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再电李学文(2 / 2)
时不时的就有拖车火炮的牵引车,由于载重过大,车轮陷入泥坑,不管怎么踩油门,牵引车也只能在原地的泥浆里空转。
这个时候,只能靠人力把车从泥坑里推出来。
找些垫木放在轮胎底下,几十名炮兵喊着号子,肩膀死死抵住车身,拼命的推着车身,想要把牵引车从泥坑里推出来。
要是一天只推一两次也就算了,问题是所有炮兵,每个人最少一天也要推个五六次,搞得炮兵们是又脏又累又冷,回到车斗里连话的力气都没有。
雨中行军,由于中央一师全体装备了雨衣,再加上热量补充的到位,导致非战斗减员的人数比较少,但是全军上下的怨气却是非常大,怨气冲天的那种。
不止士兵们怨气大,就连李长官的怨气也是相当了得。
吉普车虽然自重比较轻,但是此时国内的道路是真的烂,白天还行,一下大雨走个人都困难,吉普车偶尔也会陷入泥坑里出不去,搞得李长官身上灌了不少泥浆。
抱怨归抱怨,路还要继续走。
连着一个星期,天上的雨就没停过,中央一师走的那是相当痛苦,一天累死累活也走不了二十公里。
正当李学文和他的中央一师在泥泞中苦苦挣扎时,由于援军迟迟不到,东北军于学忠的淮河防线已被鬼子突破。
十三师团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淮河,建立起稳固的桥头堡,并开始向纵深推进。
于学忠的51军在连日血战和巨大伤亡后,已无力组织有效反击,只能节节败退,依托淮河北岸附近的村进行阻击。
除了一边下令部队阻击外,于学忠还疯狂的向第五战区司令部求援,催促前来支援的李学文部火速驰援。
第五战区司令部内,德公看着于学忠发来的电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猛地将电报拍在桌子上,德公不满的问道:“李学文呢?他的中央一师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作战参谋连忙上前,指着地图上一个距离淮河还有几十公里的位置道:“德公,我们刚刚和中央一师联系过,目前中央一师的主力目前仍在这里,连日下雨导致道路泥泞不堪,他们行进极为缓慢。”
“大雨?总共两百公里的路程,别下雨了,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一个礼拜的时间也应该到了”
“于学忠部在淮河浴血奋战,每天伤亡数以千计,他李学文带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却在外围磨磨蹭蹭,迟迟不肯前去支援,他李学文想干什么?”
桂军穷的没什么重武器,国内此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摩托化部队,对于雨天对摩托化部队的影响缺乏直观认识。
在他看来,中央一师有那么多卡车和牵引车,就算是雨天慢些,也应该达到正常步兵行军的速度。
李学文迟迟不到,在他看来,完全是中央军的老毛病犯了,想要保存实力,用地方部队消耗鬼子的兵力。
参谋长徐祖议试图解释:“司令,中央一师的重装备太多,轮式车辆在这种泥泞道路上确实....”
“确实什么?”德公猛地转身,不满的道:“我桂军将士穿着草鞋都能一日行军六十里,他李学文穿胶鞋的兵,难道在雨中连三十里都做不到?”
“传我命令,再电李学文,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二十四时内必须到达指定位置,如若不到,休怪我第五战区军法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