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环境问题初现(1 / 2)
这份来自京畿监察院的密报,如同一记警钟,在周玄耳边轰然敲响。他迅速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带回的结果,不仅证实了最初的担忧,更揭示了问题远比预想的严重和复杂。
那看似纯净高效的灵能,在其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背后,竟隐藏着如此狰狞的副作用。
调查组的详细报告描绘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景:
在京郊最大的“周氏灵机坊”附近,一条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河水泛着不正常的灰蓝色,水面漂浮着油腻的泡沫,散发出类似硫磺和金属混合的刺鼻气味。
河岸边的土壤呈现板结硬化,草木枯黄。下游依靠此河灌溉的农田,禾苗长势明显弱于其他地块。
在另一处密集的符文炼制工坊区,调查人员使用特制的灵能感应罗盘,检测到空气中弥漫着无序而狂暴的灵能波动,形成了局部的“灵能乱流”。
一些居住在此的低阶修士反映,近日打坐时心神不宁,灵力运转滞涩,甚至有轻微头痛、恶心之感。连一些体质敏感的凡人,也感到莫名的压抑和烦躁。
更令人忧心的是,钦天监的官员通过观测地气,发现这些工业区下方的地脉灵气流动出现了细微的紊乱迹象,虽然尚未伤及根本,但若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此非杞人忧天!”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言辞恳切,甚至带着一丝悲怆,
“老臣查阅古籍,上古时期并非没有过度攫取天地灵气而招致灾祸的先例!轻则地力衰竭,草木难生;重则灵脉枯寂,一方水土化为死地!此乃‘灵能浊化’之兆,若不及早遏制,恐伤我大周千秋万代之基业啊!”
朝堂之上,刚刚因灵气科技带来的繁荣而稍显沉寂的保守派声音,再次找到了发力点。
他们这次并非全然反对科技本身,而是紧紧抓住了“环境破坏”这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陛下!臣等早就说过,天地有常,不可过度索取!如今果然应验!”一位老臣出列,痛心疾首,
“那些工坊,日夜不停抽取灵气,排出浊渣,污我河山,损我地脉!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请陛下立即下旨,严控乃至暂停京畿地区高耗能灵工坊的运行,以护我京畿风水龙气!”
这番言论得到了不少官员的附和,尤其是那些田产、庄园位于工业区附近或下游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