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观澜心语2(2 / 2)
只是,在逮捕钱云翼之际,谢观澜也看清了姜灼今夜的装束。
虽仍是锦缎华服,但今夜的姜灼衣着暴露。
谢观澜遥遥从马上观去,更觉得风光旖旎。
难怪会被恶徒骚扰。
少小陷于抛弃和利用的谢观澜不懂风花雪月,比起爱意和怜惜,更先被察觉的是厌恶和憎恨。
谢观澜有些别扭地撇开视线。
她为什么在侯府生辰宴打扮成这样?是想自荐枕席以攀高枝吗?
“怀璧其罪,你若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就不要仗着美貌招摇过市。”
向来不爱说话的谢观澜难得说了长句。
谢观澜对姜灼的感情复杂。
但总体来说,应该是恨的。
恨她处处涉身险境,不顾惜名誉和性命;恨她身边男子如云,可依靠者不只自己一个。
自然,也恨自己受人驱使,杀了姜灼之父。
若姜惇还在,她是否会如绚烂桃花般傲凌枝头?自己又是否有机会和她成就一段将军贵女的佳话良缘?
谢观澜起了不该有的念头,也找了借口顺手处理了身边监视自己的小厮。
庞破山却不觉这有什么,反而正式邀请谢观澜加入旧政一党。
“陈郡谢氏一族也是百年门阀,若非新政所为,谢家何故衰落于此?谢将军不妨与我等一同重振家门荣光。”
谎话。
早在本朝以前,谢氏就已衰落,与这旧政新政又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谢观澜不喜欢说话的原因。
人们喜欢用言语和修辞伪装自己,隐藏目的,真正的想法和情感往往蕴于行动和神情之中。
谢观澜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但这些人若迟迟得不到自己的点头和应允,往往会把虚伪的笑意转变为敌对的利刃。
对此,谢观澜在陈郡的学堂和牢狱时,就已经有过教训。
谢观澜只懒懒应下,不作多想。
但姜灼不一样。
虽然谢观澜也说不出这种不一样缘自何处。
也许是姜灼不曾因他的沉默生气,所以谢观澜渐渐喜欢听姜灼说话。
自此之后,姜灼时常出现在谢观澜眼前。
或者说,谢观澜总是轻易察觉到姜灼的行迹。
城门头,茶楼边,围场中,京郊外。
赠她匕首,帮她毁尸,救她性命,授她剑法。
谢观澜存了私心。
既然没有办法洗清自己身上的罪恶,不如让姜灼一起沾染上血腥,拉着她就此陷入这一片绝望淤泥。
在京外雪崩被困之际,谢观澜就存了死志。
等不到救援也没关系。
就这样抱着姜灼死去,就很好。
等到来年春至花开,众人就会发现自己和姜灼紧紧相拥的尸体。
姜灼,我一定不会轻易放开你,永生永世,之死矢靡它。
濒死前的谢观澜喃喃立誓。
可惜,谢观澜和姜灼都没有死在那个雪夜。
之后发生的事,嫁衣质问,押送禁足,和谈对峙,都不过是让两个人渐行渐远。
没和姜灼死在雪崩之夜是谢观澜的遗憾。
不过,像现在这样被姜灼亲手杀死也很好。
喉间的鲜血还在不断喷涌。
利刃封喉,简单,利落,又爽快。
这是谢观澜最喜欢的杀人方式,没想到自己也有幸能死于此种方式。
姜灼就在不远处,她的衣服上也被自己的血迹溅洒,点点艳丽,宛若三月芳菲桃花始盛放。
云散月出。
带着笑意的谢观澜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原来被杀死是这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