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送你去清心寺(1 / 2)
赵琛离席郑重地向张墨行了一个大礼:“陛下慈悲,琛……谢陛下再造之恩。必谨守清规,日夜为陛下、为明朝祈福,了此残生。”
“好,从此世间再无皇子赵琛,只有僧人了尘。”张墨挥了挥手:“你去准备吧,三日后,会有人送你去清心寺。”
三日后,一辆普通的马车在少量精锐侍卫的护送下,悄然离开了云州城,向着巍峨的蒙山驶去。车内,赵琛已换上了一身灰色的僧袍,虽未剃发,但神色间已是一片平和。
马车驶入深山,沿途人烟渐稀,最终在一处云雾缭绕、松柏掩映的山谷中停下。一座规模不大却十分古朴清净的寺院出现在眼前,门楣上挂着“清心寺”的匾额。
寺中早有安排,只有几名年迈的僧侣在此常住。赵琛——现在的了尘,被引至一间简朴的禅房。从此,晨钟暮鼓,诵经念佛,便是他生活的全部。
他主动要求剃去了烦恼丝,真正成为了一个僧人。
每日里,打扫庭院,诵读经卷,心无旁骛。
山中的岁月宁静而缓慢,仿佛外界的一切纷争都已与他无关。
偶尔,他会站在庵堂后的山崖边,眺望云海翻腾,心中不再有家国之恨,江山之念,只剩下一种看破红尘的寂寥与平静。
他确实遵守了诺言,从未试图与外界联系,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或许,对于一生都处于政治漩涡边缘、身不由己的赵琛来说,这种青灯古佛的软禁,未尝不是一种痛苦的解脱。
而张墨,在得知了尘在清心庵安分守己后,也渐渐将这个人淡忘。
一个皇子的妥善安置,只是他庞大帝国治理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南方,投向了如何最终统一天下、如何治理这个新兴王朝的更宏大的命题上。
赵琛的故事,如同许多末代皇族成员一样,悄然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在故纸堆里留下些许痕迹。属于明朝的时代,正浩浩荡荡地向前奔流。
大明立国、定都中京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天下。带给南方大越朝廷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和绝望。
大越皇帝赵铎,在听闻张墨不仅称帝,国号为“明”,定都中京之后,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彻底破灭。
他知道,北明(大越对张墨政权的称呼)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而如今的大越,内忧外患,根本无力抵抗。
朝堂之上,主和派的声音终于压过了主战派。
连一向强硬的冯坤也意识到,再不求和,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最终,赵铎不得不屈辱地做出决定:派遣使节,前往中京,向大明皇帝张墨求和。
经过精心挑选,一个以老成持重、善于辞令的礼部侍郎王文弼为正使的使团组建完成。
他们携带了国书和大量的金银珠宝、江南特产作为礼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渡过了云江、混河,一路北上来到了中京。
此时的中京城,经过数月建设,已初具帝都气象。
城墙高大,街道整齐,市井繁华,往来士卒精神抖擞,百姓面色安详,与江南的惶惶不可终日形成鲜明对比。王文弼等人看在眼里,心中更是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