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风一起,门就开了(1 / 2)
这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刀剑和勇气,更需要一种能将虚幻织成现实的魔力。
姜维的动作,比风还快。
仅仅一日,一支由二十名南中勇士组成的特殊队伍便已集结完毕。
他们常年在山林中与毒虫猛兽为伴,身手矫健,心志坚韧,此刻却褪下一身煞气,换上了粗布麻衣,背起了琴瑟鼓乐,摇身一变成了走南闯北的民间乐班。
为首的,正是从南中带来的那名孟昭容的亲信,一个擅吹骨笛、眼神灵动的女子。
王嗣则亲率一百名精锐,潜伏于骆谷关北侧的密林之中,人人身披蓑衣,与山石林木融为一体,只待关内信号一起,便化作从天而降的鬼魅。
与此同时,右翼统帅张嶷,则遵从林默的军令,将麾下两万大军拉到关前十里之处,安营扎寨。
白日里,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们的操练喊杀声,隔着山谷都能清晰听见;夜间,则营灯如龙,绵延数里,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强攻的威压姿态。
声东击西之计,已然布下。
骆谷关守将申耽果然被这阵仗吓得不轻。
他本就是个纨绔草包,哪里见过这等主力压境的场面。
惊慌之下,他立刻下令紧闭南门,将关墙上的守军增加了三倍,弓上弦,刀出鞘,没日没夜地盯着关外张嶷的大营,生怕蜀军下一刻就发动冲锋。
这正中林默下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一点时,其他地方的疏漏,便在所难免。
尤其是关隘北侧那道紧邻悬崖峭壁的水门,地势险峻,寻常军队根本无法逾越,一向被视为天然屏障,防守最为松懈。
入夜,山风呼啸,如鬼哭神嚎。
浓重的乌云遮蔽了月光,天地间一片漆黑。
这正是杀人的夜,也是……“迎神”的夜。
那支伪装成乐班的南中队伍,借着为守关将士解乏慰问的名义,竟真的被放进了申耽所在的后营。
营帐之内,酒气熏天,肉香四溢。
申耽左拥右抱,正醉得神魂颠倒。
见到新来的乐班,尤其是看到为首那名吹笛女子身段婀娜、眉目含情,更是色心大起,连声催促她们上前献艺。
乐声响起,初时是舒缓的乡间小调,令人心神松弛。
那女子一边吹奏骨笛,一边缓缓踱步,看似在随乐起舞,实则已悄然靠近了申耽的席前。
随着曲调转急,她的袖口之中,一缕几乎微不可见的白色粉末,随着她吹奏时吐纳的气息,如蒲公英的种子般,悄无声息地飘散开来,精准地落入了申耽面前的酒杯与空气之中。
醒魂花粉。
南中巫医秘制之物,本身无毒,却能与烈酒混合,在人体内产生奇效——它能放大人的心魔,将醉酒后的幻觉,催化成真实无比的梦魇。
果然,几曲奏罢,申耽的眼神开始变得迷离而惊恐。
他耳畔的乐声仿佛分裂成了无数道凄厉的哭嚎,眼前的美姬化作了青面獠牙的索命厉鬼,帐外的风声,更像是千军万马在关外冲撞哀嚎!
“鬼!有鬼!”他猛地推开怀中的歌姬,惊恐地指着帐外,浑身筛糠般颤抖,“好多……好多穿着我们号服的冤魂!他们在哭!他们在拍门!他们要进来!”
周围的亲兵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都尉,您……您喝多了。”一名副将小心翼翼地劝道。
“放屁!”申耽一脚踹翻案几,血红的双眼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关门,仿佛那里正上演着修罗地狱的惨状,“我没醉!我听见了!是那些战死的兄弟回来了!他们进不了关,成了孤魂野鬼!好惨啊!快!快打开关门!放他们进来!!”
他的吼声凄厉而决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疯狂。
守关的将领闻讯赶来,见到这诡异的一幕,惊疑不定地问:“都尉,这……这万万不可啊!蜀军就在关外!”
“蠢货!”申耽一把夺过他腰间的佩剑,架在他的脖子上,状若癫狂地咆哮,“门外哭嚎的是我大魏的忠魂!不是蜀寇!我命令你,立刻打开关门,迎接忠魂归来!违令者,斩!”
那名吹笛女子,在所有人都被申耽吸引时,已悄然后退,对着帐外,用骨笛吹出了一个短促而尖锐的单音,如夜枭啼鸣。
这便是信号!
关隘北侧,潜伏在黑暗中的王嗣猛地抬起头。
“动手!”
一声低喝,百名勇士如猛虎出笼,悄无声息地泅渡过冰冷刺骨的溪水,手脚并用,顺着悬崖上早已探查好的藤蔓,闪电般攀上了水门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