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锦绣 > 分节阅读 253

分节阅读 2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朱宏义不知道为何又问起自己的家人,皇帝不是早知道吗朱宏义是有两个儿子,都是原配马春花所生,后来在河南董家坞堡时又收了一个董家的家眷女子,给自己生下一个女儿,平常宝贝的不行。

“大哥,好事成双再给你一个女儿可好”

朱宏义不知道朱宏三要搞什么名堂,但是他对朱宏三的命令从来不抗拒,现在听皇帝这么说点点头同意。

朱宏三对那名歌女说道:“小妞,你运气到了,朕大哥是武昌郡王,收你当个干女儿,你就叫朱玉吧”

朱宏三说完转过来对张煌言说道:“玄著,这可是朕大哥的女儿了,也就是朕的侄女,去你家不能受苦啊”

张煌言对朱宏三的乱扯姻缘弄得无语了,那有这么办的

“陛下,这与法不和啊武昌郡王是宗室,没经过宗人府那能随便收女儿”

“现在楚藩这一支就剩我们俩了,朕现在就让大哥当宗人令,这下合法了吧”

“可是可是郡王的女儿是郡主,臣那能尚郡主当小妾之理”

“那有那么些废话,他一个歌女身份低,我同意给你当小妾,这样行了吧”

“可是。。”

“行了,玄著给武昌郡王行礼吧,叫岳父老泰山”

张煌言年纪轻,还没在官场锻炼出无耻的手段,被朱宏三的逼得没办法,只有站起来给朱宏义行礼。

朱宏义不知道朱宏三打的什么算盘,也就坐着受了张煌言一拜。

看到张煌言拜了岳父,这件事成了事实,朱宏三嘿嘿笑道:“恭喜玄著了,现在成了朕的侄女婿”

听朱宏三这么说张煌言苦笑两声没说话。

“玄著啊,朕的这个侄女有个嫂子你知道是谁不”

张煌言摇头表示不知道。

朱宏三说道:“朕这个大哥有一个儿子要继承我舅舅家的血脉,朕的大女儿长平公主可是嫁给了他,这样不就是新收这个侄女的嫂子吗玄著啊,以后你有的受了,朕的那个宝贝女儿朕都头疼,不信你问问你的新岳父”

边上的朱宏义一听朱宏三提起朱洛满头冒冷汗,朱洛在两个月前嫁给赵虎,算是圆了皇后马小芳的遗愿。朱宏义的原配大老婆马春花本来就是马小芳的大丫头,现在做了朱洛的婆母,对朱洛更是惯得没法子。家中几个男人包括朱宏义、赵虎、朱豹都被朱洛直溜的规规矩矩,如果朱洛知道自己的新妹妹在张煌言家受大老婆欺负铁定出头。

张煌言虽然刚来广州半个月,但是对飞扬跋扈的长平公主还是有所耳闻的,听长平公主正是自己刚纳小妾的嫂子,不禁心中直冒冷气。

“陛下,臣可以悔婚吗”

朱宏义在边上眼睛一瞪,骂道:“怎么你悔婚了我女儿还怎么出嫁你是看不起我这个武昌郡王吗”

张煌言可是知道这个武昌郡王和其他的几个外姓王爷不一样,朱宏义童年就跟随皇帝朱宏三,并且多次救过朱宏三,这实在是嫡系中嫡系,铁杆中的铁杆,如果得罪他以后自己可没好日子过,张煌言没办法只有咬牙答应这门婚事。

朱宏义刚才说的那番狠话倒不是逼迫张煌言娶自己的干女儿,他是反应过来朱宏三此举的深意。

朱宏义跟着朱宏三二十多年,深知自己这个表弟从来不做无意义的事,今天逼婚这件事必有深意。

朱宏义真是了解朱宏三,朱宏三作为南中国一个势力的核心人物,一举一动都是有政治意义的。这件事朱宏三表面上是难为张煌言,其实是通过这门婚事把张煌言这个青年才俊绑在太子的战车上。

朱宏三作为一个大学生,可是知道中国历史上开国君主的二代接班人通常没有好下场,秦二世是第一个,刘邦的儿子惠文帝是一个,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被兄弟杀了,赵匡胤的“斧声烛影”,自己的老祖宗朱元璋就别说了,他亲自挑选的建文帝下落不明,清代的开国君主实际上是康熙,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更是惨烈。这些血淋淋的证据说明一个强大君王的接班人很不好当,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

所以朱宏三在决定朱海当太子后就不予余力的帮他培植势力,而张煌言今年只有二十七岁,再加上通过朱宏三观察这个张煌言很不一般,算是在明末时期一个明白人,所以准备让他去帮助太子。

可是张煌言是浙江人,浙江读书人天然就亲近东林党,这是朱宏三不能容忍的,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把张煌言牢牢的绑在太子的战车上。

第四百零五章朱宏三的快乐生活6

朱宏义看着长得五大三粗,其实粗中有细,稍一琢磨便知道朱宏三的意思,看到张煌言还满脸不高兴才说出刚才那番训斥他的话。

朱宏义心中暗叹,这个张煌言还是短于磨练,不知道和自己拉上关系的重要性,以后只要太子不倒,他张煌言就能风光一生。

虽然朱宏三对太子朱海很器重,但是为了防止出现突然情况,还为太子留了一块磨刀石,那就是楚王朱淮。如果太子不能让朱宏三满意,那朱淮就是替补。

张煌言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悄然发生变化,这件事以后他还在苦恼以前对自己很好的军机处首席军机钱谦益突然对自己冷然冷语,而以前不太说话的马明远马总理突然对自己热情起来,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件事一直到肇庆的陈子龙来到广州才为张煌言解开谜团,不过这都是后话。

朱宏三看到张煌言愁眉苦脸心中大喜,让张成把那两个父女送到张煌言家中,然后结了账出去再接着闲逛。

这顿烤肉花费十二两银子,这可不便宜。就算广州现在人口多物价飞涨,安南运来的大米也不过三两银子一石,这十二两银子就是四百斤大米,够一家人吃三四年的,今天让朱宏三这一顿全吃了,其中饭桶朱宏义自己就吃了四分之三。

张煌言家中巨富,现在身为五品官每月也是有一百六十多两的俸禄,所以十二两银子对他没啥感觉。但是朱宏三可是知道,就在一年前广州的大米还是二两一石,现在长到了三两,这已经涨了三分之一。更何况这一年安南和吕宋等地的大米丰收,再加上广东各地的番薯玉米大丰收,粮食已经供大于求,这样大米售价还上涨,朱宏三估计物价已经比去年要涨了一倍。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量白银流入,造成了物价高涨。其实在后世的经济学中适当的通货膨胀是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的,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引发经济危机。至于对策很简单,那就是烧掉多余的钞票,降低物价,降低通胀率。可是明朝是一个奇葩王朝,银子并不是官方承认的货币,官方货币是铜钱。可是随着嘉靖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