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张昭!陈登!糜竺!(2 / 2)
他们在北海国春耕种植的粮食已经收获了。
此前人家孔融还支持自己当徐州牧,刘备也不能让关羽一直在人家孔融的地盘上呆着,多少有些不礼貌了。
除开关羽以及六千余军士之外,还有十二万百姓。
有一部分青州百姓选择留在了北海国。
毕竟那边田地都开垦好了,他们不想再到处跑了,就留在了北海国。
还有“十七万石粮草”。
刘平扫荡了青州的匪患,刘备又恢复了都昌、下密的土地,孔融捡了一个便宜,不过这也算是对他支持刘备的回报。
关羽到了。
刘备信心更加充足了。
刘平麾下六千人,关羽麾下六千余人,张飞麾下四千人,总共一万八千多人,就算那些丹阳士卒想要造反,他也不怕了!
此刻刘备的内心再一次感激了刘平,幸好听从对方的建议,在沛国的时候,没有贸然裁汰士卒,要不然面对这些丹阳士卒还真有一些束手束脚。
心中没了顾忌。
刘备便召开了自己成为徐州牧后的第一次文武会议。
首先!
徐州的治所从现在的东海郯县移到下邳国的下邳县!
其次,就是人事任命!
辟陈登为自己“安东将军府长史”兼徐州州牧府治中从事。
陈登的官职实现了数连跳!
糜竺除了继续担任徐州别驾之外,还兼领了安东将军府“主薄”的职位。
糜竺本来还担心刘备拿掉自己的徐州别驾,结果非但没有还多给了一个官职。
心中对刘备大为感激!
毕竟自己和张昭之间,的确有差距,没办法。
另外陈登的三个弟弟、还有糜竺的弟弟糜芳,也获得了一个县令的职位。
算是对陈登、糜竺迎接自己的感激。
不过刘备事先和陈登还有糜竺打过招呼了,如果干的太差,非但没有晋升的机会,还会革职。
陈登和糜竺都想和刘备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
不但不认为刘备这种做法有问题,还非常支持!
说句难听的,以糜竺和陈登的能量,他们的弟弟担任县令,什么都不用干,事情交给
在现场,刘平听闻糜芳两个字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只能说人啊,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
傅士仁也好,糜芳也罢,一路上那么困难啊!
大家都一起坚持过来了,但却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选择了背叛!
那为什么刘备困难落魄的时候,不背叛呢?
而后是张昭。
张昭实在是有些特殊,实际上对方应该担任别驾的。
但名义上的豫州刺史府二把手,别驾已经给糜竺了。
安东将军府的二把手职位,长史也了给陈登。
给其他的官职,会让张昭显得有些尴尬。
所以刘备专门给张昭弄一个新的官职,那就是“徐州刺史府长史”、然后再表张昭为安东将军府“军师”、同时兼任地方上的下邳相!
三个官职!
成为名义上刘备麾下的第一文官。
张昭选择了接受!
他只能选择接受,因为他要不接受,他回去,他母亲会骂死他!
张昭虽然和刘备尿不到一个壶里,私人关系很一般,但刘备拉拢了他的母亲。
张昭的母亲对刘备很满意,很看好刘备,崇尚刘备“仁德”的名声。
希望刘备可以恢复徐州往日的和平、安定、繁荣,并且还直接和刘备说了,自己的儿子张昭小有才能,可助他一臂之力!
安定徐州,保护徐州百姓不再被曹操这种贼人所屠戮!
自己母亲话都放出去,他又怎么敢不同意拂了母亲的面子呢?
这种情况下,带投大哥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对刘备的态度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