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3(1 / 2)
的亲戚,在自己大哥得势的时候当了苏松总兵,这可是个放屁油裤裆的好活。但是好景不长,李自成进了北京,他的大哥生死不知,他也调到了舟山定海当总兵。
舟山在明代可不是后世的样子,也没有什么海洋经济强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等名头,明代的定海只是一个有五千多人的卫所。当地也没什么来钱的买卖,只有在水师战船上想点办法。
当时王之仁本来自认为够倒霉的,没想到更倒霉的事在后边。弘光元年八月,广东那边来了一批大船,那可是真的大船,船舷竟然有定海城墙那么高,每艘船上有火炮上百门,要知道整个定海火炮数量还没有人家一艘船多,还都是嘉庆万历年间制造的老东西。
船上下来的那个红袍大官根本没问王之仁的态度,直接跟他说定海被接管了,王之仁也就成了那个广东楚王的属下。
王之仁以前虽然倒霉,但是在定海卫那也是个头,手下管着五六千人,山高皇帝远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可是从广东佬来了后那种好日子一去不返了。这些广东佬一个个眼睛长到了头顶上,对自己这些卫所军户向来没好眼色。那个总督大人也是如此,来岛上第一件事就是让王之仁当了包工头,带着全卫的军户开始盖房子。王之仁就问了一句为什么要盖这么多房子,向老天发誓,就一句,那个地缸一样的水师提督颜胖子就抽了他三鞭子。
刚开始王之仁还想抵抗一下,毕竟总兵也是正二品大员,比那个地缸提督也只是低了半级,可是从那两艘城堡一样的大船来到后,王之仁是一点脾气没有。再加上听说那个地缸带领五艘战船在长江口打沉了满清的五百艘战船后,王之仁彻底的死了反抗的决心,完全沦为包工头。
在震惊广东明军战斗力强大的同时,王之仁还看到了这帮广东佬的富足。他们一个带一百人的百户,每月就有二十两银子,那个和自己平级的赵国栋更是每月三百多两银子,普通士兵每月都有五两银子的俸禄,要知道王之仁手下的亲兵,一年的俸禄都没有十两银子。
眼红广东佬的富裕,更眼红的是待遇,每天三顿干饭,顿顿有肉,这是当兵还是养大爷
还有那从广东拉来的一船船大米,一船船雪白的食盐,还有就算王之仁也要在过年才能吃上的白糖,竟然免费给这帮广东佬使用。
不过托他们的福,王之仁自己手下的五千人要盖房子,每天也能吃上两顿干饭,虽然是大米和一种他们叫番薯的东西混合煮的,不过不是不限量吗,这些苦哈哈的军户还是挺满意的。
第二百九十八章大祸临头
王之仁的军户刚开始对自己的待遇很满意,毕竟能吃上饱饭,可是从第一个胆子大的参加广东佬的军队后,大家都没心思干活了,每天就是想着怎么混进革命队伍。王之仁也没办法,那帮广东大老爷实在不是自己能得罪的,不过好在他们招兵很严格,只要二十以下,十五以上的年轻人,整个定海卫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不到五百人,所以王之仁的权力还是没受多大损失。
刚开始王之仁不知道为什么要盖房子,就算加上广东佬整个定海岛上也不到三万人,王之仁现在盖的房子足足够十万人住的。接下来的九月份,王之仁算是知道为什么要盖房子了,大量的南直隶和浙江的流民来到岛上,每个月上岛的流民竟然有十多万人,一下子房子不够住了。
总督大人命令王之仁继续盖房子,不过这时候王之仁可是没半点怨言,因为总督大人拨给他两万人指挥。这可和以前的老弱的军户不一样,都是壮年,再加上工作量大,每天消耗的粮食和食盐都是天文数字。
王之仁作为一个合格的大明官僚,钱粮经手自然要抽点油水,何况广东佬拨给自己粮食和食盐都是上等货,大米都是精米,里面一点石子都没有,食盐竟然都是雪白的青盐,王之仁都觉着给这帮流民吃这么好的东西实在败家。
王之仁刚开始秉承着为总督大人负责的心态提过建议,没想到被总督大人一顿好骂。
李植那个时候忙得脚打后脑勺,王之仁这个时候竟然跟他说给流民吃得太好,希望以后供应给他们糙米和大粒的海盐,还美其名曰减少开支,他不知道这种精盐在广东不值钱吗难道还要楚王再开一处盐场给流民生产大粒的海盐不成大米都是安南那边运来的,难道还要往里搀沙子真是不可理喻。
挨骂的王之仁心中暗骂这帮广东土财主,好心让你们赚钱还骂人,那大爷就自己发财了。
接下来王之仁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让自己的小舅子拉上一船精盐,去大陆换了银子,然后又买了半船当地的官盐回来,就这样王之仁还觉着赔了,这帮流民泥腿子根本不用吃盐。
没想到干活的流民不干了,谁半个月前吃的是精米,半个月后突然换成都是沙子石子的糙米能高兴
刚来时流民只是满腹牢骚,可是后来发现在流民营中那些不干活的老弱吃的比自己还好,这些力工们立刻不高兴了。
不高兴的结果就是消极怠工,消息很快传到总督大人耳朵里,结果很简单,王之仁的小舅子被当众砍头,王之仁则挨了三十军棍。弄得王之仁看到总督李植大人直打哆嗦。
今天听到李大人有事情找自己,王之仁心中狂跳,这几个月自己很安分啊,为什么总督大人还要找自己
王之仁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大帐,也没敢抬头看,跪倒磕头,说道:“卑职王之仁,拜见制台大人,不知制台大人唤卑职来有何事”
李植没说话,他是进士大老爷,那能和这个丘八说话。边上坐着的钱胖子开口说道:“王大人请起来人,给王大人看座”
王之仁战战兢兢的起来,在椅子上靠着半拉屁股,打量着大帐里的情况。
大帐里面就两个人,身穿正二品官服的正是南直隶总督李大人,边上还坐了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不知道什么身份
看到王之仁打量自己,钱礼德笑道:“王大人,兄弟我是锦衣卫指挥使钱礼德”
听到是锦衣卫的大头,王之仁好悬没吓得尿了裤子,赶紧跪下叫道:“李大人,上次的贪墨案是卑职的小舅子所为,卑职实在不知道啊请大人饶过卑职吧”
看到王之仁连哭带嚎,李植坐不住了,虽然他讨厌王之仁,但是王之仁毕竟归自己统帅,现在竟然不要脸到如此地步,实在让李大人面子上过不去。
“谁说是那件案子了,王总兵赶紧起来,钱大人这次来找你是有事情安排”
听到不收拾自己,王之仁赶紧擦干眼泪站起来。
钱礼德笑了笑说道:“王大人,兄弟这里有件事需要王大人去办。”
“指挥使大人请说”王之仁可不敢在钱礼德面前拿大,他可是知道历代的锦衣卫指挥使都是皇帝的亲信,弄死自己这种杂牌儿总兵就像踩死一只蚂蚁。
“是这么回事,鲁王要去广东,可是咱们南直隶战事吃紧,本官也不能亲自护送,想请王大人辛苦一趟,三天后带人护送鲁王去广东,完事后监国定有封赏。”
钱礼德说得客气,王之仁那敢不同意,赶紧说道:“没问题,为大人服务就是卑职的荣幸,卑职一定安全的护送鲁王到广东”王之仁现在脸都不要了,锦衣卫指挥使才是正三品,他一个二品的总兵竟然自称卑职,实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