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卷气与鬼才的翅膀(2 / 2)
陈锋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这是他第一次对这个破格录取的“文科生”投去审视的目光。
林露深吸一口气,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她没有看复杂的模型,而是直接面向教官和全班同学:
“是的,教官。我认为可以将这个过程简化为一个三环反馈模型。”她白皙的手指在空中虚划,仿佛那里有一块无形的逻辑画板。
“第一环:威胁感知。护盾负载感应器实时监测星尘粒子流冲击强度A(单位:兆焦耳\/秒·平方米)。当A超过预设阈值A_threshold,系统进入高负载预警状态。”
“第二环:核心状态监控。引擎系统实时反馈核心温度t_re和等离子体流稳定性参数Siga。引擎过载保护机制的触发条件是:t_re逼近材料极限t_ax,或Siga低于维持稳定燃烧的最低阈值Siga_。”
“第三环:动态仲裁器。这是平衡的关键。它根据实时威胁等级(A\/A_threshold)和引擎状态风险指数(ax(t_re\/t_ax,Siga_\/Siga)),计算出一个动态优先级权重w。其核心函数可表述为:w=a*(A\/A_threshold)+β*ax(t_re\/t_ax,Siga_\/Siga),其中a和β是根据舰船类型和任务优先级设定的加权系数。”
“当w>1时,意味着系统整体风险超过安全阈值。此时,动态仲裁器会强制按比例降低护盾偏转力场的功率输出p_shield,牺牲部分防护能力,以换取引擎的安全裕度。功率降低幅度delta_p=K*(w-1),K是衰减系数,与舰体结构强度直接相关。”
“因此,进行极限规避机动时,”林露的目光转向赵航,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驾驶员并非不能触碰临界点,而是必须时刻关注这个动态权重w,并清晰理解牺牲护盾强度(delta_p)与获得机动空间\/引擎安全之间的关系。这需要精确的数据感知和…对舰船极限的直觉把握。”她最后一句,仿佛是对赵航之前疯狂驾驶的一种另类注解。
整个理论穹顶鸦雀无声。没有复杂的公式堆砌,没有深奥的物理术语轰炸,林露用清晰无比的语言逻辑链条,将那个让赵航抓狂的“动态平衡”拆解得明明白白。她甚至点出了赵航天赋的核心——直觉把握。
赵航目瞪口呆地看着林露,嘴巴微张,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坐在自己旁边、安安静静像幅画似的女孩。她…她竟然把那么恐怖的东西,讲得…好像还挺有道理?而且,她最后那句话…是在夸我吗?
陈锋教官那张“铁面”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他的嘴角似乎向上牵动了0.1毫米。他看着林露,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冰冷,但内容却截然不同:“逻辑清晰,阐述准确。林露学员,你的模型抓住了核心。在实战中,驾驶员需要的就是这种将复杂系统转化为可操作逻辑的能力。”他目光扫过还处于石化状态的赵航,“赵航学员,你的‘直觉’需要建立在林露学员的‘逻辑’地基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下课!”
下课铃响起,凝固的空气瞬间流动起来。
赵航如梦初醒,看着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林露,一个箭步冲到她面前,脸上堆起他招牌式的、带着点痞气又无比阳光的笑容,拦住了她的去路。
“嘿!林…林同学是吧?刚才真是太牛了!救命恩人啊!”赵航夸张地拍了拍胸口,做了个心有余悸的表情,“要不是你,我今天就得被‘铁面’挂在穹顶上风干了!我叫赵航,飞翔的航!以后理论课我就坐你旁边了!你放心,我保证不打扰你,我就…吸取点逻辑之光!”他眨眨眼,笑容狡黠。
林露被他突如其来的热情和近距离弄得有些措手不及,脸颊更红了,微微后退了半步,抱着自己的战术板,像抱着一面盾牌。她看着赵航亮晶晶的眼睛和毫不掩饰的赞赏,心底那点因为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似乎消散了一些。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呐:“嗯…我叫林露。露水的露。互相…学习。”她不太习惯这种直白的热情,但赵航的笑容有种奇异的感染力,让她讨厌不起来。
“林露!好名字!像清晨的露珠一样清新!”赵航的赞美张口就来,毫不做作,“对了,下午是零重力环境适应性训练和基础格斗,在‘回旋镖’舱,你知道吗?要不要一起过去?那地方像个大迷宫,我第一次去差点飘进垃圾处理通道!”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试图用自己上次的糗事拉近距离。
林露听到“零重力格斗”,小脸瞬间白了白。失重环境本就让她不安,还要格斗?她想象了一下自己在空中像只笨拙的青蛙一样无助翻滚的样子,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战术板的边缘。“我…我知道地方…”她小声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抗拒。
赵航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紧张,鬼点子立刻冒了出来。他凑近一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别怕!我有秘密武器!保证让你在零G环境下如履平地!想不想学?”
林露被他神秘兮兮的样子勾起了好奇心,暂时忘记了紧张,清澈的眼眸里带着疑惑:“秘密武器?”
“嘿嘿,”赵航得意地一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下午你就知道了!保管好用!走吧,未来的逻辑女神,让小的给您带路?”他做了个夸张的“请”的手势。
林露被他逗得忍不住抿嘴一笑,像初绽的昙花,转瞬即逝,却足以照亮周围。她点了点头,抱着战术板,跟在活力四射、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为何物的赵航身后,走向了未知的、充满挑战却也悄然埋下某种默契的下午训练。
而在他们身后,马克西姆看着赵航和林露并肩离开的身影,不屑地哼了一声:“油嘴滑舌,就会耍小聪明哄女孩子。”技术宅艾伦则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喃喃自语:“动态仲裁权重w…加权系数a和β…林露同学的模型简洁而优美…需要记录分析…”
“天穹堡”的钢铁走廊里,一个如疾风般跳跃不定的身影,与一个如静水般温婉跟随的身影,形成了奇特的风景。深空探索的熔炉里,属于赵航的淬炼才刚刚开始,而一段由鬼点子与逻辑推理交织而成的故事,也悄然拉开了序幕。未来的星辰大海,需要翱翔天际的翅膀,也需要指引航向的星图。赵航的“翅膀”和林露的“星图”,是否能在这钢铁摇篮中完美契合?答案,就在前方每一次心跳加速的模拟飞行,每一次绞尽脑汁的理论推导,以及每一次令人啼笑皆非又充满可能的互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