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数据洪流(1 / 2)
英雄归来的荣耀与喧嚣,如同退潮的海水,迅速被龙吟基地内部更加庞大、更加精密的科研机器所吸收、转化。欢迎仪式上的鲜花与掌声尚未完全凋零,“守护者”号带回的、那份用巨大风险换取的“信息宝藏”,便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基地最核心的几个研究中枢。
在基地深处,一个被多重能量屏障和物理隔离措施严密保护的数据处理中心内,一场无声却激烈异常的战役正在上演。这里没有硝烟,没有炮火,只有服务器集群低沉而持续的嗡鸣,以及无数全息屏幕上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滚动、刷新、重组的庞大数据流。
鸿宇和赵娜,这两位性格迥异却同样顶尖的科学家,成为了这场“数据消化战”的前线指挥官。小七,这位忠诚而强大的中央AI,则提供了近乎无穷的算力支持,其核心处理器全速运转,承担着超过70%的数据清洗、初步分类和基础建模工作。
然而,即便有小七分担了最繁重的基础劳动,需要人类智慧和直觉进行判断、关联、乃至“灵感迸发”的工作量,依然巨大到令人绝望。
数据的内容包罗万象,远超一次常规侦察任务所能企及的范畴:
***“虚空之眼”的结构图谱与能量波动日志:**详细记录了其暗物质虹膜的旋转模式、引力瞳孔的缩放规律、时空扭曲的细微变化,甚至捕捉到了一些在其被激怒时产生的、罕见的能量溢出模式。
***暗能量核心的脉动频率与频谱分析:**揭示了其作为整个区域能量和指令枢纽的复杂工作机制,不同频率的脉动对应着能源分配、网道维护、巢穴协调等不同功能,如同一颗黑暗心脏的心电图。
***多个行星级巢穴的内部结构蓝图与生产序列:**从宏观骨架到微观的能量管道,从“熵噬者”的组装车间到“清道夫”的孵化池,其运作逻辑和弱点(如能量中枢、指挥节点、结构承重点)被暴露无遗。
***“共鸣网道”的动态模型与脆弱节点预测算法:**这是星语者知识的精髓部分,详细描绘了那张无形巨网的“应力分布图”,指明了在哪里施加压力最容易引起连锁崩溃。
***海量的、加密等级各异的通信日志与指令集:**尽管大部分高级指令仍无法破译,但其中蕴含的模式、优先级信息以及低级单位的反馈数据,对于理解“吞噬者”的指挥体系和行为逻辑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鸿宇几乎住在了数据中心。他头发凌乱,眼袋深重,标志性的黑眼圈如同烙铁印在脸上,但他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仿佛有两团知识之火在瞳孔深处燃烧。他穿梭在各个屏幕之间,时而盯着复杂的能量流谱图陷入长久的沉思,时而在电子板上飞快地写下一连串跳跃性的公式和猜想,时而激动地抓着头皮,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看这里!核心脉动的第七谐波与网道‘湍流区’的形成有直接关联!如果我们能模拟出反向谐波……”他猛地抓住从他身边经过、正抱着一堆数据板的赵娜的胳膊,声音因兴奋而嘶哑,“赵娜!我感觉自己像个掉进了知识金库里、可以随意打滚的富翁!这里的每一个字节,都可能蕴含着颠覆我们认知的真理!”
赵娜相比而言,则像一座在数据洪流中岿然不动的冰山。她依旧穿着整洁的实验服,头发一丝不苟,只是脸色比平时更显苍白,透露着同样巨大的精力消耗。她冷静地拂开鸿宇的手,将怀中一份刚刚由小七生成的、关于网道脆弱节点出现概率的统计分析报告递给他,同时另一只手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杯冒着热气的、浓缩咖啡因的功能性饮品,精准地塞到鸿宇手里。
她的声音平稳,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在播报数据,但细听之下,语速比平时快了一丝:
“富翁先生,请注意你的肝功能和逻辑链,它们快过载了。这份报告显示,脆弱节点的出现与巢穴的能量调度周期存在73.5%的相关性,建议你将其纳入你的谐波干扰模型进行验证。另外,这是你今天摄入的第七杯高浓度兴奋剂,根据你的生理监测数据,不建议在接下来的三小时内摄入第八杯。”
她的话语一如既往的理性,甚至带着点“不近人情”的监控意味,但那份递过来的咖啡和隐含的关切,却是一种属于赵娜式的、独特的照顾。她并非不激动,只是她的兴奋完全内化为了更高效、更严谨的工作效率。她在构建庞大的数据库关联图谱,验证鸿宇那些天马行空猜想的可行性,同时还要确保这位天才物理学家不会因为过度亢奋而真的“燃烧”了自己。
小七的合成音不时在数据中心内响起,汇报着阶段性成果或提出需要人类决策的复杂问题:
“‘巢穴-03’内部结构模型构建完成,发现三处疑似主能源通道的脆弱点,已标记。”
“通信日志中检测到重复出现的异常加密序列,疑似与更高层级指挥节点相关,破解优先级建议调整为‘高’。”
“根据星语者算法模拟,距离NV-001核心区0.8光年处,一个网道脆弱节点将在标准时间47小时后达到不稳定峰值。”
林露也投入了部分精力,她尝试从那些非结构化的信息碎片——比如能量波动中蕴含的“情绪”残留,巢穴结构传递出的“冰冷意志”感——中,提取出数据无法直接表达的、关于“吞噬者”本质的侧面证据。她的感知为纯理性的数据分析,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属于生命共情的色彩。
军洛和宏宇则更关注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军洛带着战术分析团队,仔细研究每一个巢穴的防御弱点和网道脆弱点,开始草拟针对不同节点的、更加精准高效的打击方案。宏宇则和他的工程师们,如饥似渴地分析着那些结构蓝图和能量核心数据,寻找着可以优化“秩序壁垒”和“破晓”系统,乃至设计全新武器平台的灵感。
整个龙吟基地,仿佛一台刚刚注入了顶级燃料的超级引擎,围绕着这庞大的数据洪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热情运转起来。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必须赶在“吞噬者”从NV-001的混乱中完全恢复,或者酝酿出新的威胁之前,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存力量与反击资本。
数据洪流奔涌不息,而人类智慧的堤坝,正竭尽全力,试图将其引导向照亮前路、冲破黑暗的方向。
龙吟基地的数据中心,已然成为了一个信息的炼金工坊。日夜不息的低频嗡鸣是它的背景音,流淌的光影数据是它的火焰,而鸿宇、赵娜以及整个科学团队,则是试图从“吞噬者”留下的庞杂信息中,提炼出真理与生机的炼金术士。
对带回数据的解析工作,如同剥开一颗无限嵌套的洋葱,每一层都带来更强烈的刺激与更深邃的谜题。在初步梳理了“虚空之眼”、暗能量核心和巢穴结构等相对“直观”的目标后,研究的重心,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那张维系一切、无处不在的“共鸣网道”上。
星语者提供的算法和观测数据是宝贵的罗盘,但鸿宇渴望的,是理解这片海洋本身的构成。他几乎将自己焊在了量子波动分析仪和时空曲率建模终端前,餐食由机器人送到手边,休息则是在控制台前短暂的、数据仍在眼皮底下流动的瞌睡。
“不对劲……这感觉完全不对劲……”鸿宇喃喃自语,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一条被放大了无数倍的网道能量流频谱。他用力抓了抓本就凌乱的头发,转向旁边正在核对数据关联性的赵娜。
“赵娜,你看这段高频谐振波纹,还有这个背景时空的‘基底噪声’,”他指着屏幕上几处极其细微、几乎被主能量流完全掩盖的波动,“它们的模式……太古老了,古老到不像任何已知的、哪怕是‘吞噬者’可能拥有的技术能够制造的。这更像是……某种宇宙背景辐射的变体,或者说……是时空本身固有的一种……‘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