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从边关小卒到绝世武神 > 第192章 启泰之治

第192章 启泰之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K这在历代都是浩大工程,张墨凭借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高效的动员能力,使其得以推进。

修缮各地水渠,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修缮和新建灌溉水渠、陂塘,推广龙骨水车等先进灌溉工具,扩大水浇地面积。

推广先进农具和耕作技术,由朝廷督造优质的铁制农具,以成本价或赊销方式提供给农民。

鼓励推广轮作、套种、施肥等精耕细作技术,并由官府印发《农政纲要》之类的科普小册子分发各地。

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为帝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在重农的同时,张墨前所未有地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这与其穿越者的视野密切相关。

改善商贾地位,废除对商人的诸多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表彰纳税多的“义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发展官营手工业,将原本隶属于军队的“将作院”体系扩大和规范化,成立“工部制造局”,下设军工、民用品等多个分局,集中能工巧匠,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

不仅制造军械,也生产优质的农具、瓷器、丝绸等,并引入一定的竞争和奖励机制,鼓励技术创新。

扶持民营作坊,降低工商业的税负,简化经商手续,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民间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特别是在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优势行业,鼓励形成产业聚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修葺和拓展官道,建立高效的驿站系统,保障物流畅通。疏浚大运河,使其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各主要城市规划和建设规范的市场区域。

规范海外贸易,在沿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既增加关税收入,也引进海外物产和技术。虽然此时主要精力在内陆,但已为未来的海洋扩张埋下伏笔。

这些政策刺激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城市日益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多彩。中京、北都、以及江南的一些城市,逐渐成为商业繁华的大都会。

张墨治国方略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对“格物之道”的大力推崇。

他亲自倡导并确立格物地位,在官方意识形态中,将“格物致知”提升到与“诚意正心”同等重要的高度,宣称探究物理、改进技术同样是报效国家、服务黎民的正道。

支持技术研发,格物院成为科技研发的中心。

张墨根据自己的前世记忆,提出一些研究方向,如:改良冶金术、改进火药配方和爆炸效能、研究光学、探索机械原理。

虽然很多想法短期内难以实现,但营造了一种鼓励探索和创新的氛围。

同时他还颁布法令,保护与奖励发明。

颁布《格物创新令》,对能工巧匠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给予重奖,并允许其享有一定期限的专营权,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专利制度”雏形。

他还鼓励对外交流,鼓励翻译西域乃至通过商人带来的极西之地的书籍,虽然数量稀少,但打开了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在皇帝的大力倡导和制度激励下,大明初年掀起了一股“格物”热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