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手术刀行动(2 / 2)
终于,在干扰持续到第150秒时,巢穴内部的混乱达到了顶峰!其核心区域猛地迸发出一圈肉眼可见的、暗红色的毁灭性能量冲击波,由内而外横扫而出!所过之处,巢穴自身的结构如同被投入炼钢炉的冰块般迅速熔解、崩塌!巨大的爆炸接连不断,将其庞大的身躯撕扯得支离破碎!
“干扰剩余时间:30秒!目标内部结构正在系统性崩溃!”赵娜报告。
当180秒的干扰时间结束时,那座曾经如同行星般庞大、令人望而生畏的隐形巢穴,已经化作一片在虚空中缓缓膨胀、燃烧、并不断发生殉爆的巨型残骸带,如同宇宙中一道丑陋的、正在渗血的伤疤。
赵航看着传感器传回的、那片毁灭的景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并不存在的冷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飞行员频道里说道:“搞定!精准切除,毫发无伤……呃,除了那个巢穴。”他甚至还轻松地吹了个口哨。
然而,军洛冷静甚至带着一丝警惕的声音立刻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目标还未完全毁灭,大型残骸依旧存在,且内部可能仍有活性单位。保持最高警戒,赵航。战斗尚未结束。”
赵航的笑容僵了一下,嘟囔了一句“知道了”,但操控战舰的动作没有丝毫放松,依旧警惕地监视着那片巨大的残骸带,以及更远处可能被爆炸吸引而来的敌人。
“手术刀”行动成功了。他们以巨大的能量消耗和极高的风险为代价,精准地切断了敌人的“生命线”,引发了其内部的自毁。但这胜利并非毫无代价,也并非最终的结局。在这片黑暗的星域中,危险从未远离。收集残骸数据,评估战果,并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报复,将是他们接下来的艰巨任务。艰辛的远征,再次以一场惨烈的胜利,向前推进了一步。
“手术刀”行动的胜利余韵,并未在“守护者”号上持续太久。取代短暂欢呼的,是更加紧迫的善后与警惕。那座堪比行星的巢穴之心虽已化作一片不断殉爆、缓慢膨胀的残骸带,但其毁灭过程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物质碎片,本身就成了这片死寂星域中最耀眼的“信标”。谁也无法确定,这炫目的“烟花”会引来什么。
“所有传感器,重点监控残骸带外围及网道活动迹象!”周孜婷的命令迅速将众人拉回现实,“赵航,保持机动,远离残骸扩散区域。宏宇,优先恢复引擎和护盾能源供应。”
“明白!正绕着这堆太空垃圾走呢,希望里面没藏着什么会咬人的玩意儿。”赵航操控着战舰,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避开那些喷射着不稳定能量流的巨大碎块。
“引擎能源正在重新分配,护盾恢复中,预计需要二十分钟达到安全阈值。”宏宇的声音带着忙碌的喘息,“这次‘手术’可真够费能量的,得省着点用了。”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小七平静无波的声音在舰桥和科学站同时响起:“检测到异常短促超光速信号溢出。信号源位于目标残骸核心区域,发射于其结构彻底崩溃前零点三秒。信号强度极弱,调制方式极其复杂,已尝试捕获。”
几乎是本能,周孜婷立刻下令:“全力拦截破译!鸿宇,赵娜,协助分析!”
一道微弱到几乎消散的数据流,被“守护者”号灵敏的接收阵列艰难地捕捉、放大。这信号如同濒死生物的最后一缕神经电脉冲,承载着巢穴之心最后的“意识”。
破译工作立刻在遗产解析中心展开。鸿宇和赵娜围在主控台前,小七提供着强大的算力支持。这加密方式前所未见,层层嵌套,充满了非线性的逻辑陷阱,仿佛其设计者本身就拥有一种与人类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解码算法遭遇强烈抵抗……逻辑结构自毁倾向明显……”小七报告着进展。
“强行突破!用‘秩序重构’模型作为解密密钥尝试!”鸿宇提出大胆设想,“它的结构是基于混沌和熵增,我们的秩序场或许能中和其加密逻辑!”
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妙招。赵娜立刻配合,将初步的秩序场频率参数导入解码程序。果然,那顽固的加密壁垒在秩序频率的冲击下,开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消融。
然而,破译的过程依旧艰辛。数据的结构极其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彻底丢失。鸿宇和赵娜必须像进行脑外科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剥离一层层加密外壳,露出核心的数据内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的残骸带依旧在无声地爆炸,舰船仍在规避移动。内部,则是与一段死亡数据的无声较量。
终于,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后,最后一道加密屏障被突破。
海量的、经过高度压缩和处理的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解析中心的数据库。
当这些数据被重新整理、翻译、并以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没有预想中的敌方布防图,没有核心科技机密,也没有绝望的诅咒。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大量关于“守护者”号,乃至人类文明本身的……战斗数据和分析报告!
里面详细记录了从“守护者”号进入NV-001星域开始,到刚才“手术刀”行动结束的每一次能量波动、战术机动、武器效能、护盾反应……甚至包括之前捕获“清道夫”和派遣无人机侦察时的细节。
有对“破晓”主炮穿透力和能量属性的精确评估。
有对“秩序壁垒”防御机制能量偏转效率的数学模型。
有对赵航各种极限机动动作的轨迹分析和风险概率计算(标记为:不可预测,战术价值高,但存在显着漏洞)。
有对军洛指挥风格的评价(标记为:沉稳,高效,倾向于最小代价交换)。
还有对周孜婷决策模式的分析(标记为:理性与直觉结合,风险承受阈值浮动,存在战略性赌博倾向)。
这感觉,就像在敌人巢穴的废墟中,找到了一面清晰地映照出自身影像的镜子。敌人不仅在战斗,更在冷冰冰地、高效地学习、分析、记录着他们的一切!
鸿宇快速浏览着这些报告,尤其是看到关于赵航驾驶风格的那句“不可预测,高风险高回报”时,忍不住笑出了声,带着一丝戏谑在通讯频道里说:“赵航,你快来看!你被‘差评’了!人家说你太疯,不够稳定。”
赵航正全神贯注地操控飞船,闻言嗤笑一声,不以为然地回道:“差评?它们那是嫉妒!嫉妒小爷我飞行技术出神入化,它们那死板的算法根本预判不了!有本事它们也来个‘死亡华尔兹’试试?”
周孜婷没有参与这短暂的调侃,她的目光凝重地扫过这些分析报告。敌人这种可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远比其强大的火力更令人不安。今天的战术成功了,但下一次,敌人可能就已经找到了应对之法。
“不止这些,”赵娜的声音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在数据流的最后,附着了一段极其简短的、未经加密的坐标信息。指向……NV-001星域的更深处,能量背景噪音的绝对核心源头。”
一个新的坐标,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被揭示出来。那无疑是比这个“巢穴之心”更高级、更核心的存在,很可能就是整个NV-001区域的控制中枢,甚至是“吞噬者”在此地的一个“大脑”。
信息带来了震撼,也带来了更深的忧虑和更明确的方向。
他们摧毁了一个强大的节点,但也彻底暴露了自身,并且意识到了敌人那如同镜子般冰冷精准的学习能力。前路的艰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了解了更多真相而倍增。
“收集所有残骸可用数据,特别是关于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核心结构的残片。”周孜婷下令,声音沉稳,压下心中的波澜,“整理并备份我们获得的这份……‘镜子’报告。全体人员,轮流休息,恢复精力。在我们决定是否前往那个新坐标之前,我们需要变得比这面‘镜子’里的我们,更加强大。”
胜利的喜悦早已被沉重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审慎所取代。他们砸碎了镜子,但镜中的影像,以及镜后那更深邃的黑暗,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征程,仍在继续,而挑战,已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