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维多利亚的秘密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唐宁的瑞士军刀是可型变类型,有一个模式是模仿印章,还有一个模式是模仿钥匙,这就意味着唐宁可以当诈骗犯和小偷。这么全功能的瑞士军刀是禁售的,把他送来这个时代的执行官给他买的当然是功能受限的,但这种功能受限能限制得了别人,限制不了破解天才,天,他就是因为破解了世界上最难破最不应该破解的限制才被时空流放的。没想到来到这个世界这项技能依然有用。

他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来破解这把受限的瑞士军刀,现在,他可以做一个大诈骗犯和大盗了。

大盗潜入了那位好心借给他通行证观摩的英国朋友的房间,偷走了那张“纸”。在多次对照自己伪造的通行证之后,终于,他放心了,一个英国鬼子就这么无中生有地诞生,美好的前程在照耀着他。

第二天,他悄悄把偷来的通行证还给了英国友人,不辞而别,奔印度的核心加尔各答而去。

印度最赚钱的商品是鸦片,而鸦片的最初产地在孟加拉。加尔各答这座城市就在孟加拉的边上,有可能跟鸦片贸易有关。

谈到鸦片,中国人就会想到鸦片战争,想到英国鬼子用毒品从中国谋取暴利的邪恶,实际上英国人在整个19世纪自己并不禁上鸦片,当时吸食鸦片就像吸烟那么平常。而且除了进口鸦片,英国医学协会还设立奖章推动国产鸦片的培育。英国政府一方面把吗啡含量为4-6的印度鸦片出口到中国,另一方面又进口吗啡含量高达10-13的土耳其鸦片用于本国制药业。

中国人反倒是比较早发现鸦片的危害,从雍正朝就开始有禁烟举措。

来到了鸦片之都,唐宁这个“大毒枭”是不是会因为利润而重操旧业呢唉,这真是冤枉唐宁先生了,其实他只是破解了智能限制而已,化学知识只是破解后的机器人的多种功能的一种,他怎么知道自己竟然成了“大毒枭”呢。是以,他对做毒枭并不是很感冒,这种罪恶的生意迟早是要退出社会主流的,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非主流,好不容易才搞到一个英国公民的身份,要好好利用一下,要充实地度过这异世界的一生。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工业产值占全球的60,比超级大国时代的美国还强大,能伪装成一个“英国公民”已经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更何况,他在加尔各答入住的是整个东方最好的酒店奥克兰酒店。奥克兰是某任总督的爵位名号。

做了两套西装,游荡在奥克兰酒店的大堂,享受着印度女招待的伺候,颇有一点上流绅士的味道。唐宁是高大英俊,又自信又绅士,女招待们很想给他特殊的招待,只是唐宁对女人比较心软,不肯轻易接受她们,便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着美丽湛蓝的天空,唐宁忽然想到,不好,这个时代好像伦敦有“雾都”的恶名,要不要去呢如果不去,又不甘心,伦敦可是整个时代的中心啊。要不,去郊区或者,去伦敦附近的剑桥镇,到剑桥大学当个教授吧,又有地位,又不用享受雾都的可恶。凭唐宁脑子里的扎实科学与工程知识,别说是剑桥的教授,做一个科学大宗师都没问题。他的知识实在超越这个时代太多,不要说是科学家,创建一个宗教做至高神都没问题,想到此处,他笑了。

选择哪项技术作为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展露“神迹”呢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一定歇斯底里地渴望交通与通讯的科技进步,以加强各殖民地与英伦本土的联系,交通就先搁置在一旁,要发明先进的远洋巨轮可不是现在的他能做的事情。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通讯。在与英国绅士们的交谈中,他得知当下的印度尚未有电报线路。当今最高科技的代表,有线电报,造价不低,一条线路的搭建往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和测试。如果能把无线电报捣鼓出来,免去了建设线路之苦,不仅费用大大降低,还能越洋,在印度的英国人要高兴死了。

唐宁忽然有个想法,不如让东印度公司支持自己的实验吧,没有一个强大的机构支持,他一个人跑来跑去真累,找材料供应商、找工匠都费劲,而且通过与东印度公司的合作,他能够更快地融入这个世界,融入英国主流社会。

通过分子分离器和万能瑞士军刀在短时间内捣鼓出一套演示性的无线电收发装置是可行的,有了这货,就能跟东印度公司谈合作了。

这个时代电池的业界标准丹尼尔电池只能产生1。1伏的电压,各种元器件缺乏,电磁理论的缺失也对工程师的培养造成障碍,要规模制造无线电设备显然还需要不小的努力。这些努力在这个痴迷技术的it博士眼里并不视为畏途,而是找到了方向并沉浸在其中的美妙生活方式,他一直就是这么生活的。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缘故,中国社会长期敌视东印度公司,不少民族主义者不停地抹黑英国东印度公司,称其为“史上最牛黑社会”,连英国本土直到20世纪才禁鸦片这一事实都罔顾,事实上,直到1914年,才在国际鸦片委员会的牵头下,34个国家签订了公约,禁止鸦片的生产和贸易。而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发生在1840和1856年。

这里并不是为毒品贸易开脱,只是想说明,英国“绅士”们当时进行鸦片战争的道德负担是没有那么大的。而东印度公司,早期这是一个私人公司,虽然是准国家级的机构,但经济效益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由于在争夺与控制殖民地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战争,而掠夺来的利润跟不上广袤土地的管理成本,在1770年,由于孟加拉大饥荒造成人力资源剧降,使东印度公司因经济困难不得不求助于英国政府,到1773东印度公司法案出炉时,事实上的管理权已经由私人转移到了英国国会。

东印度公司也是一个不断闯祸的源头,它试图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结果惹怒了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及随后的美国独立战争。

在当今的印度,东印度公司正在实施危险的“无嗣失权”政策,意即土邦王公在无直系继承王位的情况下,土邦直接纳入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之下,拒绝王公在无嗣的情况下选择继承人。这个政策的危险之处在于,从此东印度公司不仅对平民大肆剥削,还损害了印度贵族的利益,而这些贵族曾经是英国人的小伙伴,英国人培植这些小伙伴的军队,通过他们来开疆拓土,而这些印度人的军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超过英军。

唐宁对东印度公司的历史细节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是大英帝国在东方的大基地,公司应该相当有钱来着,更由于与中国的贸易密切,将来有东印度公司这层关系,回到真正的祖国去也方便。于是,他就那么带着“小发明”去拜访总督了。

第六章加尔各答

唐宁的母校it从1865年才开始招生,而现在才是1850年,但他骄傲自己的理工第一名校之身份,向别人都称是it毕业的,反正在这个洲际旅行比较稀罕的时代没有什么人会了解美国有什么大学,而他又不靠学历吃饭。

他向一个同在奥克兰酒店入住的英国人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无线电报实验机,因为这个英国人与总督认识,住奥克兰酒店的都是人物,过了两天,果然总督大人就有兴趣召见他了。

总督大人达尔豪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