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4(1 / 2)
更是夹杂着莫名的亢奋。
“快快快去刑场看看,又有人要被处决了”
“我还当什么事情呢哪一天没有人被处决天天都有人被砍头,有什么可看的,至于这么激动吗”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吧一听你这话话,就知道,肯定没有看今天的大明日报,今天被处斩之人,可不简单,乃是叛逃到建奴的武将,更是被处以极刑,马上就要被凌迟了。”
“是谁啊这都多少年了,朝廷好久没有动用过凌迟这个极刑了即便是处置山西八大奸商之时,灭了他们九族,也没有一个人被凌迟的。”
“嗯好像是一个姓鲍的人,曾经是辽东的将领,好像也是山西人。”
就是在这一刻,京城里可谓是万人空巷,全都涌向了法场,观看着鲍承先的被处决,被施以极刑死去的同时,不仅要忍受着来自于上的痛苦,还要背上千古骂名,忍受着来自于精神的折磨。
然而,相比于老百姓的兴奋不已,纷纷前去看热闹,大明的那些朝中的重臣,却是反应不一,持着不同的态度,待在家里,更像是在冷眼旁观,犹如高高在上的局外人一般,漠然地看着这一幕。
周府
书房之中,首辅周道登俯身立于书案之旁,正在练着书法,而他的侄儿周通贵却站于对面,老成持重的面孔之上,挂满了不解之色。
“叔父,侄儿真是不明白,鲍承先不过是早年的一个叛将,即便是要立威,震慑其他的武将,传达那么一层意思,不要做出对不起大明的事情,否则的话,哪怕时间过得再久,哪怕逃得再远,也难逃朝廷的惩处,皇上这样做,是不是有一些小题大做了,居然还是动用了大明日报的yun压力”
忽然间,周道登拿毛笔的手微微一顿,停了下来,抬头望向了周通贵,语重心长地说道:“通贵啊你将事情想得简单了,看问题太过片面,皇上之所以宣扬的处决鲍承先,惊动了整个京城,不仅仅是为了震慑那些武将,更是在杀鸡儆猴,警告我们这些文官。”
“叔父”
周通贵心里愈发的不解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询问,只能吐出这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疑惑,就那么的直愣愣的看着对面,而周道登却是长叹一声,显然没有解释的意思。
“哎看来还是老了,对于形势看得还是不够透彻,已经不能用以前的心思和经验,揣摩当今的皇上。”
周通贵愈发的迷糊了,被弄得满头的雾水,还是那么愣愣地看着周道登,什么也没有说,而后者依旧自顾自地讲着,直直地盯着他的双眼,沉声道:“通贵,一定要切记,从此以后,千万不要再耍小聪明,更不要像其他官员那样抖机灵,不要再私下接触那些外国使团。否则的话,很容易引火烧身。”
“咱们的这位皇上,别看年纪轻轻,但行事着实老辣,该狠得时候,绝不会手软,更不会顾念旧情,一旦触及了他的敏感神经,有损大明的利益,以皇上所展露出的聪明才智和手段,恐怕朝中无人是其对手。”
这一刻,周通贵的心中一动,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忍不住地开口道:“叔父,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这样大张旗鼓地处决鲍承先,是在杀鸡儆猴,是在放出一个信息,涉及到外国,凡是都要以大明的利益为先”
周道登忽然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灿烂,给人以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脸上更是浮现出了满意之色,也在微笑着轻轻点头,不无夸奖的赞叹道:“通贵,你能想到这里,委实不错,没有让叔父失望。”
第四百七十八章苛刻的条件
周道登的语速渐渐放缓,为之一顿,在这个时候,脸上的神情也是收敛了许多,变得郑重无比,这才继续说道:“通贵啊,你要知道一点,皇上处决鲍承先之前,并对其施以极刑,还宣扬的人尽皆知,我们这些老臣,可是曾经力劝过皇上,将鲍承先秘密处决即可,没必要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免得影响与建奴的和谈。”
“然而,结果却是,皇上不仅没有接受我们这些老臣的建言,还大张旗鼓地做这件事情,将其宣扬于天下,更是向建奴的使团,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对方几乎没有答应的可能。”
“叔父,什么苛刻条件”周通贵有一些好奇起来,心里沉重了许多。。
“哎还能是什么条件当然是让建奴,交出全部叛逃的文官武将,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再进行和谈。”
“什么”
就好像听到了什么难以相信的惊人消息,周通贵忍不住地惊呼了一句的同时,更是满脸的吃惊之色,瞪大了眼睛,难以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一切是真的,嘴巴微张,一时说不出话来。
也无怪乎周通贵的反应这么大,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过惊人,崇祯的要求太过强势,强势的一塌糊涂,超乎想象,其中更是蕴含着海量的信息,不断地冲击着他那都快崩溃的神经。
撇开崇祯提出的苛刻的条件不讲,皇太极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交出那些叛逃的文官和武将,单单是周道登话里的弦外之音,就够震撼的,就够周通贵喝一壶的,久久无语,回味其中的深意。
数位大臣力劝,皇上根本就不当一会儿,依旧是一意孤行,我素我行,只要是认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皇帝的不凡,表现的越来越强,恐怕不像前几位皇帝那般,对于朝政,并不感兴趣,不是做木匠活儿,就是一连十几数十年不上朝,致使皇权旁落,容易糊弄。
如今的皇上,虽然年纪轻轻,却有着极强的权力,更有着极大的野心,想一展拳脚,施展才能,从而留名青史,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将会遭到极大的削弱,地位也会直线下降。
不过,周通贵只是失神了那么片刻,很快就清醒了过来,暂时压下了心里的这些念头,满脸惊容的看着周道登,颇有还未从那震撼性的消息跳脱出来,神色依旧有一些骇然,喉咙更是动了动,吞咽了一下口水。
“叔父,侄儿虽然知道的事情不多,不知道有多少的文官武将叛逃到建奴那里,为野猪皮效力,但还是听说过一些传言,知道那么几位,比如宁完我、马国柱、孙得功、佟养性、李永芳这些人。”
“以前之时,都是大明的武将或者官员,现在可都是野猪皮的左膀右臂,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职位,不是统领着汉八旗的军队,就是负责后勤补给,负责打理财物,野猪皮怎么可能将他们送回大明”
“如果野猪皮真得答应的话,无异于自毁江山,等同于将后金推入了万丈深渊,从此万劫不复,再无崛起的可能,更无法抵御林丹汗的进犯,只能坐等着消亡。”
“是啊通贵,叔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会联合其他几位同僚,力劝皇上,希望圣上能改变主意,提出其他能够行得通、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