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硝石战争,归降(1 / 2)
「从统计学上来说,草原上的一顶帐篷大概相当于维基亚的一户人家;当然,和我们维基亚类似的是、奴隶是不算户数的。」
——《草原见闻》,奥古斯·波特。
-----------------
血蹄河下游。
布巴图并非像哥顿在写给李维的信中所说的那般、完全没有一点动作。
事实上,布巴图尝试过抽调精锐,佯装遁走,然后杀一个回马枪。
也尝试过主动渡河,迫使哥顿收缩兵力、给自己创造抽身的时间。
但这些尝试都被哥顿一一化解。
而正是双方的这几次交锋,反而让哥顿察觉出布巴图的意志不够坚决。
无论是北逃的意志还是回援老营的意志。
战场上,机会稍纵即逝。
犹豫,就会败北。
就在布巴图权衡利弊、反复试探的第三个小时,四月十八日傍晚,李维·谢尔弗与哥顿汇合。
随行的还有满载巴牙兀部与速勒都部高层的囚车。
欢呼声刹时响彻整个血蹄河南岸。
再没有比这更直观的胜利宣言了。
就连面瘫患者·哥顿也难得在人前露出了几分笑意。
“对面应该还没敢散播老营被破的消息。”
哥顿指了指布巴图的本阵所在,冲李维示意道。
李维抽出望远镜,对着北岸扫视了一圈,吩咐道:
“打出旗语,再给布巴图送几件信物。”
哥顿闻言眉锋微拧,扫了一眼李维带来的不多的人马,迟疑道:
“他们要是真地跑了,渡河强追只怕伤亡不小。”
李维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叹了口气,取出怀里刻着符号【ζ】的狼髀石递给了哥顿,口中喃喃自语,也是在征求哥顿的分析意见:
“这是我从巴牙兀部的库房里搜出来的。”
“来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现在愈发觉得,这件事乌尔曼很可能不知情。”
“易地而处,我要是乌尔曼,此事败露之后,就算不能让巴格鲁销声匿迹,也绝不会把他放在对抗荆棘领的一线。”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就连复兴会都知道碰壁之后要抹除自己的痕迹、夹着尾巴做人。
乌尔曼要是巴格鲁的上司,完全可以调巴牙兀部去矿区或者侧翼,而不是冒着被谢尔弗当场逮捕的风险。
如今这幅局面,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巴格鲁还有第二个“主人”,乌尔曼并不知情。
“巴牙兀部其他高层的供词也可以侧面佐证这一点。”
“去年乌尔曼分配任务的时候,巴格鲁确实不止一次地推拒了布防血蹄河的命令,只是最后没抵过各方的压力。”
“而这次分兵驰援上下游,巴格鲁也是死拖到了最后一刻才松口。”
至于乌尔曼是不是认为巴格鲁没有私藏什么把柄,才放心大胆地让他接触荆棘领……李维第一个否决的就是这种可能。
见不得光的事一旦做了,只凭脑子是记不住的,更保护不了自己的安全。
要不为什么无论文艺创作还是现实中的贪官污吏、土匪恶霸,总有一本见不得光的“账册”呢?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李维苦恼地揉了揉太阳穴,“乌尔曼太蠢或者太聪明、利用了我的思维逻辑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亲身参与过当年的抓捕行动,哥顿比梅琳娜更能理解李维的所思所想,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道:
“所以你想试探一下速勒都部那个布巴图的反应?”
李维冲着河对岸抬了抬下巴:
“正是如此。”
“你也不用担心,就算布巴图现在往回赶,凯塔男爵的部队也已经回防了。”
“布巴图要么北逃寄人篱下,要么狠狠心、找地方渡河袭扰我们的后方……这两种选择都绕不开‘老营被破’的事实。”
“底下的人会逼着他投降的。”
-----------------
几面令旗在血蹄河南岸挥舞,一支信箭也被哥顿亲自射向了北岸。
印着李维私人印章的亲笔信随即就送到了布巴图的手中。
附赠一柄玛瑙鞘的匕首。
布巴图沉默了良久,他当然认识这柄匕首,毕竟这是他送给巴格鲁的礼物。
作为两家友好合作的象征,巴格鲁总是随身带着这柄割肉的“餐刀”,光洁如镜的匕身还遍布巴格鲁留下的指纹。
之前对岸的那一阵山呼海啸,也有了最坏但最合理的解释。
布巴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扭头看向夕阳下的草原时,只觉得随时都有可能冲出一支骑兵。
再等等?
老实说,布巴图对臭名昭著的拔野古部并不抱多少希望;他渴望拖延的是来自乌尔曼的消息。
倘若矿区的三家内斗已经结束,乌尔曼率大军携胜南下,那么布巴图未尝没有再搏一搏的勇气。
也只有这个消息,才能帮助布巴图弹压部众的不满情绪。
可对面的李维·谢尔弗要真是如信中所威胁的那般,直接将两个部落的高层沿河展示,恐怕自己这边就要不战自溃了,
时间,布巴图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头人!”
就在布巴图痛苦纠结之际,亲卫忽然来报:
“巴格孟克大人请求与您见上一面。”
亲卫说着凑近了两步,压低了嗓音,语调却显得有些阴狠:
“应该是对岸射信过来的消息传开了。”
布巴图闻言眼中也是闪过一抹狠色。
布巴图并非全信李维在来信中所言的战果,但巴格孟克和他身边仅余的三十多骑巴牙兀部族人,确实是速勒都部与谢尔弗和谈的阻碍,或者礼物。
先前几次调动,布巴图已然将最核心的三百族人凑在了一起,为巴格孟克编织了一张大网。
“给对岸回信,”布巴图凑到亲卫的耳边,“今夜十二点,在那座建到一半的浮桥上会面。”
“速勒都部会带着礼物而来。”
……
“你们在干什么?我是来见布巴图头人的!”
巴格孟克的惊呼一闪即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