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脉冲多普勒机载火控雷达!(1 / 2)
龙阳军工厂,姜晨的办公室。
现在的姜晨也是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警卫员小张就像是门神一样伫立在那,脸上全是自豪的表情。
对于能够服务于姜总工程师,他可是相当的得意。
自从冯振国首长宣布代号为“鹰眼”的机载火控雷达项目正式立项,并且明确由他担任总设计师之后,姜晨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
军委特批的九十万龙国币研发经费,如同冯首长所承诺的那样,在一周之内便顺利拨付到了项目的专用账户上。
资金到位的当天,姜晨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关在了办公室里。
他深吸一口气,在心中默念:“军工日志,我要兑换JL-7A型脉冲多普勒机载火控雷达的核心技术图纸、关键元器件制造工艺及少量样品。”
【星际军工系统】
【指令确认。正在执行兑换操作……】
【JL-7A型脉冲多普勒机载火控雷达(系统优化版)核心技术包已兑换成功。扣除项目资金:800,000龙国币。】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紧接着,一股庞大而精细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姜晨的大脑。
无数复杂的电路图、结构设计图、元器件参数、制造工艺流程、测试标准……所有关于JL-7A雷达的一切,都清晰无比地呈现在他的意识之中,仿佛他与生俱来就掌握了这些知识一般。
每次这种被强行灌输知识的感觉并不好受,一开始63式步枪还好,知识有些疲惫,就像一口气看了本书。
但是像这种雷达项目,直接让姜晨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头痛,但他强忍着不适,仔细地梳理着脑海中多出来的这些宝贵信息。
“太……太详细了!”姜晨忍不住在心中赞叹。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纸和参数,更包含了大量的设计思路、优化细节、潜在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甚至还有一些关于未来升级方向的提示。这远比他想象的要全面得多。
有了这些资料,他对于在一年内拿出样机,信心又足了几分。
项目账户上还剩下十万龙国币。姜晨没有犹豫,继续对系统下达指令:“系统,将剩余的十万龙国币,兑换成JL-7A雷达研制初期所需的关键原材料、特种元器件以及部分核心零部件的样品。”
他知道,虽然系统提供了制造工艺,但很多特种材料和高精度元器件,以目前国内的工业基础,短时间内很难完全自产。
初期阶段,能够有一些系统提供的样品作为参照和备份,对于项目的顺利启动至关重要。
【指令确认。正在根据JL-7A雷达初期研制需求,优化配置材料与零部件组合……】
【兑换完成。相关物品已传送至系统仓库,宿主可随时提取。扣除项目资金:100,000龙国币。】
随着这最后的十万龙国币花出去,项目专用账户的资金也宣告清零。
但这九十万,却为“鹰眼”项目打下了一个坚实到不能再坚实的基础。
就在姜晨准备将脑海中的技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并绘制出一部分关键图纸,以便与后续抵达的14所和松州厂的同志们进行对接时,他的大脑突然又是一阵轻微的刺痛。
紧接着,又一股与雷达技术截然不同,但同样庞大而精深的信息流,开始涌入他的意识。
【检测到宿主正在主持高性能机载火控雷达项目,该项目与战斗机平台性能密切相关。为提升项目成功率及装备最终作战效能,系统特别解锁并赠送“涡轮喷气发动机基础原理及核心部件设计制造工艺(初级)”知识包。】
“航空发动机?!”姜晨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阵狂喜。
这可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机载雷达是战斗机的“眼睛”,而航空发动机则是战斗机的“心脏”!
两者都是决定战斗机性能的关键核心技术。
龙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技术瓶颈,甚至比雷达的差距更大。
不过让姜晨感到意外的是,这系统居然还挺有人情味,居然能给自己送东西,简直有些稀奇了。
虽然系统这次“赠送”的只是初级知识包,但对于目前几乎一片空白的姜晨而言,其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他非常清楚,一款先进的雷达,如果不能匹配一颗强劲的“心脏”,其作战效能也会大打折扣。例如,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处理能力,往往需要强大的供电系统支持,而供电系统的功率,又直接受限于发动机的发电能力。此外,飞机的机动性、爬升率、作战半径等关键指标,更是与发动机性能息息相关。
各种关于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叶片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热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等艰深晦涩的知识,如同潮水般涌来,迅速填补着姜晨在这方面的空白。
虽然只是初级知识,但其深度和广度,也足以让姜晨对航空发动机的认知,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甚至隐隐感觉到,如果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或许未来他不仅能为龙国的战鹰装上“锐眼”,还能为其换上一颗“强心”!
“呼……”良久,姜晨才从这海量信息的冲击中缓过神来,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脸上却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这次系统的主动“赠送”,实在是太及时,也太重要了。
他拿起铅笔,摊开绘图纸,准备先将JL-7A雷达的一些关键部件结构图凭记忆绘制出来。
这些图纸,将是他后续工作的起点。
就在他沉浸在复杂的技术细节中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姜工,您在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姜晨放下铅笔,应了一声:“请进。”
门被推开,探进来一个憨厚的脑袋,正是之前在“焚风”项目和“前哨”雷达项目中,一直跟着姜晨做一些辅助工作的刘班长,老刘。
老刘现在对姜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称呼也从一开始的“你个大学生”变成了毕恭毕敬的“姜工”。
“刘班长,有什么事吗?”姜晨见刘明一脸焦急的样子,不由问道。
老刘快步走了进来,语气有些急促地说道:“姜工,王厂长让您赶紧去他办公室一趟,说是有急事,好像……挺重要的!”
“王厂长找我?急事?”姜晨心中微微一动。
王德贵厂长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火急火燎地找他,除非是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看了一眼桌面上刚刚绘制了一部分的雷达天线阵列图,小心地将其收好,锁进了抽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