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京城暗探,密码破获(1 / 1)
京城的驿馆,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陆辰抵达京城已有月余,皇帝表面上对他信任有加,暗地里却派了不少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些眼线有的伪装成驿馆的杂役,有的混入他的亲兵队伍,甚至连他与外界的通讯,都有人暗中拦截。
这日,陆辰收到北境陈武送来的密报,内容是关于西境守军的训练情况和火绳枪的量产进度。他看完密报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烧毁,而是故意将密报放在桌案上,起身前往驿馆的花园散步。
果然,他刚离开书房,一名伪装成杂役的眼线便悄悄潜入,拿起密报快速翻阅。可他看了半天,却一头雾水——密报上的文字看似普通,却毫无逻辑,比如“三月初三,东风起,小麦熟,可收割三成”,“西境有雨,需备蓑衣百件,斗笠五十顶”。
眼线以为是自己看不懂暗语,连忙将密报原样放回,悄悄退了出去,将看到的内容禀报给皇帝派来的监军王公公。王公公也看不懂这些“农事”“天气”相关的话语,只能如实禀报给皇帝。
皇帝看着密报内容,眉头紧锁:“陆辰搞什么鬼?用这些废话传递消息?”
他不知道,这正是陆辰的计谋。自从察觉到被监视后,陆辰便开始用现代密码学加密通讯。他将军事信息与农事、天气、贸易等内容结合,制定了一套简单的密码本——比如“小麦熟”代表“火绳枪量产完成”,“收割三成”代表“列装三千支”,“蓑衣”代表“机甲”,“斗笠”代表“火炮”。没有密码本,根本无法解读其中的真实含义。
为了进一步引蛇出洞,陆辰故意在书房的抽屉里放了一份“虚假军报”,内容是“西境军粮草短缺,请求朝廷拨款五十万两,否则恐生兵变”。这份军报没有加密,用词夸张,明显是诱饵。
当晚,那名杂役眼线再次潜入书房,偷走了那份虚假军报,连夜禀报给王公公。王公公大喜,立刻进宫禀报皇帝。皇帝看完军报后,脸色阴沉:“陆辰竟然敢虚报粮草短缺,意图要挟朝廷!”
他当即下令,让王公公暗中调查北境军的粮草情况,同时准备派人前往西境核实。可他没想到,这正是陆辰想要的结果。
陆辰早已安排亲信,跟踪那名杂役眼线。当眼线与王公公接头时,亲信悄悄记下了两人的对话,并收集了他们传递情报的证据。同时,陆辰让人将真实的粮草报表通过加密渠道送往京城的户部尚书,让他在朝堂上为北境军正名。
三日后,朝堂之上,皇帝突然发难:“陆辰,你北境军粮草充足,为何虚报短缺,意图要挟朝廷?”
陆辰故作惊讶:“陛下,臣冤枉!北境军粮草充足,西境守军的补给更是源源不断,何来短缺之说?陛下可有证据?”
皇帝示意王公公呈上虚假军报:“这便是证据!你的密报被当场截获,还敢狡辩?”
陆辰接过军报,看了一眼,冷笑一声:“陛下,这根本不是臣的真实密报,而是臣故意放在书房的诱饵。臣早已察觉被人监视,为了查清是谁在暗中窥探,才出此下策。”
他随即呈上亲信收集到的证据:“陛下,这是监视臣的眼线与王公公接头的记录,还有他们传递情报的信件。臣的真实密报,都采用加密方式传递,内容是关于西境守军的训练和火绳枪量产,户部尚书手中有详细的粮草报表,可作证臣并未虚报。”
户部尚书立刻出列,呈上北境军的粮草报表:“陛下,北境军粮草充足,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支援西境。陆辰将军的密报内容属实,并无虚报短缺之事。”
皇帝看着证据,又看了看脸色惨白的王公公和那名被带上来的眼线,心中恍然大悟——自己被陆辰摆了一道。他既愤怒又无奈,若严惩陆辰,显得自己识人不明;若不严惩,又咽不下这口气。
“王公公,你辜负朕的信任,暗中监视大臣,挑拨君臣关系,即刻贬为庶人,流放边疆!”皇帝厉声下令,“至于这名眼线,杖责五十,逐出京城!”
王公公和眼线被拖下去后,皇帝看着陆辰,语气缓和了一些:“陆辰,朕也是一时糊涂,听信了小人谗言。你忠心耿耿,朕自然信得过你。”
“臣谢陛下明察。”陆辰躬身应道,心中暗忖:皇帝的猜忌果然根深蒂固,这次虽然暂时化解危机,但未来的博弈,只会更加艰难。
散朝后,陆辰返回驿馆。秦风问道:“王爷,皇帝虽然召回了眼线,但恐怕不会就此罢休。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继续保持警惕。”陆辰说道,“加密通讯不能停止,同时,加快与北境、岭南的联系,确保各项计划顺利推进。皇帝的猜忌是无法消除的,我们只能用实力证明自己,让他不敢轻易动我们。”
他提笔写下一封加密密信,派人送往岭南的林晚秋:“京城暗探已被清除,皇帝暂时收敛猜忌,但仍需警惕。铸剑山庄的动向至关重要,务必查清萧承煜与慕容烈的合作细节,若有机会,可设法破坏斩妖剑的锻造。”
林晚秋收到密信后,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陆辰在京城的博弈步步惊心,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她立刻召来徐坤:“加大对铸剑山庄的监视力度,尤其是斩妖剑的锻造进度。另外,派人潜入江南的铁矿,设法拖延精铁的运输。”
京城的暗探风波暂时平息,但陆辰与皇帝之间的信任裂痕,却越来越深。这场无声的博弈,远未结束。而远在江南的萧承煜,还在为斩妖剑的锻造而努力,邪教的残余势力也未彻底清除,陆辰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