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投票与准备(1 / 2)
“守护者”号的中央简报室,此刻仿佛成为了人类文明命运的一个微小而沉重的支点。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全息影像与实体身影交错端坐,构成了一个跨越了数百万公里空间的决策圈。周孜婷、军洛、鸿宇、赵航在舰桥主位,而林露、宏宇、赵娜、刘颖的影像则从遥远的启龙星“龙吟”基地实时投射而来。小七的虚拟形象悬浮在桌面中央,如同一个绝对理性的见证者。
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主屏幕上并排显示着tY-677星系的恐怖数据、那交织的红蓝信号流,以及林露团队刚刚破解的、来自“石像鬼”残骸的远古警示图像——繁荣的诺德尼斯城市、毁灭的阴影、地下圣堂的建造,以及最后那令人心悸的“警惕”与“守望者”符号。
周孜婷没有浪费时间,她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冷静:“情况大家都已了解。tY-677星系,一个可能被‘吞噬者’侵蚀了六百七十年的文明仍在发出求救,同时我们新发现的诺德尼斯线索也指向那里。那里可能有我们急需的、关于敌人的情报,也可能有关于‘园丁遗产’的秘密。但同时,这极有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守护者’号状态未复,此行风险极高。在最终执行‘深潜’行动前,我需要听取每一位核心成员的意见。”
她目光扫过全场:“这不是形式,是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这个决定负责。”
短暂的沉默后,**鸿宇**第一个站了起来,他双手撑在桌面上,眼中燃烧着近乎偏执的火焰:“我的意见非常明确:必须去!这不仅仅是获取情报,这是我们在宇宙这场宏大博弈中,唯一可能抓住的、理解对手本质的机会!一个持续了数百年的侵蚀案例,一个可能与诺德尼斯‘园丁’相关的坐标!这背后的科学价值和战略价值,无法估量!风险?当然有!但留在原地,等到‘种子’发芽,我们连评估风险的机会都不会有!科学探索本身就伴随着风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他的话语激昂,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念。
“我反对。”**军洛**的声音随即响起,冷硬如铁,他甚至没有站起来,只是抬起眼,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鸿宇,然后落在周孜婷身上,“指挥官,鸿宇博士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拿整个‘守护者’号和五千名舰员的性命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敌人刚刚展示了它狡诈的一面,这个‘窗口期’太像是诱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守护,是生存。我建议,继续在相对安全的距离进行观测,同时全力修复战舰,巩固启龙星基地。等到我们更有力量,再去探索不迟。”
务实与保守,这是军洛一贯的立场。
**林露**的全息影像轻轻波动了一下,她开口了,声音带着科学家特有的柔和与坚定,却又不失力量:“我……理解军洛的担忧。但从生命科学和文明存续的角度看,tY-677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活体样本’。观察一个文明在吞噬者影响下的挣扎与变化,或许能帮助我们预测‘种子’可能带来的影响,甚至找到应对之法。而且,‘园丁的遗产’……如果它真的存在,或许蕴含着对抗毁灭的关键。我认为,风险虽大,但值得一试。不过,行动必须极度谨慎,以侦查为首要,绝不恋战。”
她的立场偏向鸿宇,但加上了谨慎的注脚。
**宏宇**的影像接着发言,语气沉稳务实:“工程角度评估。‘守护者’号目前状态,进行670光年跃迁本身风险可控。但进入高危星域,面临未知威胁,现有防御和攻击系统,尤其是‘秩序武器’,在经历连续高负荷运转后,稳定性存在隐患。我需要至少四十标准时完成对所有关键系统的深度检修和应力测试,才能给出‘具备执行高风险任务能力’的评估。在此之前,我持保留意见。”
他站在技术和安全的底线之上。
**赵娜**的数据影像没有任何表情,她的声音如同其处理的信息流一样客观冷静:“基于现有数据模型计算。前往tY-677星系并安全返回的概率,在考虑新发现的能量衰减窗口后,提升至38.5%。但此概率建立在对敌方行为模式的多项乐观假设之上。若假设不成立,概率将骤降至10%以下。结论:此行具备一定可行性,但不确定性极高,失败后果无法承受。”
她用冰冷的数字描绘出命运的赌盘。
**刘颖**的影像带着医者的忧虑:“我必须从船员身心健康角度提出警告。接连的高强度战斗和心理压力(包括‘被品尝’的恐惧感)已经让很多人处于崩溃边缘。再次前往一个已知的、充满死亡气息的星域,尤其是可能目睹一个文明被毁灭的惨状,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意志崩溃。我们需要时间进行心理干预和恢复。仓促行动,士气堪忧。”
她关注的是这支队伍作为“人”的承受极限。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一直没吭声、抓耳挠腮的**赵航**,都投向了周孜婷。
赵航咧了咧嘴,打破了过于沉重的气氛:“嘿,都看着我干嘛?我就是个开飞机的。头儿指哪儿我打哪儿!不过说实在的,窝在这里猜来猜去确实憋屈。那帮黑乎乎的玩意儿把咱们当菜,这口气不能就这么咽了!要是真能摸过去薅它一把羊毛,就算危险,咱也得试试!我的小伙子们不怕死,就怕死得不明不白!”
他的话语粗粝,却代表了底层官兵那股被压抑的血性和不甘。
所有意见都已陈述。支持、反对、谨慎支持、技术保留、风险警告、士气考量……所有的矛盾都摆在了台面上。
周孜婷沉默着,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她没有看任何人,目光似乎穿透了舱壁,投向了那片无垠的、危机四伏的深空。作为指挥官,她不能仅仅被热情或恐惧左右,她必须权衡所有因素,做出那个最可能带领大家活下去、并完成使命的决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压力在寂静中累积。
终于,她抬起头,目光恢复了惯有的清明与决断。
“各位的意见,我都听到了。”她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鸿宇和林露指出了必要性,军洛和宏宇强调了风险与准备,赵娜提供了概率,刘颖关注了人心,赵航代表了士气。”
她顿了顿,缓缓说道:“我们不去,或许能获得暂时的安全,但会失去理解敌人、甚至可能找到反击关键的唯一机会。等待,不会让敌人变弱,只会让我们在未来的危机中更加被动。”
“我们去,但绝非鲁莽地闯入。”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厉,“我们利用好那0.3秒的窗口期,执行‘极限侦查’协议。宏宇,我给你三十六个标准时,不是四十个,我要你带领工程团队,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战舰核心系统,尤其是跃迁引擎、护盾和秩序武器,达到最佳状态!做不到,我们就取消行动!”
宏宇的影像凝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三十六个标准时,保证完成任务!”
“军洛,基于能量衰减窗口,重新制定侦查和撤离方案。我要至少三条备用撤离路线,设定绝对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触发,无需请示,立即执行撤离程序!”
“是!”军洛沉声应道。
“赵娜,小七,你们继续深度分析信号,尤其是衰减期的细节,我要知道那0.3秒内,星系内部可能发生的任何细微变化!同时,建立与龙吟基地的实时冗余通讯链路,确保情报不会中断。”
“明白。”赵娜和小七同时回应。
“刘颖,心理干预团队立刻行动,对全体船员进行紧急心理疏导和压力缓解。同时,准备好应对极端心理创伤的预案。”
“我会尽全力。”刘颖郑重承诺。
“林露,你们在启龙星继续分析诺德尼斯遗迹,任何新的发现,无论多微小,立刻同步给我们。”
“好的,指挥官。”
最后,她看向赵航:“飞行联队,做好应对最极端空域环境的准备。这次,你们可能是我们所有人的眼睛和逃生的保障。”
“放心吧头儿!保证把路看得明明白白的!”赵航拍着胸脯。
命令清晰地下达至每一个环节。周孜婷没有进行简单的投票,而是综合了所有人的意见,做出了一个兼具冒险性与极度谨慎的决策。
“那么,决议通过。”周孜婷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同伴,无论是实体还是影像,“目标tY-677星系,行动代号:‘深潜’。三十六个标准时准备时间。这期间,‘守护者’号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她的声音在简报室内回荡,带着一种踏上不归路般的决绝。
“让我们去看看,那深渊之下,究竟藏着什么。是毁灭的真相,还是……一丝微弱的曙光。”
“散会!”
三十六个标准时的准备时间,如同沙漏中的流沙,在一种混合着极致专注与压抑紧张的寂静中飞速流逝。“守护者”号内部,听不到多余的喧哗,只有工程团队争分夺秒的作业声、系统自检的规律滴答、以及引擎低沉的预充能嗡鸣。这艘伤痕累累的巨舰,正被强行提升至它理论上的最佳状态,每一个零件、每一道能量回路,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深潜”而绷紧。
**宏宇**带领的工程团队创造了奇迹。他们不仅完成了对所有关键系统的深度检修,甚至优化了“秩序武器”的能量传导路径,使其充能速度提升了宝贵的百分之七。代价是数名工程师因过度靠近高辐射的能量核心而倒下,被刘颖的医疗队紧急送入了再生医疗舱。
**军洛**制定的撤离方案详尽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三条主撤离路线,十七条备用路线,以及涵盖了二十七种可能遭遇的突发状况的应对预案。他将所有战斗人员编成了三班倒的警戒序列,确保任何时候都有最精锐的力量处于待命状态。
**赵娜**和小七几乎重构了信号分析模型,将那0.3秒的能量衰减窗口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微阶段,并推演了每个阶段内tY-677星系内部可能呈现的不同状态。她们甚至模拟了数十种陷阱可能性,并制定了相应的识别与反制程序。
**刘颖**的心理干预团队穿梭于各个舱室,用专业的疏导和坚定的信念安抚着船员们紧绷的神经。她知道,真正的考验,在抵达那片死亡星域后才会开始。
**林露**从启龙星发来了最后一份分析简报,关于“石像鬼”能量回路与诺德尼斯遗迹矩阵的某种潜在共振频率,这或许能成为在特定情况下干扰甚至控制那些守卫造物的钥匙。信息被紧急录入战术数据库。
终于,出发的时刻到了。
“守护者”号悬浮在集结点的虚空中,舰首对准了那片未知的黑暗。舰桥上,灯光被调至适合深空航行的幽暗,只有各种控制台和屏幕散发着冷静的光芒。
“所有系统,最终状态确认。”**小七**的声音如同亘古不变的磐石。
“能量储备,98%。”
“结构完整性,100%。”
“护盾发生器,最优输出模式。”
“秩序武器系统,在线,冷却循环完毕。”
“跃迁引擎,充能完毕,坐标锁定:tY-677星系奥尔特云外围,预设坐标点Kappa。”
“全体舰员,已进入深度休眠或战斗岗位。”
周孜婷站在指挥席上,目光缓缓扫过舰桥上的每一张面孔——坚毅的军洛,眼神中混合着兴奋与不安的鸿宇,摩拳擦掌的赵航,以及所有肃穆以待的舰员。她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只是用沉稳清晰的声音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各单位注意,执行‘深潜’行动第一阶段。”
“跃迁引擎,启动。”
“指令确认。跃迁引擎,启动。”小七重复。
巨大的能量在舰尾汇聚,空间开始肉眼可见地扭曲、压缩,形成一个吞噬光线的漩涡。“守护者”号舰身轻微一震,随即被无形的力量猛地拽入那片扭曲的光影之中,消失在了YG83星团的边缘。
跃迁的过程是意识被拉长又压缩的诡异体验。对于处于休眠状态的大部分舰员而言,这只是漫长的一瞬。但对于舰桥核心成员,他们必须保持清醒,以应对跃迁结束时可能出现的任何极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