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在大东方号从上海开赴香港之时,唐宁就拿这个事情考一考中日两国的考察团,请他们发表看法。日方60成员都认为叶名琛的作法有问题,清廷的作法当然也有问题,叶名琛既然“无法约束百姓”,那就该问责,换一个官员来主政广东。英国人也真够有耐心的,都已经十几年了,西乡隆盛、村田藏六都表示,如果他们是英方,早就打起来了。
中国成员则大部分是“攘夷派”,只有曾纪泽表示既然签约,就该守约,通商除了不符合中日两国的传统之外,对中日了解世界是有好处的,但他反对英国人的宗教入侵以及鸦片合法化。不仅如此,他对这些日子以来徐荣村对中国成员讲解的欧洲正在普及的三权分立相当有兴趣。唐宁觉得这孩子的世界观已经相当符合他的期望了。英国什么都好,但不包括基督教和鸦片。
桂小五郎与曾纪泽观点相似,唐宁虽无什么表示,但最后他说:“以后通过桂小五郎为日本代表、曾纪泽为大清代表来组织这个考察团。”
唐宁对考察团讲的英国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到工业革命的整个过程,是整个考察团最重视的教育课,因为唐宁的讲述太深刻了,一切在于工业革命,当然,良好运作的社会制度也保证了英国充满了活力,也许了是英国最终击败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伊比利亚双雄的最重要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后进国家很容易走上中央集权,从上至下强力发展重工业的路子,唐宁在这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因为强权政治一旦上路就很难回头,也许会在短时间内把重工业基础打好,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强国,可是人民并不富裕,并不幸福,甚至可能与真正的强国发生大战,以致于落得非常悲惨的下场。他所能做的就是这样了,如果中日还走这条路,他也没撤了,很可能打败中日的就是唐宁自己。
第88章先觉
香港。
直到此刻,中日两国使团才发现身为对中全权代表的港督大人竟然要对唐宁行礼,深感震惊,伦敦公爵厉害啊,相当于日本的“江户大名”、中国的外姓王爷,吴三桂之类的。
当然了,贵族也没有那么值钱,更令中日使节震撼的是香港正在施行的陪审团制度,竟由平民来做审判团,法官只做主持人和量刑的工作。香港的终审权当然在英国上议院。日本人最喜欢这个设计,他们的大名之类的找到了知音,平权之后还有司法上的特权,这使得变革没有那么大的阻力,如果完全剥夺贵族的特权,那维新的难度就大了。
在晚上的讨论会上,唐宁又向大家介绍除了这种叫君主立宪的形式之外,还有像美国那样的联邦制度,美国的制度设计者非常巧妙地使州权非常大,每个州还都有两个参议员的名额,使每个州在参议院享有相同的话语权,州与州之间形成有效竞争关系,整个国家比较平均地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像瑞士那样的全民直接民主,任何公民都可以发起全国公投以否决掉议案或者法律。
日本跟英国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都很相近,他们就特别喜欢参考大英帝国的制度,而曾纪泽对美国的联邦制很感兴趣,因为州权大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很重要,国家大了,大家反而没有什么归属感,本来中国人就比较重乡土之情,否则也不会把军队分成湘军、川军、贵军。如果把中国建设成以省权为重的国家,是不是更合理可惜现在湘军“屡败屡战”,太平军之祸还望不到尽头,更不用说建设新国家。
对战事忧心匆匆的曾纪泽终于注意到了黑森雇佣兵那与众不同的步枪,不过,士兵未经允许不得谈论自己的武器,这是唐宁对fn1855这种“大杀器”的严格规定,他们也不懂日语和汉语。岛津齐彬、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早就问过了,得到的是“无可奉告”的回答。
曾纪泽不敢直接问唐宁,先去向徐荣村探探口风。
徐荣村只是商人,虽然这些年为唐宁收集情报长了不少的阅历,但仍然只是一个小民心态,而曾纪泽不同,兵部侍郎的公子,对大清多少有点主人翁精神,也许大清的将来就寄托在小曾身上了,这些日子来徐荣村尝试与小曾深交,见唐宁没有反对的意思,他就更大胆了,在从香港到新加坡的航程中,一个月黑风高的日子里,徐荣村邀请曾纪泽来到自己的舱房中喝茶,与小曾越聊越投机,觉得中国也应当建立像欧美那样的现代制度。俩人决定共同为这个理想而努力,不过,他们建立羁绊的方式却很乡土拜把子。
兄啊弟啊叫了半天之后,老徐这个当兄长的终于吐露惊天之秘威震欧洲的伦敦公爵大人有一半中国血统。
小曾虎躯一震,难怪某唐的相貌如此奇怪,汉语讲得如此完美。
徐荣村:“明白了吧大清要变革,希望全在于唐先生身上。四年前我在伦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比较有名的发明家,而今他已经是全欧洲最有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