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构建缓冲区(1 / 2)
那声来自星光使者个体的、生涩却真挚的“感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探索者号成员的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它短暂地驱散了宇宙深空的冰冷,证实了他们行动的更深层意义——这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战,更是为了引导与救赎。
但温情时刻转瞬即逝。远处,那团新凝聚的、散发着不祥波动的“混沌核心”仍在暗处虎视眈眈,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致命的偷袭。而星光使者群体内部,那些不稳定个体散发出的“低强度焦虑”如同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提醒着周孜婷和她的团队,危机远未解除。
“指挥官,混沌核心的能量读数趋于稳定,但它的活动模式变得……更狡猾了。”赵娜的声音将众人拉回现实,她紧盯着传感器屏幕,“它在不断变换位置,似乎在寻找我们防御体系或者群体中最薄弱的环节。之前的攻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周孜婷的目光扫过舰桥上的每一张面孔,最终定格在宏宇和林露身上,“宏宇,你之前构建的引导缓冲区是基础,但现在我们需要升级它。它不能只是一个被动的信号发射器,它需要成为一个主动的‘保护罩’和‘强化场’,尤其要护住那些脆弱的星光使者个体。”
宏宇立刻调出缓冲区的结构图,眉头紧锁:“指挥官,现有的锚点网络主要是为了发射特定频率的能量信号,形成干扰或引导场。要把它变成能抵挡实质性能量冲击、甚至能针对性强化特定目标的‘能量护盾’,需要对整个网络进行大规模重新编程和能量回路改造。这相当于……在飞驰的磁悬浮车上现场改装发动机和底盘,难度和风险都极高。”
“我知道有风险,”周孜婷的语气不容置疑,“但我们必须尝试。赵航不可能每次都来得及拦截,林露的精神干预负荷太大,也不能作为常规手段。我们需要一个能自动运行、持续生效的防御体系。”
“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一直沉默的鸿宇突然开口,他的眼中闪烁着理论物理学家特有的光芒,“我们不需要用蛮力去构建一个硬碰硬的护盾。别忘了,我们拥有最强大的武器——‘净化之种’的能量signature。混沌核心害怕什么?它害怕被秩序化,被净化。那些不稳定个体需要什么?它们需要更稳定、更强大的秩序能量来巩固自身。”
他走到主控台前,快速调出能量流模型:“我的设想是,将缓冲区从一个‘信号场’升级为一个‘能量共鸣场’。我们不直接防御攻击,而是利用净化之种的频率,在需要保护的个体周围,创造一个高浓度的、纯净的秩序能量环境。就像……就像给一个免疫力低下的人创造一个无菌室。混沌核心的能量一旦侵入这个‘无菌室’,就会像病毒暴露在紫外线下一样,被迅速削弱、净化。而对于不稳定的星光使者,这个高浓度秩序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稳定剂’和‘营养剂’。”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共鸣场……”宏宇喃喃自语,双手已经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敲打起来,“利用锚点网络作为谐振器,放大和聚焦净化之种的自然辐射……理论上可行!但需要极其精确的频率控制和能量分配算法,任何一个锚点的共鸣失调,都可能导致整个场的不稳定,甚至能量反噬!”
“算法和频率调制交给我和赵娜。”鸿宇立刻接口,“我们可以基于净化之种的能量图谱和星光使者的个体差异,建立动态模型。”
“我需要军洛和林露的实时感知反馈。”赵娜补充道,“我们需要知道每个需要保护个体的‘稳定阈值’和‘承受极限’,避免过度强化反而造成压力。同时,也要监控混沌核心的能量特性变化,动态调整场的‘净化强度’。”
军洛点了点头:“我可以尝试更精细地感知群体内部的状态差异,标记出最需要优先保护的目标。”他看向林露,“林露,你需要协助我,你的感知更侧重于情绪和意识层面,能弥补我侧重于能量连接的不足。”
林露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坚定:“我没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联合感知通道,共享信息。”
周孜婷看着迅速进入状态的团队,心中稍安:“好!宏宇,你负责硬件改造和网络稳定性。鸿宇,赵娜,负责理论模型和核心算法。军洛,林露,提供实时生物及意识反馈。赵航,继续警戒,特别是混沌核心的动向,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刘颖,确保军洛和林露的身体状态,尤其是精神负荷。”
命令下达,探索者号如同一台精密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宏宇所在的工程舱**,瞬间变成了一个忙碌的工地。工程师们穿着防护服,在复杂的管道和能量线路中穿梭。宏宇亲自带队,对关键的协同锚点发射器进行物理改造,加装更精密的频率调节器和能量放大器。
“小心点!第三号锚点的能量导管耦合度必须达到99.9%以上!差一点,共鸣时就是一颗炸弹!”宏宇的声音透过通讯器,在嘈杂的环境中响起。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但他手中的校准仪却稳如磐石。每一个接口的焊接,每一根线路的连接,都关乎着整个计划的成败,也关乎着外面那些新生“星光使者”的存亡。
**舰桥上,鸿宇和赵娜**的工作则显得安静却更加烧脑。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流动着如同星河般复杂的数据流和能量模型。
“不行,标准共鸣模型无法适应个体差异,第7号目标个体(那个被林露救下的星光使者)的秩序承受力明显低于平均值,强行施加标准场强可能会引起它的能量结构震颤!”赵娜指着屏幕上一条异常波动的曲线快速说道。
鸿宇双手挥舞,快速调整着参数:“那就引入动态梯度算法!以净化之种为核心,场强由内向外逐级递减,同时对不同稳定等级的个体施加不同的共鸣倍率!赵娜,我需要你根据军洛他们传回的实时数据,建立一套个体差异数据库,并实现算法的动态匹配!”
“正在构建……数据库接入……匹配算法运行……需要至少三分钟进行初始校准!”赵娜的指尖在控制台上飞舞,敲击声如同疾风骤雨。
**医疗舱兼意识连接室**,军洛和林露并肩坐在特制的连接椅上,头部贴着精致的传感器。他们闭着双眼,眉头微蹙,仿佛在倾听一场宏大而复杂的交响乐。
军洛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缓缓传来,带着一种奇特的空灵感:“目标区域标记完成……优先序列1到5,其中序列1(那个被救下的个体)稳定性阈值最低,波动幅度最大……序列3和4内部有轻微的能量涡流,疑似残留混沌意念活跃……”
林露接着补充,她的声音则带着一丝情感的温度:“序列1情绪以恐惧和依赖为主,对秩序能量渴望但脆弱……序列3传递出烦躁和抗拒……序列4……有一种深深的迷茫,它似乎在回忆什么……”
两人的感知如同给冰冷的数据库注入了灵魂,让鸿宇和赵娜的模型变得更加立体和精准。
**机库中,赵航**也没有闲着。他一边检查着“隼”号的武器系统(特别是新加装的净化能量投射器),一边通过外部监视器死死盯住那个不断游弋的混沌核心。
“这鬼东西,滑不溜手,像个幽魂。”赵航对着通讯频道吐槽,“它刚才又试探性地靠近了序列4所在区域,还好咱们的缓冲区基础信号还在,它缩回去了。宏宇,你们搞快点,这玩意儿耐心可不怎么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舰内的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在与潜在的危险赛跑。
**“硬件改造完成!所有锚点检查完毕!”**宏宇的声音终于传来,带着一丝疲惫的兴奋。
**“动态梯度共鸣场算法校准完成!个体差异数据库初步加载成功!”**几乎同时,赵娜也宣布了软件层面的准备就绪。
**“感知链接稳定,目标状态监控实时传输中。”**军洛言简意赅。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周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