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6(1 / 2)
的皇太极,将会处于漩涡之中,将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如果永陵和福陵再出现了什么情况,祖宗的尸身遭到侮辱之类的,他皇太极将会是难辞其咎,不得不退位,再难驾驭八旗的其他旗主。
尤其是,一直以来,阿敏与莽古尔泰都是虎视眈眈,居心不良,对于汗位很是觊觎,现在这个时候,自己与皇太极的兵马,又有大半被抽调到了建州西部边境,与林丹汗对峙。
如果两人趁机发动政变的话,以祖陵受辱为借口,即便最后能够将其打压下去,保住了汗位,后金的实力也会因为内乱而大损,政局变得愈发的动荡起来。
想到这里,代善也有一些手足无措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心里很是不安,深怕最糟糕的这种结果发生。
实在是,如今的后金情况,近乎于是一个死局,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处境,除非是努尔哈赤死而复生,才能够镇得住那些野心家,像莽古尔泰、阿敏这些人,才能驾驭得了他们。
现在的情况是,不管是个人的资历、军功以及威望,还是辈分儿之类的,很难说谁有着绝对的优势,令其他人为之臣服,隐隐间,皇太极还不是最靠前,在四大贝勒之中,属于垫底的存在。
毕竟,大家都是跟着努尔哈赤一起打天下,都是后金的开国勋臣,不是亲兄弟,就是堂兄弟,无论是谁,都有着问鼎汗位的机会和资格。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现在的这种尴尬局面,就算皇太极登上了汗位,成为了后金的大汗,也有着事事被掣肘的感觉,无法做到乾坤独断,不得不四大贝勒俱南而坐,共同处理政务。
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手里的军权都是相差不多,都是八旗的各个旗主,这也就形成了几个派系,相互对峙,相互牵绊,而又彼此监视,空耗后金的国力。
思及种种,一时间,代善反而理解了皇太极,为何登基之初,就一连发动了两场大战,东征朝鲜,西讨林丹汗,树威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削弱以阿敏和莽古尔泰为首的派系实力
然而,无奈的是,两场大战不仅胜利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实力不仅没有得到削弱,反而越打越强了,完全出乎皇太极的意料。15
第五百零四章新的正使
此刻,不管是皇太极,还是代善,都是处于一种心思百转千回之中,心绪很是复杂,更多的还是沉重不已,而汗庭里的气氛也是越来越压抑。
不得不说,现在的后金,陷入了一种怪圈之中,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经过短暂的沉寂过后,代善看了看皇太极,对方的脸色还是那么的阴翳,几乎于可怕,暗暗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嘴上却是开口说道:“大汗,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为今之计,最重要的还是稳住大明,最好尽快地能够买到一批火器。”
“只要南方的边境稳定下来,能够与大明进行互市,那么,咱们就能够筹措到一定的粮草,补充兵器,与林丹汗作战之时,将会更有把握。”
“大汗,我想,你已经从各个旗主那里了解到了情况,现在这个时候,咱们急缺兵器,尤其是弓箭的箭镞,更是需要大量的铜铁等原料。”
这个时候,皇太极已经完全清醒了过来,听得频频点头,神色依旧凝重无比,紧跟着附和道:“不错,现在最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莫过于稳住大明,恢复互市,从而可以采购兵器。”
显然,两个人有一个共识,从大明那里购买到火器,可能性或许是微乎其微,但兵器却是一定能够买到。
汇总这段时间的诸多信息,明军正在更新火器的同时,更是在淘汰了大量的兵器,兵卒多以火器为主,也就是说,随着装备的提升,明军已经看不上了刀剑这样的冷兵器,更不会将手持刀剑这样的敌人放在眼里。
毕竟,经过一场真正的战争检验,在辽东之战中,火器与兵器,孰优孰劣,已经是高下立判,明军不可能舍本逐末,放弃威力巨大的火气不用,而要用兵器进行肉搏。
因此,作为议和的诸多条件之一,皇太极和代善一点也不会怀疑,大明会毁诺,一定会解禁对铜铁的管制,后金可以直接买到大量的刀剑等兵器。
“那大汗,咱们什么时候给库尔缠回复”
代善忍不住地再次问了一句,神色有一些迟疑,语气中又带着催促之意,进而又补充道:“毕竟,互市开放的越早,也就意味着,咱们可以更快地采购兵器,装备军中,以应对来自于林丹汗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威胁。”
“不错,咱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必须尽快弄到一批兵器。”
皇太极轻轻点头,赞许了一句,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又不说道:“先飞鸽传书给库尔缠他们,可以向大明透露一下,本汗全部答应崇祯的要求,但也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大明必须以最低价格,便宜卖给后金一批兵器。”
“至于火器的事情,也可以与大明商谈一下,尽可能地能够弄到一批火器,那样的话,再应付林丹汗之时,咱们将会有更大的把握。”
“好,大汗,我一会儿就给库尔缠他们答复”
回应了一句之后,尽管事情得到了部分解决,但代善的神色并未有多少好转,而是徐徐说道:“现在个时候,随着议和进行这种程度,双方提出这样的条件,恐怕咱们还要派出新的使臣,代替库尔缠他们。”
一瞬间,皇太极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以现在的这种和谈规格,涉及到的内容,以库尔缠在后金的地位,已经无法代表自己,必须派出一个更有身份之人。
思及于此,皇太极开始回想了起来,开始考虑正使的新人选,但苦思了良久之后,却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忍不住地向代善投去了求助的目光,询问道:“二哥,你心目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显然,代善早就有了准备,听到皇太极的询问,没有任何的犹豫和思考,想也不想的脱口回道:“大汗,你觉得英俄尔岱怎么样”
“英俄尔岱二哥,哪个英俄尔岱”
“大汗,你怎么连他都给忘了就是那个出使朝鲜的英俄尔岱,也就是负责后金与朝鲜边境互市之人,那个监市官。”
代善反问了一句之时,说起英俄尔岱这个人,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浓浓的欣赏之色,进而又补充道:“不管是出使朝鲜,还是负责两国之间的互市,英俄尔岱都极为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就连佟养性都夸赞他的生意头脑,在账目这方面的出色才能”
这一刻,随着代善的详细讲述,娓娓道来,关于英俄尔岱的记忆,如泉水般通入皇太极的脑海里,这才反应过来,想起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