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2)
10
“王主任,你是说张医生有八级钳工的技术?”赵副厂长惊讶得直咧嘴。
“那可不,还是顶尖的八级钳工。”王主任赞叹道,“老刘跟他比差远了。”
王主任是二车间的车间主任。
“把老刘叫来。”赵副厂长心中暗喜。
老刘是钱厂长的心腹,平时总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势。厂里总共就七个八级钳工,而老刘才四十出头,是最年轻的一个。
当刘师傅过来时,张卫国正在裁剪六块铁皮,逐一打磨成风扇叶片。
看着张卫国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以及分毫不差的六片叶片,刘师傅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老刘,你看看张医生这手艺,够不够八级钳工水平?”赵副厂长故意往刘师傅心口扎刀子。
“这...这...确实有八级水平。”
刘师傅几乎把牙咬碎。事实摆在眼前,抵赖也没用。
“嘿嘿,张医生就算不当医生,下车间你也教不了他。等电风扇做出来,那就是八级工程师水准。”赵副厂长得意洋洋,“该是你向张医生学习了。”
刘师傅的脸由红转白,嘴里泛起血腥味。
“**,看回大院怎么收拾你!”
刘师傅强压下涌到喉咙的老血。
此时张卫国已经在机床上加工出许多小零件,而且每样都做了双份。
刚完工就有人送来了电焊机和防锈漆。
“张医生,要刷什么颜色的漆?我来!”王主任热情地说。
“叶片刷绿色,其他部分刷蓝色。”张卫国微笑道,“多谢王主任帮忙。”
“客气啥,你这是为厂里研发新产品。”赵副厂长大手一挥,“刘师傅还愣着干嘛?过来帮忙,听张医生指挥!”
赵副厂长满面春风。看这架势电风扇肯定能造出来,到时候厂里开个电风扇车间。
“嘿嘿,就能把老钱挤走。就算挤不走,我的话语权也能大增。”赵副厂长乐得合不拢嘴,“真是走运,老钱今天不在厂里。”
刘师傅低着头,拿起刷子给底座涂蓝色防锈漆。
张卫国摇头道:“不用麻烦刘师傅了,八级工应该回岗位为国家做贡献。小王,你来把这两个电机拆开,拆得越细越好。再去弄些煤油来,有些零件需要清洗。”
刘师傅一声不吭地回到工位。被点名的年轻学徒工兴奋地开始拆卸电机。
王建国心中暗自赞许,张明远这样安排工作,显然是在为厂里研发电风扇的事宜背书。
张明远正用钢条焊接网罩,一边对王建国说:这只是简易的落地扇样品。真要批量生产的话,还能增加不少功能,做出不同档次的产品。
设计图纸我回去就画,到时候按图纸生产就行。
王建国激动地说:您这完全是工程师的水平啊。等老刘明天回来,我一定帮您申请工程师待遇。您也可以去考个专业资格证书。
张大夫这焊接技术真不简单,这么细的钢条,焊点这么干净利落。车间主任赵强赞叹道。
那当然,要不怎么说是工程师的料呢?王厂长得意地说。
在众人协助下,张明远很快完成了新转子和电机部件的制作。他用拆下来的绝缘纸和铜线,手工绕制了线圈。
最后组装完成,两台朴素的落地扇就成型了。但在工人们眼中,这两台电扇却显得格外高端。
开关是用厚塑料边角料雕刻的,电容等零件都是从旧电机上拆下来的。接通电源按下开关,风扇立刻呼呼转动起来。
还行,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张明远满意地笑了。
此时车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大家都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风扇,恨不得立刻把它搬回家。
这要是家里有一台,夏天就好过多了。赵主任擦了擦口水说。
等投产了,大家都能买!王厂长豪迈地一挥手。他家有吊扇和台扇,倒是不着急。
张明远掏出怀表一看已近中午,正要告辞。王建国急忙说:张大夫,中午给您接风,我让人......哦,食堂老王今天不在。要不我们出去吃?
不必了,等我三天后正式上班再说。张明远婉拒道,麻烦算一下油漆和焊条的费用,再找辆车送我回去。家里还有些东西要收拾。
这说的什么话,刚才给的钱都要退给您!王建国摆手道,也好,那就三天后再给您接风。
我让人骑三轮送您回去。对了,从今天起就算您正式上班。这几天在家画图也算出勤。工程师的工资待遇,等定好级别一起发放!
谢谢王厂长,那我先告辞了。张明远说。
之前张明远给了十块钱材料费,都开了正式收据。他做事向来谨慎,在这个特殊时期,绝不能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张明远换下工作服,将汗湿的工装塞进包里。蹬着自行车,后座绑着三轮车往回走。
车后架上捆着一卷图纸,帆布包里装着几支铅笔。这些都是厂里发给他画设计图用的。
刚到厂门口,广播突然响了起来——
“通知!张明远同志毕业于沪市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现任技术科科长,基本工资一百八十元,岗位津贴三十元,另享受八级工程师待遇,每月补助一百二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