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1 / 2)
准备在宝源局和宝泉局的基础之上,设立一个大明钱庄,专门从事相应的事务,并增加新的职能,有一些类似于典当行,不仅是那些士绅与商人,还有全天下的所有人,只要拿出相应的抵押物,就可以从钱庄里面借钱。”
“当然,朕所讲的抵押物,又与典当铺又很大的不同,比如房产之类的,在抵押期间,屋主还可以继续使用,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完本金和相应的利息,房产还是他们的。”
“如果不能按期偿还全部的借款和利息,钱庄就会查封他们的抵押物,在皇家拍卖行拍卖,拍卖所得财物,刨去他们所欠的借款和利息,余下的钱财还会给那些人。所以说,那些商贾并不吃亏。”
“而且,朕的大明钱庄,不仅有典当、借钱的功能,还可以存储,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可以将他们的钱财存在大明钱庄里面,并且,钱庄还会给他们一定的利息,作为存钱的报酬。”
听到这里,毕自严早已是神采连连,双眼里面光芒闪烁,而商部尚书林宗载却是有一些错愕,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本能地张口问道:“可是,皇上,如果一些人从大明钱庄里面借钱,再将其转手存入,谋取利息差,朝廷不就亏大发了吗”
刚一说完,林宗载就后悔了,转瞬就反应了过来,很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这个问题问得也太愚蠢了,几乎是愚不可及。
“林大人,恐怕你没有完全理解皇上的意思,存储与借贷的利息,恐怕两者相差悬殊,不可能给那些人投机取巧的机会。”
说这话的时候,毕自严的心中一动,想通了更多,愈发地佩服崇祯,创建大明钱庄,可谓是高明至极,不仅解决了那些人的钱财问题,更是在借鸡生蛋。
不难想象,有着朝廷的这个金字招牌,有着朝廷作为担保,毫无疑问,大明钱庄将会生意兴隆,存储钱财的人很多,就等于拿其他人的钱财,借给另一部分人,朝廷从中赚取利息差。
而且,大明钱庄还有一个致命性的吸引力,那就是安全
放眼于天下,钱庄何其多
然而,那些钱庄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安全不足,很难取得天下人的信任,朝廷就不一样了,自带着公信力,除非大明没有了,那他们存在大明钱庄里面的钱款就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就在毕自严与林宗载品味着大明钱庄的优势之时,崇祯想得却是其他问题,一旦大明钱庄投入运行,大明也就有了自己的银行,以后再将宝源局和宝泉局并入大明钱庄,那就是真正性质的银行了。
凭着银行的金融能力,将会极大地促进大明的商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变相的增加大明的商业税收。
而且,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大明钱庄,可以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进行经济干预,从而达到控制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实力。
崇祯笑了起来,笑得是那么灿烂,却又是那么的狡黠,充满邪恶之意。
与此同时,毕自严算是完全弄明白了崇祯之前的那番话语,不仅是不想向那些士绅和商人退让,更是一种变相的警告,如若以后再偷税漏税,朝廷的手段就不会这么温和了。
想通了这些,放松了心情之时,在佩服崇祯诸多因由之中,又多了一条,这位年轻的皇上,不仅擅长因势利导,又精于利用民意,更是善于操纵舆论,从而从民意上,逼迫对手进犯。
这一刻,崇祯提出了“大明钱庄”之时,让毕自严看到了,他不仅有各种阴诡手段,善于算计,更是有着极为高明之处,就比如山西八大奸商这场风波,处理的就非常巧妙,颇有帝王之风,恩威并施,逼迫那些士绅不得不就范。
否则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冷幽幽的斩杀。
所谓的众口铄金,不外如此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轻抚额头,爽朗地说道:“对了,毕爱卿,林爱卿,你们户部和商部,联合下发一个行文,形成一个告示,张贴于天下各地,内容很简单,一定是要大白话,百姓能够看得明白,听得懂,凡是偷税漏税的商贾和士绅,朝廷不予以庇护,若是发生了什么不测的事情,只要未出人命,朝廷就不会过问,更不会管。”
{哎订阅惨不忍睹,数据更惨,月票没有,推荐少的可怜,打赏更是微乎其微,新的一周,求波支持啊,求赏求月票求推荐,写书需要动力啊,大大们,多多支持啊对了,如果有看盗版的,还希望朋友多多支持正版喔,成绩本就不理想,多一个全订,多一个自动订阅,俺都会乐不可支}
第三百一十七章收复辽东失地一
很显然,两人再次震惊了,心里浮现出同一个声音,皇上的这一手也太狠了,这是想将那些偷税漏税的商贾和士绅逼上绝路,借助百姓之手,将他们的家产变相的查抄啊
林宗载的面有难色,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可是,皇上,天下之大,总会存在着那些宵小之辈,如果他们借助这一纸告示,蓄意滋事,哄抢其他人的财物的话,那些没有偷税漏税的商贾和士绅,亦或是已经补缴之人,很有可能会遭殃,他们不就惨了吗”
很显然,这个主意不过是崇祯的一时兴起,心血来潮,稍稍愣了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有了应对之策,随即回道:“这个简单,凡是没有偷税漏税的,亦或者将税款补缴齐的,你们商部和户部,都要给他们一个凭证,这些凭证可以自己印制副本,张贴于家门口和店铺前,如若再有闹事儿之人,朝廷将会严处不贷,轻者,将会有牢狱之灾;重者,将会有砍头之险。”
“还有,凡是伪造这些凭证之人,也是重罪,形同于伪造朝廷文书和官方印玺,一样有砍头的危险。”
听到崇祯的这番话,毕自严和林宗载这才是真真正正的长松一口气,一直悬在嗓子眼里的一颗心总算落下,二人还真是担心,崇祯会仿效朱元璋的那种极端做法,赋予民众莫大的权力,可以抓贪官,不同的是,现在是查抄黑心商人和士绅。
这个时候,崇祯的心中一动,又冒出来一个主意,脸上挂着微笑,朗声说道:“对了,你们二人注意一下,年末之时,统计一下,从天下的所有商贾之中,甄选出那么十人,缴纳税款最高的十个人,朕要设宴款待他们。”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商贾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皇上的宴请,并不在请客吃饭的本身,而是在它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说,能够参加宴会之人,就等于获得了皇上的认可,乃是大明的义商。
顶着这个名头,先不说会光宗耀祖,地位直线上升,单单是以后的做生意,都会顺利通畅许多。
这个时候,思绪翻飞之间,崇祯却想到了辽东的形势,不知道军事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了
辽河套,察哈尔部落林丹汗的牧区
此刻,林丹汗的汗帐之中,聚集着他的诸多心腹亲信,紧张的氛围之中,又有几分轻松愉悦之意,正在商议着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