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激动之色。

“启禀皇上,推行大明宝钞,已经初显成效,在北直隶、山西和陕西引起了一个不小的浪潮,宝钞成为三地之人的追逐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宝钞,作为支付的一种纸币。”

言语之中,配合着毕自严的那副兴奋的神色,话语里那是满满的畅快之意,说到动情之处,忍不住地补充道:“而且,皇上,如今之时,宝钞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果朝廷再印刷一批,即便是总额达到千万两,短期之内,也会被抢购一空。”

这个时候,商部尚书林宗载上前一步,紧接着,更是说道:“还有,皇上,有多的商人纷纷请愿,希望朝廷给予他们的宝钞配额增加一些,最好能够一次兑换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露出满意之色,微笑的回应道:“呵呵看来朕的预料没有错,宝钞的再次腾飞,迅速获得天下人的认可的最佳契机,就是年末的税赋缴纳。”

“只要宝钞的最大一个功能得到证实,那些人从中尝到甜头,用宝钞缴纳赋税,不需再另行缴纳火耗银,势必会引得天下人纷纷而动,争相兑换宝钞。”

大智若愚的首辅周道登不再隐藏自己,不再装作愚鲁、木讷和迟钝的模样,随之也站了出来,跟着说道:“皇上,一旦宝钞的两大作用得到证实,不但可以自由兑换为现银,也能为百姓省去火耗银,宝钞代替白银铜币,成为天下人买卖的货币,乃是大势所趋,定能成功。”

“毕竟,在这两个基础之上,获得一定的信誉之后,宝钞延伸而出的诸多优点太多了,不管是对普通百姓而言,还是那些行走于天下各地的商人,都将有利于他们的携带,降低了许多风险。”

“尤其是后者,经商之时,所需要的现银,随着他们生意规模的大小,也就多少不一。换句话讲,如果使用宝钞的话,就能随身携带形同于现银的宝钞,那些商人就可以做更大的生意,可以购买更多的货物。”

一语惊醒梦中人,周道登之言,顿时点醒了众人,给他们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商部尚书林宗载更是恍然的附和道:“哦原来如此,难怪那些商人变得那么积极,纷纷要求提高他们兑换宝钞的配额,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做更大的生意,可以降低手持大量现银的风险,也不用花那么多的银子雇佣镖队,帮忙押送现银。”

“细细算来,对于那些商人而言,一旦向天下推行宝钞,将其代替白银铜币的作用,远远不是省了一笔不菲的火耗银那么简单,最为关键的是,大大提高了他们做生意的效率,降低了诸多麻烦与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崇祯也在深思,周道登之言,也给予了他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提高商人的地位,征收商人的各种赋税更加合理,或许可以推进这个时候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然而,真正制约商业的还是货币。

毕竟,使用贵重物品进行买卖,大大制约了商业的发展,小规模的生意,或许还看不出金银铜币这样货币的弊端,一旦达到上万、数十万的生意规模,金银货币的弊端就凸现出来。

毫无疑问,除了朝廷以外,即便是天下首富,也不可能一次随身携带数万、数十万的现银,那样太过招摇,太过危险了,难免不会召来匪徒的觊觎。

所以,商业的蓬勃发展,就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滋生的暖床,此乃大势所趋,正如宋朝时期的纸币交子,还有如今之时,出现的类似于银票的纸钞,以及银号和钱庄的应运而生。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大明宝钞提供了相应的有利条件。

一念及此,崇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将大明宝钞推行成功,让其彻底地代替金银的作用,一旦事情成功,大明的商业势必迎来一个新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自然而然地,朝廷的税收也会随之增加。

这个时候,首辅周道登面有郑重之色,再次说道:“皇上,目前为止,宝钞虽然风行了起来,获得许多人的认可,但是,由于已发行的总数额有限,已经出现了不利于宝钞的苗头,流通在市面上的宝钞越来越少,被有心人士囤积起来,想要炒高宝钞的流通价格,从而从中获取利益。”

“嗯,阁老,朕也所耳闻,并进行了相应的了解。”

第二百三十三章事出反常必有妖

崇祯轻轻点头,回应了一句,神也变得郑重起来,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进而继续说道:“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流通到市面上的宝钞越来越少,无非是两个原因,其一,有一些人担心宝钞的发行数额有所限制,来年之时,难以兑换相应数量的宝钞,一时储藏了起来,以备来年缴纳赋税之用。”

“其二,也是主要的原因,就是阁老所讲,一些人居心叵测,将其大量的囤积起来,有心炒作宝钞,抬高它的市面价格,事过之后,再全部卖出去,从而居中获利,赚得其中的差价,一句话,就是炒作宝钞”

“皇上,朝廷对这样的事情不能坐视不管啊”

毕自严顿时着急了起来,情不自禁地喊出这么一句话,进而又补充道:“如果放任那些人肆意炒作宝钞不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会引起宝钞的大涨大跌,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情绪,不利于宝钞的后续推行啊”

“而且,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一旦宝钞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回落下来,后果将会难以想象。炒作宝钞之事,若是仅限于那些权贵与商贾,那些有钱之人,尚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还好一些;要是普通民众也陷入其中,可就麻烦了。”

“最为关键的是,炒作与哄抬宝钞的价格之时,大涨之后,在断崖式的大跌期间,若是存在那么一些有心人,从中推波助澜,散播关于宝钞的不利流言,不断地打压宝钞的流通价格,势必会引起民众的恐慌,纷纷将其兑换成现银,到时候,朝廷的那些钱庄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推行宝钞之策,将会遭到重创,之前所有的努力也将会付诸于流水。”

一时间,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的心里都很清楚,如今的大明宝钞,正处于萌芽状态,最需要呵护,经不起狂风暴雨的肆虐。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凭着朝廷的诸多利好政策,大明宝钞才初具信誉,暂时获得百姓的认可,一旦真得出现那种恐慌的风潮,势必会给予推行宝钞重重打击。

每个人都明白,皇上对于大明宝钞,怀着极大的期待,希望大明宝钞彻底代替金银的作用,顺利成为一种纸币,为天下人所接受。

然而,若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变故,百姓开始对宝钞有恐慌的情绪,日后再想推行宝钞,阻力势必倍增

所以,在这一刻,每个人都是屏息凝神,直直地看着崇祯,神凝重无比,等待着崇祯的反应,将会如何应对,大明宝钞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机

“李尚书,你们工部对于宝钞的防伪工艺,做得怎么样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崇祯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工部尚书李长庚更是微微一愣,有些错愕,但转瞬就反应了过来,连忙回道:“启禀皇上,户部的宝泉局和工部的宝源局,联手之下,征召诸多的能工巧匠,经过数月的努力,在原来宝钞的基础之上,又研制出了新的版本,更难仿冒,更容易辨识。”

“嗯也就是说,大明宝钞可以大规模的发行,朕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样的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