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44章 联合防御和星辰预演

第244章 联合防御和星辰预演(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徐卓远宿舍里的那幅简笔漫画,已被封瑶用平板电脑的绘图软件精心描摹、上色,最终设置成了锁屏壁纸。画面上,那两个并肩的辅助机器人,高举的“逻辑盾牌”泛着冷静而坚韧的蓝光,在她指尖触碰屏幕亮起的瞬间,便无声地传递着一股坚实的力量。这不再仅仅是徐卓远单方面为她构建的模拟训练,而是正式升格的《联合防御协议v1.0》——一场基于深度理解与信任的双向奔赴,是系统层面的优化与灵魂层面的相互守护。

【系统日志:联合防御协议v1.0已加载。核心系统(封瑶)稳定性+15%,自我效能感参数持续攀升。守护进程(徐卓远)任务优先级锁定:确保核心系统最优运行环境。协议基础:双向数据流(情感支持\/逻辑分析)交换。】

协议的第一次实战预演,发生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周末午后。与家人的视频通话请求在屏幕上跳动,如同即将拉响的警报。

电话接通前,封瑶深吸一口气,视线掠过平板锁屏上那并肩作战的两个机器人影像,指尖在徐卓远提前为她准备好的、写着几种核心应对策略(策略A:边界设定;策略b:共情转移;策略c:目标重申)的便签纸上轻轻拂过。这些策略并非冰冷的口号,而是徐卓远基于对封瑶父母过往沟通模式的大数据分析后,提炼出的“最优解”雏形。

徐卓远则坐在书桌对面,看似专注地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代码。但封瑶知道,他全部的感知“天线”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像一台精密雷达,默默扫描着音频信号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威胁模式”。他甚至编写了一个简单的实时情绪监测小程序,与封瑶佩戴的智能手环连接,准备捕捉她生理数据的微小波动。

果然,通话进行到一半,母亲熟悉的话语模式再次出现,几乎完美契合了苏晓提到的“情感绑架”和“制造内疚”模型。

“瑶瑶,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的,你爸的老毛病又犯了,咳嗽一直没好利索……唉,都是为了这个家操心操的。你一个人在那边,也别光顾着自己,多想想家里……隔壁王阿姨的女儿,每周都定时定点打电话回来,工作再忙也没忘本……”

若是以前的封瑶,听到这番话,巨大的内疚感会瞬间将她吞没,让她本能地想要妥协、讨好,甚至主动提出放弃某些自己的计划(比如原本打算用于复习或参与项目的时间)来换取内心的片刻安宁。但此刻,她清晰地感觉到心脏猛地一缩,手环细微地震动了一下,那是身体记忆的应激反应。然而,脑海中同步响起的,是徐卓远模拟程序中那冷静却不带评判的提示音:【检测到‘情感绑架’及‘横向比较’复合模式,启动应对策略b:承认关切,表达自身责任,避免陷入愧疚循环,并尝试引导话题。】

她握紧电话,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练习过的温和坚定:“妈,我知道你和爸爸辛苦,我也很担心爸爸的身体。你们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按时吃药。我在学校也会照顾好自己,努力学好专业,这也是对我自己、对未来的负责。只有我将来发展好了,才能真正更好地回报你们,对吧?”她顿了顿,没给母亲插话的机会,继续按照策略引导,“我最近参与的一个项目很有前景,导师也很看重,如果做得好,对未来就业帮助很大。这应该也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对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是没料到她会这样条理清晰地回应,既表达了关心,又坚守了自己的立场和规划。母亲习惯性地还想再说些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短暂的沉默,立刻抓住机会,按照策略c(目标重申)转移了焦点:“对了,我们专业最近有个项目可能有机会拿到不错的奖金呢。等我有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们。爸,你记得多喝热水,吃点润肺的。”

通话结束,封瑶放下手机,才发现自己的掌心微微出汗,心跳也还有些快。她抬起头,看向徐卓远,眼中带着一丝寻求确认的期待。

徐卓远已经调出了刚才同步记录的生理数据曲线——在母亲提到“你爸老毛病”和“别人家的孩子”时,她的心率和皮电活动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峰值,但峰值持续时间很短,随后便在她的主动回应下快速回落,远低于历史同类情境下的应激水平和持续时间。

“策略执行有效,数据支持结论。”徐卓远做出判断,他的目光从数据曲线移向封瑶,那双总是清澈冷静的眼眸里,似乎有极细微的赞许光芒闪过,如同夜空中一颗遥远的星骤然亮了一下,“你成功中断了负面交互的escation(升级),防御了边界入侵,并尝试引入了新的、建设性的话题节点。核心系统稳定性在扰动后快速恢复,表现优于基准线。”

封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战栗感传遍全身。她做到了!不是在安全的模拟环境里,而是在真实的“战场”上,她运用了“联合防御协议”中的工具,成功地守护了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心理边界。这种成功的体验,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

“感觉……像打完了一场硬仗,”她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肩膀,脸上却绽开一个明亮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而且,我们赢了第一回合。”

“是阶段性有效防御。”徐卓远严谨地修正,但语气里听不出丝毫否定,更像是在进行客观的战术复盘,“对方系统(母亲)的反馈模式具有一定惯性,其行为算法基于长期经验固化,需要多次重复性的成功拦截与正向反馈,才有可能促使其内部算法的微调。但首次实战验证,核心系统(封瑶)的决策速度、策略执行精准度及情绪恢复能力,均超出模拟数据预期值8.7%。”

他的肯定,永远包裹在严谨的逻辑外壳之下,却比任何浮夸的赞美都更让封瑶感到真实和安心。她知道,这每一个百分比的背后,都是她实实在在的成长。

随着“联合防御协议”的顺利运行和初次实战告捷,封瑶的内在力量如同经过春雨灌溉的藤蔓,悄然生长,蔓延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不再下意识地回避人群,在小组讨论中,她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开始敢于提出不同意见;面对偶尔的不友善评价,她内心虽然仍会泛起涟漪,但已能迅速调用“逻辑盾牌”进行过滤、分析,而非像过去那样全盘接收、自我攻击。苏晓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戏称她“好像装了防火墙,刀枪不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