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难以让野猪皮轻易范,应该再增加一些筹码。”

“呵呵这有何难不是增加筹码吗咱们大明有的是筹码,由不得野猪皮不得不答应,不得不低头”

崇祯突兀地来了这么一句,听得众人满头雾水,实在不知道,崇祯哪来的那么大的自信,可以让皇太极轻易范,不得不答应那些近乎于屈辱的条件。

如今之时,众人实在想不出,除了之前的那些威胁,大明还能有什么筹码

“你们怎么忘了朕可还记得,野猪皮父亲努尔哈赤的陵寝,福陵还在沈阳的东郊,以及爱新觉罗氏的祖坟永陵,也在辽东抚顺的吧”

显然,崇祯看出了他们心的疑惑之处,也并未让他们等得太久,不等众人开口询问,他自顾自地说了出来,脸更是浮现出了恶魔一般的坏笑,但并未挑明天花源的计划。

在场之人,都是聪明之人,经崇祯这么一说,相继反应了过来,又怎么会还不明白他的意思,究竟是打得什么主意

“朕虽然不知道福陵与永陵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但肯定小不了,让他们后金腾出一个方圆三十里的无人区,野猪皮并不吃亏。”

“何况,要无大明军队的保护,驻扎于一侧,恐怕野猪皮的父亲、爷爷、奶奶等先辈,早被人给挖了出来,暴尸荒野,朕没有向他皇太极索要这笔军费开支,已经非常不错了,已经够意思了。”

听到崇祯的这一番话,众人有一些无语,或许平常人不知道,或许一般的官员不了解nèiu,但他们这些朝重臣却是清清楚楚,心里跟明镜似的。

那哪是派大军驻守福陵和永陵,防止被破坏

根本是监守自盗,里面的陪葬品都快被皇你给掏空了,全都用作了大明的军费开支,里面也剩下一些石雕之类的东西,以及还算颇有价值的棺材。

这个时候,在众人暗暗腹诽之际,崇祯的话语一顿,转移了目光,直直地看着刘鸿训,径直地说道:“刘尚书,你这样告诉建奴的使臣,他们要想保住永陵和福陵不被破坏,要想里面的死人不至于被人弄出棺材,暴尸荒野,野猪皮必须答应朕的条件,尽快将那些人交给大明处理。”

“而且,只要将名单的所有人交给大明,朕可以在这里承诺,只要他们愿意,野猪皮随时可以迁坟,迁走福陵和永陵,而在这段时间里,朕可以保证,他的祖先不会被人打扰。”

“不然的话,如果时间拖得太久的话,朕可不敢保证福陵和永陵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反应不正常

简单,直接,大白话。

尽管有一些不习惯崇祯的这种说话风格,但众人听得还是感觉很提气,虽然有一些耍赖的感觉,但内里却是不无软硬兼施之意,逼迫皇太极不得不答应,不得不尽快做出抉择。

而这,在这之前,不管是对后金,还是其他藩属国,都是从所谓有的。

尽管手段有所欠妥,有失光明磊落,以挖人祖坟相威胁,以大军压境相逼,再许以利诱,重重手段之下,一环紧扣着一环,直至对方妥协,服软,直至最后不得不低头。

毫无疑问,眼前的这位年轻帝王,有时候行事太过天马行空,手段过于下作,有失于大国的风度,更像是一个当街耍无赖的小混混。

然而,就是这多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叠加在一起,使得大明缓解了危机,渡过了财政极其紧张的难关,直至现在,步入了发展的正轨。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眼前的这位年轻君主,也不是一无是处,并不是所有的手段都是那么下作,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手笔。

民兵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在局部地区实行变相的土地改革,格外重视百姓的生存问题,孤儿院,忠贞营,大胆地尝试开放海禁,创办大明日报社,创办皇家军事学院

哪一个不是创举,几乎都开创了一个个历史的先河

细细想来,随着崇祯一个又一个的政策涌现众人的脑海里,这才恍然醒悟过来,看似一个个不着调的举动,却是暗含深意,有着不一样的目的,虽有加强皇权之意,但无一不是增强了大明的国力。

尤其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出现,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却为大明笼络了大量的将才,极为缓解了军队对将领的需求,在辽东之战中,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更是大放异彩,立功无数。

可以说,辽东之战,不仅收复了失地,让大明扬眉吐气,还一举奠定了皇家军事学院的地位,成为无数热血青年追捧的学员,更是获得了无比重要的认可。

系统化的军事教育,既有战术,又有战略,更是培养学员的实战经验,凡是以才能为先,学员之中,没有家世之别,更没有祖先庇荫,一切全都靠自己。

想起了这些的众人,又想到了另一点,那就是皇上的大笔钱粮的投入,大部分都是自掏腰包,很少花费在个人的私欲和生活所需方面,就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佩服不已,超过了历代的好几位皇帝。

渐渐地,回想起崇祯之前的种种作为,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之后,必有更加伟大的意图,只为恢复大明的往日辉煌,实现中兴,众人越来越接受崇祯的行事风格,特立独行的做法。

“对了,毕尚书,林尚书,北方的互市进行的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就在众人思绪翻飞之时,崇祯转而看向了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商部尚书林宗载,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进而又补充道:“目前为止,从北方的互市之中,在这方面的税收,朝廷的财政收入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

随着崇祯抛出这个问题,众人的目光集中向两人的同时,原本沉重的氛围也是为之一滞,变得轻松了起来,很显然,这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毕自严和林宗载彼此对视了一眼,前者更是露出了一个鼓励性的笑容,就像是资深的前辈对后面的一种勉励,一种让对方有着表现的机会的那种感觉。

显然,林宗载明白了毕自严的心意,也就没有再推辞和谦让,当先予以了回答了起来。

“启禀皇上,根据我们商部的统计,去年下半年之时,从实行新的互市规则开始,参与互市的商户只有三十家,商人百余人,到了今年上半年之时,随着大明宝钞的推行,力度越来越大,商户暴增到了两百家,商人近六百人,目前为止,商户是四百家,商人逾千人。”

“而且,随着大明银行的越来越多,遍布大明各地,宝钞已经有了取代白银的趋势,尤其是在北方的互市方面,在与那些游牧民族的经商过程中,已经完全取代了金银和铜币,鲜有人再兑换成现银和现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