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王安求情(1 / 2)
第232章王安求情
许哲在厨房指挥做菜,而王安在旁观。
宋婶没有见过內侍,有些不礼貌的偷偷打量著王安。
这就是传言中的內侍吗,面白无须,与常人並没有什么不同。
她胆子是真大啊,这要放在明朝,遇著那些飞扬跋扈的太监,焉有命在。
唐初的內侍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但到了中唐时期,不可小覷。
唐玄宗允许官宦监军,安史之乱后,官宦甚至掌握了军权。
明朝太监是皇帝的狗,地位再高,失去宠信,死路一条。唐朝末期,官宦甚至参与政变,废立皇帝。
身体残缺之人,还是莫要刺激得好!
许哲讲阉猪的事,尚且小心翼翼,不要小看內侍上眼药的本事。
他要是在陛下身边不动声色的说上两句话,跟枕头风没有什么区別。
王安经过之前的刺激,没太在意,村里人见识短,在长安,人们都习以为常。
“许郎君,陛下有口諭,你可以去长安了。”王安宣布禁令解除。
然而许哲並不激动,甚至手里的活都没有停。“我知道了,多谢陛下。“
许哲真是胆小,不知道变通,这个长安,可以是下辖的长安和万年两个县,也可以指长安城。
陛下的意思,分明是指长安城,他倒好,窝在村子里,半分不肯动弹。
王安忍不住提醒道:“许郎君,陛下赏的庄子,你家该去接收了。”
经王安提醒,许哲才想起来,许家在长安还有一座庄子。“王內官,庄子大吗”
王安不知如何回答,许郎君是希望大呢,还是希望不大“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许哲忍不住看了一眼王安,这是想诱惑他去长安。
王安说的没毛病,每个人的体会不一样,大不大,只有亲眼见过了才知道。
庄子这个鱼饵,许哲打算咬一咬。他钓过鱼,如果没有鱼儿上鉤,他会换更香的饵料。
如果李世民换了饵料,他更加难以招架,先慢慢咬上两口,没有危险就吃下去。
“我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明日给您答覆。”庄子这么摆著,许县男不露面,庄户们估计会惶恐。
新来的主家为人怎么样,会不会涨租金,日子会不会越来越难过这些,都与庄户的生活息息相关。
天上掉馅饼的事都无动於衷,王安觉得许郎君谨慎过了头。
“许郎君,我需要纸笔。”王安来得匆忙,只带了一个赶车的宫中卫土。
以他的內侍的身份,除非有人想九族消消乐,才会去找他的麻烦,因此並未兴师动眾。
在李府厨房的时候,他习惯了纪录,这是要把菜谱记下。
许哲满足了他,一边做菜,一边讲解。
看菜谱跟现场学习完全不一样,观许郎君做菜,赏心悦目。
王安越发觉得,宫中的林掌膳,这一顿收拾,挨得不冤。
可惜许郎君不愿意去尚食局任职,白瞎了这么好的厨艺。
许青山带人从涇阳县带回了五辆押运货物的马车,需得在年节过完之前归还。
此时县里的马车閒置,褚遂超立马安排人拨给了许青山。
许青山回来的正好,晚餐刚刚做好。
驛站里就这么几个人,也不用分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