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 第139章

第139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21

忍无可忍之下,这位猛将终对吴郡、丹阳的世家举起了屠刀。

以杀戮慑服人心,用鲜血警示他人,意图赢得扬州当地世族的畏惧与支持。

最终如何?

孙坚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得逞了,凭借屠刀,他成功震慑了一部分扬州世族,使得治下士族暂时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他。

然而,暗地里,汹涌的激流早已澎湃不止。

“当真如此?”

袁术听完杨弘的汇报,眉头微皱,冷声道:“速速了结他!他不是杀了不少扬州世族,结下诸多仇怨吗?”

“去暗中联络这些人,让他们对孙坚下手。”

“务必尽快除掉孙坚。”

“但切记,绝不能让人察觉此事与我有关。”

“此外,待孙坚死后,最好能将孙策及其麾下部将一并带回。”

“传国玉玺我要,孙策和孙坚的旧部也一样不能少。”

“如今我总算明白了!我麾下缺的就是像赵云、黄忠这样的绝世猛将。”

“若我手中有此等猛将,何至于屡次被苏烨俘虏羞辱?”

“尤其是孙策,你们平日里多留意天下尚未被招揽的猛将,统统给我收归麾下,我必重用,明白吗?”

几次教训总算是让袁术长了些记性。

这让阎象等人略感欣慰,当即拱手应道:“喏!属下谨记!”

就连纪灵等将领也未出言反驳,更未因此恼怒。

毕竟,同样的失败让他们也深有同感。

若麾下多几员绝世猛将,当初是否就不会败北?

为了避免第三次蒙受奇耻大辱,他们宁肯多些猛将来分权,也好过再度**。

况且,唯有不断取胜,袁术的势力才能扩张,权柄才能增强。

这一点,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一日多后……

江夏水军平安驶过庐江与九江地界后,袁术与庐江太守陆康等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表明苏烨此次出兵并非冲着他们而来。

当水师船队继续东行,抵达丹阳郡与吴郡沿海时,消息很快传到了孙坚军中。孙坚立即下令水军加强戒备,密切监视江夏水军的动向。

\"苏烨这到底意欲何为?\"望着江夏战船穿过辖区径直驶向东海,孙坚眉头紧锁地自语道。

谋士张昭出列禀报:\"主公,下官刚从徐州得到消息,糜氏家族正打算与苏烨联姻。这支水军很可能是为迎亲而来。\"

作为徐州人士,张昭虽在扬州孙坚帐下效力,仍与故土保持着密切联系,能够及时获取徐州方面的情报。

\"哦?\"孙坚惊讶道,\"糜氏竟选择了苏烨?先生曾说过,这徐州糜氏乃天下数一数二的豪商,其家资之厚令人咋舌。\"

\"确实如此,\"张昭点头道,\"糜氏积累的财富少说也有数百万金,粮草储备更是不计其数。如今他们投靠苏烨,此人实力必将大增。他那套新政专门针对士族,实乃心腹大患!\"

孙坚轻抚胡须沉吟道:\"依你之见,我们能否从中截取糜氏财富?若能得其半数资财,短期内军需粮饷便再无后顾之忧,甚至还能扩编军队......\"

孙坚对糜家的财富起了贪念,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那可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主公切莫冲动!\"

张昭闻言大惊,急忙劝阻:\"主公明鉴!江夏水师实力雄厚,光是五十余丈的巨舰就有上百艘。我军水师刚刚组建,无论战船还是士卒都远逊于苏烨的江夏水师。\"

\"如今我军在扬州立足未稳,又与刘表相持不下。\"

\"此时万万不可为这点钱财得罪苏烨。\"

\"即便侥幸得手,也必将招致苏烨全力报复!\"

\"您别忘了,除去**,他还有江陵水师和襄阳水师。\"

\"这两支水师合计三四万人马,到时我军如何抵挡?\"

\"若刘表与苏烨联手,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恳请主公三思!\"

这些钱财虽诱人,却如毒刺般触碰不得。

张昭自然明白这笔财富对孙坚意味着什么。

但有些东西能碰,有些则万万不能。

就像那传国玉玺,张昭认为此刻不宜收入囊中。

那不过是块石头罢了。

眼下若强行占有,只会招致袁术、袁绍、刘表等诸侯的敌视。

张昭曾试探性地询问孙坚是否持有玉玺,建议将其交出。

但孙坚每次都矢口否认。

袁术等人岂会不知**?

既然孙坚执意否认,张昭也无可奈何。

但这次糜家的钱财,是绝对不能动的。

否则必将自取**。

\"唉!\"

孙坚听罢,长叹一声。

这些道理他又岂会不懂?

\"实在可惜!太可惜了!\"

孙坚长叹一声,神情落寞道:\"只能作罢了!\"

他原本计划与陶谦结盟,共同对付糜氏和苏烨麾下的江夏水师。然而思及即便取胜,也需面对苏烨的雷霆之怒及更强大的军力,只得放弃这个诱人的念头。

\"为何天时地利尽归苏伯渊?此子当真令人眼红!\"孙坚不甘地感慨。他时常幻想,若能拥有苏烨那般气运,何至于沦落至此境地。

侍立一旁的张昭深有同感,附和道:\"确实,苏烨此人颇得上天眷顾。不过主公无需过分忧虑——自他推行新政那日起,便已与天下士族势不两立,注定无法全身而退了。\"

\"这天下终究是士族的天下。昔日王莽覆辙犹在眼前,苏烨的土地公有等政策与其何其相似?即便荀爽、蔡邕等名士随他胡闹,也不过是被蒙蔽心智罢了。\"

\"先生所言极是。\"孙坚表面赞同,心中却另有思量。他深知士族傲慢,自己出身寒微亦遭轻视,若非压制吴郡士族,岂能在扬州立足?想来苏烨选择新政,必是面临同样困境。

苏烨迎娶荀采并获得荀家支持一事,被孙坚刻意忽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