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凯旋而归(1 / 2)
话说杨凡这里装模作样,直到十二名使者都到了,这才下了命令,让手下人马整理行装。
这上阵打仗玩命谁都不想去,一说回家都有积极性。
杨凡整好队伍,这回最前面的是快班,马脖子上挂着一长串的人头,手拿明晃晃的刀枪,身后跟着皂班。
之前壮班扔的锣鼓全都收拾回来了,该敲还得使劲敲!上辈子杨凡就知道,这叫广告,这叫营销!有多少战果自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知道你有战果,什么人知道你有战果!
跟在最后的是壮班,任务是抬尸体!本来这壮班是三班衙役里最牛叉的,如今却是最凄惨的,本来一百多号人,杨凡一训练跑了三十,这一仗下来又死了六十。鲁中那点班底算是彻底交待了。
杨凡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手中那柄青龙偃月刀特意在死人脖子上蹭了两下,看起来是鲜血淋漓!
不仅如此,杨凡还弄来半碗鸡血撒在自己的袍子上。
这叫血染征袍!
杨凡这只队伍离城二十里,就有百姓前来迎接。
杨凡端坐在马鞍桥上,举手示意,那前来迎接的都是当地的村民,这些村民本来日子过的不错,可自从这青龙山闹山贼,这山贼是三天一小抢,五天一大抢,这日子过的苦不堪言,府衙里倒也有过几回征剿,可剿匪是假的,趁机发财是真。
可府衙来的好歹是正规军啊,那都不行,所以人们说起杨凡带了三班衙役就来剿匪这事,都是撇撇嘴,没存了真能得胜的念想。
不想这杨班头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居然打了个胜仗回来!听说不但打了胜仗,还斩了一百多山贼!
那些乡民们交头接耳,这个说:“听说没,这班头临出征时在关帝庙许愿,说要是能旗开得胜,那便能举起关老爷那八十二斤重的大关刀!”
另一个道:“可不是,你看这杨班头细胳膊细腿的,要不是关老爷显灵,他哪举得起来啊?听说还是一只手!”
大伙就一个劲地点头。过了一会,又一个人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据说这杨班头当日与青龙山的山贼大战,本来是不分胜负,杀得那叫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可就在此时,远处云朵中现出一员神将,据说那神将手持青龙偃月刀,一身青袍,手中刀上下飞舞,只听一声霹雳,狂风大作,吹得贼人们睁不开眼睛,杨班头趁势率兵冲杀,这才大败了青龙山的贼寇!”
又一人道:“还什么一员神将?分明的关老爷显灵啊!你看那杨班头手中所提的青龙偃月刀,刀上血迹殷然,显是冲锋陷阵,杀了无数贼人啊!”
众人这么一传,光出来迎接那是不行了,那简直是对关老爷的大不敬啊!
就那么一会工夫,什么好吃的全搬出来了。
这些衙役平时欺压良善的事情做的多了,到了乡下便抢鸡抢鸭,乡民们自来将他们当做盗匪一般,将好东西全都藏了起来,什么时候有过这种英雄的待遇?见了这般场景,心中俱都高兴。
那乡民中自有三老出面,说什么要敬杨凡一杯酒,杨凡推辞不过,只得喝了。
哪知道这一路过去,路上拜迎之人无数,杨凡酒到杯干,待到了城门口,已饮了十八碗。传说却是越来越神,据说杨凡与青龙山山贼大战之时,那云端现出关老爷真身,手中青龙偃月刀一挥,背后涌出无数天兵天将,助了杨凡厮杀,这才大胜。这一战杀了山贼上千啊!
眼见城门口数个命官穿戴整齐,杨凡遥遥下马,步行上前。
董县令笑道:“杨班头这一回杀得山贼大败!本官之心甚慰!”
杨凡翻身跪倒,道:“小人有何能为?俱是大人调度有方,运筹帷幄,小人才能决胜千里!”
董县令哈哈大笑。
忽然旁边挤过来一个人,正是方通。方通噗通一声跪倒,道:“小人特来请罪!”
董县令一皱眉,道:“什么事?”
方通磕头道:“前几日有个刁民前来诬告杨班头枉杀良民,给大老爷下令关在大牢中!”
黄师爷道:“可是那个杜老二吗?”
方通点头道:“这厮给咱们关在狱中,今日小人几个谈及杨班头大胜而回,那厮听了,心中惊惧,居然悬梁自尽了!”
董县令还未说话,张县丞抢着道:“死得好!死得好!似这等刁民,专一诬告好人,他若不悬梁,好歹请他吃上一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