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姜晨同志,你有一份新的任命(2 / 2)
【方案锁定:‘AF-85精密增强与多轴控制模块-基础版’】
*【升级目标:在保留原光学定位精度的基础上,大幅提升自动化水平、加工效率和多轴联动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前哨一号’雷达项目所需复杂精密结构件的加工任务。】
*【升级内容:】
*【1.主轴系统强化:更换更高精度轴承,优化润滑系统,进一步提升主轴刚性和旋转精度至0.001级别。(预计成本:龙国币80)】
*【2.进给系统改造:拆除原手动进给机构,加装高精度滚珠丝杠和伺服电机,实现X、Y、Z三轴闭环伺服控制,定位精度提升至0.002,重复定位精度优于0.001。(预计成本:龙国币250,含电机、驱动器、丝杠)】
*【3.增加旋转轴(A轴/C轴):在工作台上加装一套由伺服电机驱动的高精度蜗轮蜗杆旋转分度头,实现第四轴联动,用于加工天线阵列单元等复杂角度部件。(预计成本:龙国币150)】
*【4.简易数控系统植入:集成一套基于单板计算机(可系统提供或指导仿制)的简易数控系统,支持基础G代码编程,实现简单的三轴半/四轴联动插补运算和自动化加工循环。(预计成本:龙国币100,含核心板及接口电路)】
*【5.光学系统接口改造:保留原光学瞄准镜用于精密找正和基准设定,增加数字传感器接口,将光学读数接入数控系统,实现光电混合定位(可选)。】
*【升级所需总成本估算:龙国币伍佰捌拾圆整(¥580.00)】
*【升级后预期性能:达到准四轴联动数控坐标镗床水平,加工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能够满足‘前哨一号’项目对天线阵面基板、波导馈源、精密安装支架等核心结构件的苛刻加工要求。】
*【系统提示:该升级方案性价比极高,投入较少,收益巨大,是快速提升工厂精密制造能力,服务于尖端项目(如雷达)的关键一步。】
看着系统最终生成的方案和那个仅仅“伍佰捌拾圆”的估算成本,姜晨的心头一片火热!
五百八十块!
只需要不到六百块钱的投入(这还是系统估算的成本,如果能利用厂内现有的一些电机、材料,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就能将这台看似普通的坐标镗床,脱胎换骨,变成一台具备准四轴联动能力的简易数控精密加工中心!
这简直是点石成金!
其加工能力,特别是对于雷达天线阵列那种需要大量精确定位、小孔加工、复杂角度安装面的部件来说,将远远超过那台价值不菲的FU-325铣床!
这台被工人们忽视的AF-85,经过系统的“魔改”,将成为制造“前哨一号”雷达最关键的“硬件基石”!
没有它,很多核心结构件的精度根本无法保证,雷达的性能也将大打折扣。
这就是系统赋予他的、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能力!
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价值,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技术跨越!
姜晨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继续装作仔细检查机器的样子,同时在脑海中将这份升级方案牢牢记下。
他已经开始盘算着,等雷达项目正式启动,第一笔经费到位后,就要立刻着手对这台AF-85进行秘密升级!
时间就在这种忙碌、兴奋又带着些许迷茫的气氛中,悄然滑过了一周。
这一天,姜晨正在06车间指导工人们对FU-325铣床进行初步的操作培训(他凭借系统提供的资料,比厂里任何人都更快地掌握了这些新设备的使用方法),车间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姜师傅!姜晨同志!厂长让您马上去他办公室一趟!马上!”来人是厂部办公室的一名年轻干事,跑得气喘吁吁,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姜晨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他向老王交代了几句,擦了擦手上的油污,立刻跟着干事快步走向办公楼。
推开王厂长办公室的门,果然,气氛与往常不同。
王厂长和陈参谋都在,两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的神色。
王厂长手中拿着一份文件,看到姜晨进来,立刻兴奋地扬了扬:
“小姜!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上面批下来了!正式批下来了!”
他将那份带着鲜红抬头的正式文件递给姜晨。
姜晨接过文件,心脏也跟着加速跳动起来。
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同意成立“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系统军工联合研制项目组并予以重点支持的批复》。
文件内容清晰地表明:中央军委和相关工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南云前线反映的迫切需求,经过专家组(冯远征教授显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论证和推荐,决定正式批准启动“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的研制工作!
项目将采取军工联合、多单位协作的方式进行。
明确由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承担雷达系统总体设计、核心电子部件攻关和软件算法开发的主体任务;龙阳军工厂则发挥其在精密机械加工、生产组织方面的优势,负责雷达天线、基座、驱动机构等关键结构件的制造、系统总装集成以及部分辅助电子设备的生产配套。
文件明确指出,该项目为国家重点军工项目,享有最高优先权。
要求各参与单位打破常规、通力合作、克服一切困难,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合格的样机,满足前线急需!
文件还特别提到了对龙阳军工厂的支持:首批项目启动资金伍拾万元(远超姜晨最初提议的五万,也高于系统估算的启动经费,显示了上级对此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决心!),将在一周内拨付到位!所需关键测试仪器(如高带宽示波器、信号源、频谱仪等),将由军区和上级部门协调,优先从其他单位调拨或紧急采购!
最让姜晨感到压力和动力的,是文件最后的人事任命:
“……兹任命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雷达专家林浩同志担任‘前哨一号’项目总设计师;任命龙阳军工厂技术科(筹)负责人姜晨同志担任项目副总设计师,兼任龙阳厂方面技术总负责人,全面负责龙阳厂承担的各项研制、生产任务……”
副总设计师!兼龙阳厂技术总负责人!
姜晨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文件,手指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意味着信任,意味着授权,更意味着如山的责任!
他抬起头,看向王建国和陈参谋,两人眼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厂长,陈参谋……”姜晨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请领导放心!我一定……我们龙阳厂一定,坚决完成任务!绝不辜负上级的信任和前线战士的期望!”
王厂长用力点头:“好!小姜!从现在起,你就是咱们厂这个项目的总指挥!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资源,你直接跟我说!厂里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陈参谋也笑着补充:“军区这边也会全力协调!林浩总师那边,我也会尽快联系,安排你们进行第一次技术对接会议!”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项目,正式扬帆起航!
姜晨紧紧攥着那份批复文件,目光仿佛穿透了办公室的墙壁,落在了06车间那个角落里,那台看似普通的AF-85坐标镗床身上。
未来的基石,已经就位。
接下来,就是他施展拳脚,将蓝图化为现实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