸体的刀斧手,没了之前的凶悍,心里更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厉害。

见状,郭宗训继续趁热打铁道:

“本宫承诺,只要荆南归周,荆南百姓免三年赋税。”

“愿意从军的,编入大周禁军,俸禄比现在高三倍!”

“愿意回家的,本宫给他们分田,让他们能养活家人。”

“将军,你守荆南,不就是想让百姓过好日子吗?”

“本宫给的,难道不是你想给的吗?”

李景威看着郭宗训稚嫩却坚定的脸,一瞬间,他竟突然说不出话来。

此时,高保寅走到他身边,轻轻叹气:“将军,别固执了!”

“太子仁明,跟着他,荆南百姓会过得更好……”

不料,因为高保寅的这句话,原本还有些动摇的李景威竟突然再次勃然大怒:

“你们说再多也没用!”

“要投降你们自己投降!”

“忠臣不是二主,还是那句话,我李景威生是荆南人,死是荆南鬼……”

说着,他竟直接狠狠发力掐向自己的脖子!

高保寅脸色大变,当即大呼道:

“不要啊,李将军……”

……………………………………

说明:

1、关于关于李景威:

李景威(?-963年),是五代十国时荆南的政治人物,荆州长阳人。

乾德元年(963年),宋军借道荆南,声称士兵只经过城外。李景威认为“用兵崇尚权谋诡诈,城外之约不可信,宋军打算趁张文表作乱攻打荆南”,并表示荆南几万士兵久经训练,自己愿意尽力一战。但少监孙光宪坚持不可,高继冲最终没采纳他的建议,李景威感叹“不采纳我的建议,大事去矣”,于是自尽明志。赵匡胤感叹他的忠义,灭荆南后命王仁赡恩恤其家人。

2、关于李景威自杀:

《新五代史》中明确记载其“因扼吭而死”。

《长阳记》、《长阳地名传奇》等文献也有提到,李景威在宋军借道荆南时力主抵抗未果,“自掐喉咙窒息而死”,当地百姓为纪念他的忠义,将其屯兵之地命名为“将军岭”,附近峡谷称“叹气沟”。

这些记载虽带有地方色彩,但与正史中“扼吭而死”的描述高度吻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