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活在2085 > 第209章 分兵之策

第209章 分兵之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YG83星团的边缘,是现实与虚无交织的疆域。

“守护者”号如同一位沉默的金属神只,悬浮在明暗的界限上。舰体一侧,是星团内部繁星织就的璀璨光海,无数恒星散发着年轻而活跃的光芒,星云如轻纱般缭绕,孕育着生命的潜能。而另一侧,则是令人心悸的深空荒漠,只有极远处寥寥几颗垂死恒星的黯淡光点,如同黑色天鹅绒上散落的尘埃,更远处,则是吞噬一切光线的、绝对的暗。那片暗域,就是此行的目标——虚空之环核心星域的方向。

舰桥主屏幕上,实时构建的星图清晰标示出这种视觉上的割裂。代表星团内部的空间被渲染成温暖的蔚蓝色,而之外则是一片不断流动、计算的暗红色预警色块,仿佛宇宙本身在此处患上了一种恶性的皮肤病。

周孜婷站在舰桥中央,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如松。她凝视着那片暗红,目光锐利得似乎要刺穿层层空间,直视那潜伏的威胁。舰桥内部的灯光为了适应深空观测而调得偏暗,只有各种控制台和屏幕发出的幽幽光芒,映照在每一位舰员严肃的脸上。空气里,循环系统低沉的嗡鸣与仪器规律的滴答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感。

“能量背景辐射低于基准值97.8%,时空曲率读数呈现非自然平滑,局部存在微引力涟漪,疑似大规模质量迁跃或……湮灭后的残留。”**小七**平静无波的声音在舰桥响起,它正将传感器阵列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转化为简洁的汇报。“初步扫描结果与‘熵镜假说’及‘吞噬者’活动模型预测吻合度达到89.3%。”

一片沉寂。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通过数据)见证这片宇宙的“死寂”,依然让所有人感到一阵寒意。

“像个被舔干净的盘子。”**赵航**的声音从飞行员待命区的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他特有的、打破沉闷的腔调,“连点宇宙尘埃都没给剩下。这吞噬者,牙口真好。”

几声压抑的低笑在舰桥各处响起,紧绷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丝。

周孜婷嘴角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但没有回头。“鸿宇,你的看法?”

**鸿宇**几乎将整个人都埋在了科学主控台的全息星图里,双眼闪烁着兴奋与凝重交织的光芒。“惊人……太惊人了!赵航的比喻虽然粗俗,但很形象。这种程度的‘洁净’,绝非自然现象。它印证了我们的猜想,虚空之环内部存在一个效率极高的、能够将物质与能量彻底转化或转移的机制。我们必须靠近些,获取更精确的读数,尤其是要尝试穿透那片能量迷雾,看看核心到底是什么。”

“靠近?”**军洛**低沉的声音响起。他站在战术指挥台前,眉头紧锁,像是一尊饱经风霜的岩石雕像。“指挥官,我反对贸然深入。目前的观测数据虽然骇人,但至少表明此区域暂时没有活跃的大型威胁。我们就像站在野兽巢穴的门口,能闻到腥味,听到呼吸,但里面是睡着了一头,还是睡着一群,我们一无所知。‘守护者’号是人类现在唯一的战略支点,不能轻易涉险。”

他的话语务实而冷峻,给鸿宇的理论热情泼了一盆必要的冷水。

周孜婷的目光在军洛和鸿宇之间扫过,最终落在主屏幕那片暗红上。“军洛的担忧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一头扎进去。但鸿宇的需求也必须满足。被动等待,只会让威胁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滋长。”她顿了顿,声音提高,清晰传遍整个舰桥,“召集所有核心成员,一小时后在中央简报室开会。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或者说,两个行动计划。”

***

一小时后,中央简报室。

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探索者号的原班核心人马悉数在座。周孜婷居于首位,左侧是军洛、赵航,右侧是鸿宇、林露、宏宇、赵娜和刘颖。小七的全息影像则悬浮在桌面上方的一个固定位置。

会议室的主屏幕被分成了两部分:一边是那片令人不安的暗红星域扫描图,另一边,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绿色星球——启龙星的实时影像,那是先期探测机器人传回的画面。碧蓝的水体,绵延的绿色大陆,白色的云层缓缓流动,与另一边的死寂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对比。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周孜婷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我们抵达了预定位置,确认了虚空之环的威胁真实不虚,且其规模与能级,可能远超我们最坏的估计。同时,我们身后,YG83星团内部,存在着启龙星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前哨基地候选。”

她操控桌面,调出星图,在两个目标点之间画了一条线。“我们面临一个战略抉择。是集中所有力量,对虚空之环进行有限度的主动侦察?还是优先建立稳固的前进基地,再图后续?”

“当然是侦察!”鸿宇第一个发言,身体前倾,语速很快,“机会难得!我们离答案如此之近!启龙星就在那里,它又不会跑。但虚空之环的情况是动态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必须获取核心数据,完善‘宇宙钟摆模型’,这关系到我们能否理解敌人的本质!”

“理解敌人很重要,但活着理解更重要。”军洛立刻反驳,语气沉稳但坚定,“鸿宇博士,我尊重你的科学追求。但战争,尤其是这种层面、这种未知程度的对抗,情报固然关键,但后勤、据点、战略纵深同样不可或缺。‘守护者’号倾巢而出,深入险境,万一遭遇不测,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艘船,而是人类文明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希望。届时,就算我们拿到了再精确的数据,又有什么用?传给谁?”

他指向启龙星的画面:“那里,有大气,有水,有建立自持生态系统的可能。它不仅是基地,更是万一事不可为时,我们,以及我们承载的文明火种,最后的退路和希望。我们必须确保它的安全,并尽快让它运转起来。”

林露看着启龙星的影像,眼神中流露出向往与责任。“我同意军洛的看法。一个稳定的基地,不仅仅意味着生存保障。我可以利用那里的环境,建立大型生态实验室,加速对诺德尼斯植物和‘净化之种’衍生技术的研究,这或许能带来对抗吞噬者的新思路。在颠簸的舰船上,很多实验无法开展。”

“工程角度,我支持建立基地。”**宏宇**言简意赅地补充,“‘守护者’号经过宇宙花园强化,但长期高强度作战和深空探索,依然需要定期维护、补给。启龙星的资源可以建立一个初步的船坞和维修站。而且,基地可以作为我们在此星域的传感器网络中枢,扩大预警范围。”

**赵娜**冷静地分析数据:“根据现有信息计算。方案一:全员侦察虚空之环。高风险,潜在高回报,但一旦失败,代价无法承受。方案二:全员建设启龙星。低风险,稳健,但可能错失获取关键情报的窗口期,导致未来应对被动。”她抬起头,看向周孜婷,“最优解,或许是寻找一个平衡点。”

**刘颖**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提出意见:“船员们经过长途航行和多次战斗,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状态。一个稳定的、类似行星的环境,对于缓解长期太空生活带来的身心压力,预防各种太空适应综合征至关重要。这关系到长期战斗力。”

赵航左右看了看,挠了挠头:“我这人脑子直,说点实在的。侦察,需要最好的船,最猛的炮,最溜的飞行员,没问题,咱干!但基地也得有人守啊,总不能咱们在前头拼命,老家被人偷了吧?虽然这地方看起来鸟不拉屎,但谁知道呢?我的建议是,好东西别放一个篮子里。”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权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