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称帝非小事(1 / 2)
这一日,张墨在金城北疆西京留守府召开大朝会,北疆文武重臣与归顺的西齐官员代表齐聚一堂。
张墨高居主位,威严日盛。他总结了平定西齐的战役,嘉奖了有功将士,也缅怀了阵亡的英烈。随后,他展望未来:
“西齐已平,然天下未定。大河之南,伪越犹存,百姓仍陷水火。我北疆将士,不可稍有懈怠。”
“然治国之道,一张一弛。当下要务,乃是巩固新土,消化所得,使西齐之地,真正成为我北疆强盛之基。
待兵精粮足,民心归附,方可挥师东进,一举廓清寰宇,成就千秋大业。”
他的话语,为北疆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定下了基调:暂时放缓大规模军事扩张,转向内部建设和巩固。
朝会之后,张墨独自登上金城的城墙,眺望东方。
脚下是刚刚平定的广袤土地,远方是即将面对的最终挑战。统一天下的道路,已经走完了大半,但最后一段,或许才是最考验智慧和耐心的。
他深知,真正的挑战,或许不仅仅在于南方的伪越朝廷,更在于如何治理这个日益庞大的帝国,以及……如何应对那些隐藏在历史阴影中的、超然物外的力量,比如玄坤宗。
西齐全境平定,广袤的西北大地尽数纳入北疆版图。
捷报传回北疆本土,万民欢腾,云州城内更是连日庆祝,鞭炮声不绝于耳。
北疆的疆域和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放眼天下,仅剩龟缩于混河以南、内忧外患的大越朝廷可堪一提,但已不足为惧。
在这片胜利的狂潮中,一种新的声音开始在北疆高层内部,尤其是在文官集团中悄然滋生,并迅速变得清晰而响亮——劝进。
这一日,在金城临时改建的德亲王府议事厅内,一场关乎未来走向的重要会议正在举行。核心文武官员分列两旁,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
会议先是例行公事地讨论了西齐故地的军政要务、民生恢复情况以及对大越的防御部署。
待各项事务商议已毕,年高德劭的北疆文官之首、总揽政务的墨江白,缓缓从文官队列中走出,手持玉笏,神色庄重地向着端坐于主位的张墨深深一揖。
“王爷。”墨江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回荡在寂静的大厅中:“老臣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亦是在座诸多同僚之心声,恳请王爷垂听。”
张墨颔首:“墨老但说无妨。”
墨江白深吸一口气,朗声道:“王爷自执掌北疆以来,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旷古烁今。
内修政理,百姓安居乐业;外御强敌,拓土千里。今西齐已平,伪越苟延残喘,天下三分,王爷已据其二。此非人力所能为,实乃天命所归也。”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见众人皆凝神倾听,便继续慷慨陈词:“如今赵氏无道,天下崩离,王爷拯万民于水火,解倒悬之急,功高盖世,德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