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1 / 2)
说关税提高到五成,又不是大明的所有商税都是十抽五。”
“好吧,皇,臣明白了。”
显然,尽管有着崇祯的几乎于解释之言,毕自严明显还是有一些不相信,心里很是惴惴不安,,实在是,古往今来,尤其是大明的最近几个皇帝,可没少干这样的事情,对商人抽取重税,以充实国库。
听着毕自严有气无力地回答,崇祯当然知道,对方的怀疑,对自己的不信任,但崇祯也没有再解释什么,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对于那些洋人征收的关税,莫说是十抽五,即便是更高,也不可能挡住他们对国商品的热情。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尤其还是明末时期的历史学家,“崇祯”对明末时期的国经济,还是有着极深的研究,特别是那些洋人,获利之丰,堪称暴利
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洋人商船集于东南沿海,不择手段地也要买到国的货物,贩买到本国。
先不说欧洲与亚洲的金银兑换例差别之大,往往是将近两倍,单单是那些洋人将国商品运到本国,转手的价格都是翻倍,甚至于三倍、四倍,还有可能更高。
获利之高,超乎想象。
何况,往来于东、西方的那些洋人,自有经营之道,精明得不得了,尤其是在套汇方面,利用东、西方在金银之间的兑换率不同,更是从大赚一笔。
如说,以当时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广东的金与银的对价不过是一五点五或者一七,而西班牙的金银兑换例却是一十二或者一十四。
两倍之差啊
因此,不说别的,算是洋人将银子拿到国,已经是获利了,还是翻倍
所以说,有着后世的记忆,其他人更加了解这个时代,崇祯自信,莫说是将关税提高到五成,算是再高一些,达到七成,那些洋人也是稳赚不赔的,获利依旧丰厚无
当然,不知道这些的毕自严,依旧会心焦无,心觉得,崇祯走了一步臭棋,干了一件杀鸡取卵的事情。
不过,莫说崇祯没有看出毕自严心所想,算是看出了,也不可能解释什么,将那些事情告诉毕自严,实在是,如果将这一切都告诉对方,即便是毕自严相信都是真得,还是委实太过骇人
毕竟,这么详尽的数据,具体的信息,恐怕连那些洋人本身知道的也不多,而崇祯却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么的了解,这本身太过骇人,绝非人类所能做到的。
非人力所能及,不外如此14
第五百一十四章库尔缠的猜测
国宾馆
“哈哈库尔缠,好消息,好消息,大汗又来消息了,咱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可以好好放松了”
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库尔缠的房门被人粗鲁的给推开,雅希禅径直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犹如便条异样的小纸张,边走边继续说道:“库尔缠,咱们终于可以卸重担,从这件棘手的事情中脱身出来了,不用再整天殚精竭虑了。”
“雅希禅,怎么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居然让你这么高兴”
这个时候,库尔缠放下了手中的书籍,站了起来,迎向了雅希禅,连连询问之后,再一听后面之语,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地小声问道:“难道,大汗全部答应了那些条件了”
“嘿嘿还不止呢”
雅希禅神秘地一笑,不由地反问了一句,似乎是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动,不等库尔缠做出回应,将手里的便条递给对方的同时,进而朗声说道:“喏这是大汗飞鸽传书送来的新命令”
库尔缠连忙接过了狭长的纸条,剥开展读了起来,快速地浏览其中的内容,而雅希禅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此次议和,咱们两人的任务也就到这了,等到英俄尔岱到了之后,咱们就可以完全卸下身上重担了,也不用承担议和之后的那些罪名了。”
“而且,照这种情况来看,恐怕要不了多久,双方就能达成议和,咱们就能离开大明,返回建州,与家人团聚了。”
然而,相比于雅希禅的大大咧咧,毛毛躁躁,那副抑制不住的兴奋模样,库尔缠的神情却是严峻的多,随着浏览的深入,看得内容越多,神色就越难看的多。
尽管便条上的内容,和雅希禅所讲的差不多,但库尔缠还是扑捉到了一些信息,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怎么了”
雅希禅很快就察觉到了库尔缠的不对劲,反应过于冷淡,问出这句话之时,心中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忍不住地又补充道:“库尔缠,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还是,你从这个便条里面,看出了大汗另有用意”
库尔缠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神色凝重的摇了摇头,神色复杂的看着雅希禅,似有什么难言之言,无法确定的事情,迟疑了那么一下,最终还是说道:“雅希禅,恐怕大汗那里的情况有一些不太妙啊,发生了咱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库尔缠,你总是这样,说话不清不楚,总是神神道道的,一点也不痛快”
雅希禅又夺过了便条,再次看了一遍,内容依旧,看不出什么名堂,库尔缠隐隐有一些气急败坏,将纸条翻了翻,依旧没有任何的发现,就是一阵气恼,忍不住地催促道:“库尔缠,究竟是怎么了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别这么拐弯儿抹角的,好不好痛快一点”
“雅希禅,看待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库尔缠看似是在卖关子,又何尝不是在点拨雅希禅,不等对方气急败坏的再次催促,再次表达不满和牢骚,库尔缠进而继续说道:“雅希禅,大汗这么痛快地答应大明的所有条件,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情,足以说明,建州的局势非常不妙。”
“而且,你也看到了,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大汗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大明也要卖给咱们后金一批兵器,听好了,是兵器,而非是火器。”
“这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时候,雅希禅的神色已经完全收敛了起来,忍不住地插了一句话,进而又补充道:“毕竟,以汉人的精明,就算是咱们提出购买火器,甚至于是高价,大明皇帝也不可能答应。既然如此,还不如买一批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