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初遇游坦之 西天涯之名始(2 / 2)
陆天涯见状一笑,也懒得理会他们少年人之间的事。倒是在发现今日又见到不少原本会出现在聚贤庄大会上的人物后,不禁心想,谭公谭婆这场葬礼,倒也算是场缩小版的聚贤庄大会了。
也就规模、人数稍有不及,而且并不是为了对付某个人而来。
今日新来的群雄,在赶来后,也都有听人讲起,昨日陆天涯与乔峰的那场较量,都纷纷对此惊讶不已。就算没乔峰拉着陆天涯到处介绍,也有不少人主动上前来结识。
而在今日的聚会上,已有人喊出了“西天涯”之名,并提议要与“北乔峰,南慕容”并列。
甚至还有人提议,江湖上也没几人见识到过慕容复的武功。觉着这个慕容公子怕是浪得虚名,不如干脆将其除名了,从此江湖上只有“北乔峰”和“西天涯”。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同意这点,虽然慕容复目前在江湖上露面的次数并不多,但当年慕容家上一代的慕容博,在江湖上闯出的名声却着实不小。
许多年纪大些的老江湖们,提起慕容博来,还是犹有敬畏之意。可见慕容博当年的威名,当真不小。
甚至眼下“南慕容”的名头,更多也是出于慕容博的荫庇而来。
乔峰在得知此事后,也十分厚道,认为只需将“西天涯”并列即可,没必要非把人家“南慕容”除名。
陆天涯在得知后,除了口头上谦虚两句外,却是不禁心下感慨,没想到李秋水当时的那个预言,这么快就成真了,连名号都一样。
尤其陆天涯这个“西天涯”的名头,还是经过乔峰亲自认证的,那更是半点不虚。
自谭公谭婆的葬礼后,“西天涯”的名号便开始在江湖上不胫而走。并随着参加葬礼的群雄散去而传开,传播到了江湖各地。
葬礼之后,乔峰与白世镜及宋、奚二长老,还有一众丐帮弟子,都并未离去,而是暂时仍盘桓于冲霄洞。
却是他们已经打听得知,陈孤雁及一众被擒的丐帮弟子,被飞狐司押解到了西京大同府看守。而冲霄洞距离辽国西京并不算远,所以他们打算把冲霄洞当作这次营救陈孤雁的临时据点。
且此地深处山中,颇为隐秘,也不用担心会被辽国官府探知,有大批乞丐聚集。
乔峰向秦家寨商量借马之事,也已经跟姚伯当谈妥。这件事姚伯当自然也请示过陆天涯,获得了陆天涯首肯。
眼下秦家寨已经属于天下镖局的下属势力,做什么决定前,尤其是一些大事,自然都得征得陆天涯同意。
葬礼之后,陆天涯回到秦家寨,便没再多留,次日便立即启程出发,下一站却也正是辽国的西京大同府。
但乔峰等人要营救陈孤雁,自然也没这么快行动,必须得先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才能制定计划。定好计划,前期的许多筹备、组织工作都做好,这才能开始行动。
这次参加葬礼的群雄,有跟丐帮关系密切的,也愿意留下帮忙,为营救陈孤雁出份力。
陆天涯则借口他有趟送往辽东的镖要赶时间,耽误不得,便没留下为义气发电了。何况他跟乔峰及丐帮的关系,也没到这情份上。更别说他见了陈孤雁,那不得露馅吗!
江湖中人虽然讲义气,好面子。但还是那句话,“帮是情份,不帮也是本份”,谁也不欠谁的。
当然,有以前真欠了丐帮人情,这次选择留下来还人情的,也颇有几个。但陆天涯跟丐帮毫无瓜葛,自然是保持本份。
在回到秦家寨的当晚,陆天涯自然有向李秋水讲述了这次的冲霄洞之行,尤其着重禀报了,他遇到苏星河五弟子,函谷八友中阎王敌薛慕华的事。
并且他还向薛慕华主动提了,明年三月,要往擂鼓山一行,既拜会苏星河这位本门大师兄,也共同商讨对付丁春秋之事。
李秋水听他提起薛慕华后,笑道:“你若不说,我都差些忘了苏星河还收过这八个不成器的弟子。”
说罢,又不禁一叹,“你掌门师伯这一脉,也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八个,比他们的师父更加不成器。丁春秋的门下,估计也没什么出色弟子。”
陆天涯道:“待弟子将来接掌逍遥派,成为第三代掌门后,一定收几个出色的弟子,让咱们逍遥派好生兴旺起来。”
“只是咱们逍遥派的规矩也当真古怪,为何要禁止外人知道,而且凡是听说过的,若不是本门弟子,还都要杀了。若没这规矩,凭师父与两位师伯的武功,早就响誉江湖,成为当今第一大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