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杨青天(2 / 2)
杨凡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心道:“我特么哪是没架子啊,那是给你们吓的!”心中却也知道这实在是一群老实巴交的乡民,当下大声道:“诸位有什么话,不妨对杨某人说,姓杨的一会去见县尊大人,定将诸位所言之事转告!”
那几个老者大喜,招呼旁人道:“你们都起来吧!都起来吧!杨班头答应帮忙了!”
杨凡心里暗暗叫苦,这些都是乡下人,见了衙门里的便以为是了不得的了,其实自己只是衙门里的小虾米,啥事也做不了主啊!如今他们这么一吵吵,到时候自己办不成,那可真是要玩完了!可眼下脱身要紧,也顾不得旁的了,只好打肿脸充胖子了!
人群中出来几个年轻又能说会道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皂班和壮班的衙役们如何敲诈勒索,为非作歹!
这些事情杨凡其实早就有耳闻,可此时却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脸上咬牙切齿、涕泪纵横。老鸟在一旁看了暗暗点头,心道:“这杨班头真是个人物,想当初王典史被梅如花等人围在县衙之前那点本事,可都给他一丝不漏的学来的,不仅如此,这等演技,可又胜过王典史了!”
杨凡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只听到了晌午时分。
杨凡看看差不多了,点头道:“诸位所言杨某人都记下了!一会杨某人定要向县尊大老爷禀告,诸位远来,还是先回家吧!”
此话一出,数千个脑袋一起晃,晃得杨凡直头晕。
那老者道:“不瞒杨班头,咱们在家是活不下了,这才聚到县衙门口,今日回去,明天全家老小就要饿死了!因此今日县尊大老爷若没个主张,”他叫一声:“请看!”
那数千人听了这声音,齐刷刷从怀里掏出一根绳子。
那老者道:“咱们这几千人便要吊死在县衙门前了!”这一下差点又把杨凡吓尿了,一想这衙门门前吊着几千具尸体,想不怕也不行啊!何况这只是说说而已,要真是活不下去了,这些绳子只怕先要套县衙里的众人了,那时候自己可也跑不了。
可此时万万不能露怯啊!杨凡点头道:“众位说的也有道理!”他一指老鸟,道:“老蔡,你领几个乡亲去找个包子铺,多买馒头包子,就说记在我的账上,招待各位乡亲,我去县衙中向县尊大人禀明!”
老鸟应了一声,带了几个后生去了。
那些乡民们自来给衙门中人欺压得怕了,那皂隶衙役来催逼粮款时,自来的呼五喝六,按杜甫说,那叫“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按流行说法,那叫“人生有产须当卖,何曾一粒到口边!”从来家里值钱的物件,鸡鸭鹅狗也不知给强抢了多少?何曾吃过衙门中人的一粒米!
如今见杨凡居然招呼人去买包子馒头招待大家,这几千人俱都感动不已。
杨凡脱身来到衙门门口,敲了半天门才有人出来开门。
杨凡见那人脸色与自己一般碧绿,待关了门后,两人一起伸手抹了把汗。
那门子道:“县尊大人正在大堂议事,杨班头可速去!”
杨凡那也是学过中国古代史的人,知道这农民发起飙来是要命的,倒也不敢耽误,三步并作两步,老远便听见那大堂上一阵吵嚷之声。
这衙门里的人杨凡都熟得很,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冯湖。
只听冯湖大声道:“这些刁民,竟然胆大如此,将整个衙门也包围了,请大人下令,让三班衙役出动,将这些刁民驱散!”
杨凡心中冷笑道:“这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啊!驱散了固然好,若是酿成民变,吃亏的却是堂上几个命官!”
果然,张县丞道:“小民易虐,上苍难欺。按说这回追根溯源,这事还是起在春税上啊!若是不将这事解决了,只怕你今日驱散了,明日又聚拢了,那可是扬汤止沸!”
李主簿道:“张大人说的是!这往年都好好的,如今这粮库新任的书吏唐瑞上吊身亡,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可叫人怎么办啊!”
众人一时间都不说话,谁都知道那陈昌运是董县令下令免职的,这唐瑞是他找来的,如今出了篓子,自然是董县令去擦屁股,可董县令毕竟是县尊,这衙门中以他为首,谁敢将这话挑明了?
只听董县令道:“今日这事甚为棘手,本官倒想听听各位说说,咱们到底如何度过这一道难关?”
只听那郭涵淡淡地道:“法子也不是没有,这粮库之事,历来是由陈昌运主管,他管了数十年,都不是好好的吗?为今之计,只好将他请了回来,这春税之事解决了,那便一天的乌云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