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2)
如今这般安排或许更为妥当。
往后许多事宜便可光明正大地进行。
陶谦对商业之事知之甚少。
即便将一些商业谋划摆到明面上,他也未必能看懂。
“哈哈!那就这么定了!”
陶谦听完,笑着点头应允。
如此便好。
只要糜家在徐州的势力仍在,他就能持续通过糜家从荆州购置精良军械。
同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糜家。
将来若有需要,吞掉糜家留在徐州的产业,也算小小出一口恶气。
随后,陶谦又与糜竺攀谈许久,还试探性地向甲十三、黄盖打探,试图从他们口中套出些关于苏烨的消息。
但甲十三和黄盖皆以巧言回避,未透露半分。
待糜家搬迁的钱粮物资尽数装船完毕,糜竺等人准备启程时,陶谦索性一路相送,直至他们出城。
直到目送他们南下前往淮阴登船,陶谦才在南城楼上驻足,望着远去的背影,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父亲!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放他们离开,什么都不做?”
一旁的陶商按捺不住,开口问道。
他心中实在不甘,尤其舍不得糜贞。
他曾多次见过糜贞,自第一眼起便倾心于她。
“不然呢?”
陶谦沉着脸,扭头反问道:“你想做什么?对他们动手?凭我们眼下这点人马,真能敌得过他们?”
“更何况,这不过是苏烨麾下一支寻常水师罢了!”
“类似的水师,苏烨手下至少还有两支!”
江东之地,除却水师精锐,尚有十余万精兵。
\"你可曾细思,若我等贸然动武,挑起战端,将引发何等后果?\"
陶商闻言面色骤变,苍白如纸,唇瓣不受控制地轻颤。
显是被父亲所言震慑。
\"不成器的东西!简直辱没我陶氏门楣!\"
陶谦见状怒不可遏。
想他半生英明,怎就育出这般怯懦之子?
更为恼人的是,次子陶应与长兄如出一辙。
皆是平庸之辈,难堪大任。
念及此处,陶谦不免灰心。
纵有乱世建功之志......
奈何膝下二子皆是资质**。
如此后继无人,毕生基业恐将徒做他人嫁衣。
每每思及,陶谦胸中豪情便消减大半。
然若要他就此罢手,却又心有不甘。
唯有且行且看,徐徐图之。
\"或可......另育良才?\"
陶谦暗自盘算。
虽年事已高,但若访得名医,未必不能......
人不逼己,焉知潜力几何?
陶商缄默垂首。
面对父亲训斥与变幻莫测的神色,他只敢低眉顺眼。
视线转至糜竺一行。
自淮阴登船后,江夏水师载其东出海口,复折南入长江,溯流西进,直指襄阳。
航行途中。
\"这般雄壮舰阵当真罕见!阿兄,较之寻常战船高明太多,可是苏将军独有?\"
糜贞倚栏远眺,明眸中盈满新奇,向身旁长兄发问。
江岸边,数艘庞大的战船缓缓靠岸。
糜竺站在甲板上,目光中满是惊叹:\"确实如此!我遍观各路诸侯的水军,从未见过这般威猛的战船!\"
他转向身旁的少女,语气变得严肃:\"贞儿,待到了荆州,你便是苏将军的夫人了。切记要谨守本分,多听从夫君教诲,与其他姐妹和睦相处。\"
以往在家中,他和兄长糜芳对这位小妹宠爱有加,难免让她养成了些许任性的脾气。但今后不同了——这既关系着糜氏一族的未来,更关乎她自己的终身幸福。
\"知道啦!\"糜贞撅着嘴应道,\"我才不会给苏将军添麻烦呢!他为人那么好...\"
看着妹妹闪闪发亮的眼睛,糜竺无奈摇头。这丫头连苏烨的面都未曾见过,却已如此笃定他的品性,真是...
两日后,船队抵达江陵码头。
让众人意外的是,苏烨早已带着谋士郭嘉在此等候。见糜家众人下船,他大步上前笑道:\"子仲兄,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糜竺慌忙行礼:\"怎敢劳烦州牧亲自相迎...\"
\"何必见外?\"苏烨笑着搀住他的手臂。
苏烨见状,笑着搀起糜竺,轻拍他肩头道:\"子仲既有魄力举族来投,你我又结为姻亲,不过出城相迎,何足挂齿?\"
要知道糜家此番带来的钱财逾五百万金,粮草超三百万石,其余物资更是堆积如山。先前糜竺已决意将其大半作为糜贞的嫁妆赠予苏烨。如此厚礼,莫说糜贞本就姿容绝丽,纵是看在这些真金白银的份上,也值得苏烨亲自相迎,既全了糜家颜面,又能彰显自己礼贤下士之名,实乃一箭双雕。
\"折煞在下了!\"糜竺连忙拱手,虽心中暗喜,面上仍推辞道:\"我等不过仰慕使君威仪,特来相投,怎敢当此厚待?\"
苏烨笑而不语,转而看向旁边局促的糜芳:\"这位便是子方吧?听闻你素怀将帅之志?\"
\"啊?\"糜芳先是一怔,旋即兴奋抱拳:\"正为此事!末将愿为使君帐下一卒,还望成全!\"这等良机,他岂能放过?
\"准了。\"苏烨略感意外地挑眉,旋即正色道:\"且按我军制,入新兵营受训三月,待考核后量才擢用。但有所长,必有施展之地。\"说着重重拍了拍他肩膀。
糜芳虽不解新兵营建制,却被这番推心置腹之言激得热血沸腾,暗忖道:\"果如传闻,苏使君当真不问门第,唯才是举!\"
苏烨转头对许褚点头示意:“仲康!等我和糜**完婚后,就把子方送去新兵营训练!”
“记得提前打点好,好好‘照顾’子方,懂我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