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机甲量产,军队升级(1 / 2)
雁门关的机械工坊内,轰鸣声日夜不绝。数十名工匠分成三班,轮流作业,熔炉内的铁水泛着赤红的光泽,飞溅的火花照亮了工匠们专注的脸庞。决战后,陆辰便下令启动蒸汽机甲的量产计划,目标是组建一支五十人的机甲部队,作为北境军的王牌力量。
“王爷,第三台量产型机甲已完成组装,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周顺带着陆辰来到工坊深处的测试区,一台崭新的蒸汽机甲正伫立在空地上,通体由精铁打造,泛着冷冽的寒光。与原型机相比,量产型机甲的锅炉体积进一步缩小,重量减轻了三成,肩部的蒸汽阀换成了更耐用的黄铜材质,操控杆的传动结构也经过了优化,操作更加灵活。
陆辰点了点头,示意赵烈进行测试。赵烈身着特制的驾驶服,爬上机甲,进入驾驶舱。随着锅炉点火,蒸汽压力逐渐升高,机甲的躯体微微震动,肩部的蒸汽阀喷出白雾。
“启动正常,压力稳定!”驾驶舱内传来赵烈的声音。
他操控着机甲,向前行走、转向、挥砍长刀、发射连发弩,一系列动作流畅连贯,没有出现任何卡顿。蒸汽长刀劈砍在测试用的钢铁靶上,瞬间将靶身劈成两半;连发弩射出的箭矢,精准地命中了百米外的靶心。
“性能达标!”周顺兴奋地说道,“量产型机甲的各项指标,都比原型机提升了一成,续航时间也延长到了两个时辰。”
“很好。”陆辰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加快进度,争取每月量产五台,半年内完成五十台的目标。同时,让驾驶员们加强协同训练,确保机甲部队能形成战斗力。”
“属下遵令!”周顺躬身领命。
量产机甲的同时,陆辰也在推进北境军的全面升级。他发现,北境军的物资运输和部队机动能力,一直是短板。此前与蛮族作战时,粮草运输常常跟不上部队推进的速度,导致士兵们有时只能饿着肚子打仗。
为此,他设计了蒸汽动力运输车。这种运输车采用了机甲的蒸汽核心技术,车身由精铁打造,载重可达五千斤,由一台小型蒸汽锅炉驱动,速度是普通马车的两倍,可在崎岖的山路行驶。
“王爷,第一台蒸汽运输车已完成测试,载重五千斤时,每刻钟可行驶三里,比十匹马拉的大车还快,而且不需要休息,只需定时添加煤炭即可。”周顺指着测试场上的蒸汽运输车,介绍道。
陆辰走上前,仔细查看了运输车的结构。车身两侧装有防护栏,防止物资掉落;车轮采用了实心橡胶(由林晚秋通过江南商会从西域采购的橡胶原料制作),减少了颠簸;锅炉上装有压力表和安全阀,确保行驶安全。
“立刻批量生产,每个步兵营配备十台蒸汽运输车,负责粮草、武器和伤员的运输。”陆辰下令道,“同时,在北境的主要道路上,修建简易的补给站,储存煤炭和水,为运输车提供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