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锦绣 > 分节阅读 323

分节阅读 3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姜鹏举一看露头的是张保,骂道:“你娘的张保,还不开门,冻死老子了”

张保和姜鹏举在二期教导团里关系莫逆,他害怕姜鹏举冻出个好歹,赶紧让士兵找一件大衣扔了下去,姜鹏举穿上这才好受不少。

大衣给了但是大门却没开,张保和姜鹏举关系好但是也不能违背军令。张保让人在营寨上顺下一截绳子,让姜鹏举爬了上来。

姜鹏举将大青驴拴在门口的旗杆上,自己抓着绳子爬上两丈高的营寨。

张保看到姜鹏举爬了上来问道:“老姜,说吧,什么事如果不是重要事看我怎么收拾你”

“放屁,不是重要事我能穿个中衣赶了二十里路来大营吗,这里不方便说,去你的地方”

张保点点头,带着姜鹏举回到自己的房间,给他倒上一杯热茶,问道:“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姜鹏举喝了口茶,缓了口气,低声说道:“你知道二皇子在咱们师里当兵吗”

这件事张保还真不知道,皇帝有三个成年的皇子他倒是知道,不过听说太子和三皇子闹得挺僵,二皇子听说一直都置身事外,为何到二师参军了

“在二师老姜,这件事可是十分重大,你不要瞎说,你看到了吗”

“放屁,老子不仅看到了,二皇子秦王朱江还在老子手底下当兵,他在补给处一连四排当排长”

张保是后勤部长,他管的就是补给处,自然知道一连是干什么,听姜鹏举这么说就是一愣。

“你说什么在你手下当兵那不是养猪吗”

姜鹏举点点头,从怀里掏出来朱宏三的密旨交给张保,张保看到上面说让姜鹏举严加管教后,这才相信姜鹏举的话。

将密旨还给姜鹏举后,张保问道:“当兵有很多地方,为何非要到你的地方养猪这不是折辱秦王殿下吗”

姜鹏举摇摇头说道:“哎赵师长说当时皇帝问他有什么有苦又累的地方,赵师长本来想找一个让皇帝知难而退的地方,就是养猪,哪想到皇帝真的同意了,就这样秦王殿下来我这养猪了”

张保点点头问道:“你今天这么晚来我这里干什么不会就为了和我说这件事吧”

“那啊,出大事了老张我和你说,咱们都带过兵,但是皇子没带过,这个秦王殿下真是让我为难死了,每天不鼓捣点事就算神佛保佑了,今天晚上我刚接到消息,这位爷下午在城里吃饭不给钱,让锦衣卫给抓了”

“锦衣卫干什么你想到找我要人去救人”

“那啊,你听我说完,是被锦衣卫抓了,但是半路上被城里的几十个士兵给救了,这帮家伙把锦衣卫好顿胖揍,没想到碰到军法处的杀才,现在秦王应该在军法处的监狱里”

第五百一十二章郭欢

张保听姜鹏举这么说他也很为难,如果秦王真让锦衣卫抓去还好说,军队系统和锦衣卫没有关系,自己就算带二百人去把锦衣卫衙门砸了,他们钱指挥使也没话说。钱礼德虽然是皇帝的发小,但是自己还是皇帝的门生,不比钱礼德差多少。

可是去了军法处就有些麻烦,军法处的郭欢十分不近人情,并且郭欢还是马明远的人,如果让他知道秦王在自己这里当兵必定生出其他事端。

张保低头想了一下说道:“老姜,这件事十分为难,你知道军法处贺长官和师长一同出征,现在舟山军法处是郭欢主事,咱们哥们和他一直不对付,前段时间你的事还是他查办的,如果这件事落到郭欢手上实在不好办”

“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郭欢这孙子在教导团就和咱们尿不到一壶里,这个王八蛋仗着读过几年书十分看不起咱们,可是现在不找他不行啊,你说该怎么办”

张保想半天也没有个好办法,他虽然是基地的长官,但是军法处独立于军队系统,如果军法处没什么违规的地方自己也不好插手。

张保想了想说道:“咱俩先去找郭欢看看,最好他能给咱们这个面子,那怕关秦王几天禁闭也行”

姜鹏举也没有好办法,他现在只求朱江不挨打,然后留在军中,其他也没法要求什么。二人从屋里出来后来到大营边上的军法处,军法处和监狱建在一处,远离军营,毕竟这地方谁都不想靠近。

朱宏三在武昌县时教导团共举办了两届,第一届就是钱勇、赵国栋、赵国良、王显、马良他们三十人,现在还能剩下二十多人,这些人现在都是军中的高级将领,没进入军队的也是地方的主要管事,比如王显。第二批教导团扩大了规模,一共有三百人,这些人现在大半都是营团级军官。其后还有几届教导团,不过授课的都是钱勇他们了,只有前两届是朱宏三亲自授课,所以他们可是自称为天子门生。

当年朱宏三也没有啥地位,除了有钱啥也没有,所以挑选人选的时候只有从南昌城外的流民中挑选,这些人大部分来自河南,少部分有山东的,还有一部分湖广本地的,但是普遍不认字。只有郭欢是个特例,郭欢出身陕西榆林镇的柳树涧,郭家算是边军之一。郭欢的父亲是榆林镇的世袭百户,所以郭欢年轻时也算是官宦子弟。

郭欢的父亲深知身为军户一辈子没有出息,所以在发现郭欢有读书的天赋后开始倾其所能资助他读书,打算郭家也出了读书人,跳出军户这个大坑。郭欢也算争气,在十八岁的时候考中秀才,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就在郭欢憧憬着未来中举人中进士的时候,高迎祥来了。

其实陕西在万历后期就已经开始有流寇出现,但是当时规模很小,地方官也没放在眼里。可是随着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而地方官却赈灾不利。同时中央的崇祯皇帝为了消减开支裁撤了驿站,致使陕西大乱。

在大时代面前小人物的理想变得非常可笑,郭欢所在的榆林镇正是民变的重灾区,郭欢的父亲也死在军中,而手无缚鸡之力的郭欢被流寇裹挟,当了一个小小的炮灰。

虽然当了炮灰,但是郭欢毕竟读过书,和其他浑浑噩噩的农民不同,他知道趋利避害,在几次战斗中活了下来,并且还进入闯王高迎祥的老营中。

郭欢经过几年的征战,他的见识已经超过了普通的读书人,他发现大明估计要够呛,而眼前的高迎祥说不好就是下一个朱元璋。所以郭欢几次向高迎祥进言,建议高迎祥不要到处流窜,最好占一片根据地组织生产。但是当时的高迎祥正在巅峰期,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建议。

就这样风光几年的高迎祥碰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做了刀下游魂。而郭欢早就觉着大事不好,偷摸的先行潜逃,过了长江来到武昌避难。

郭欢到了武昌这里正好碰到朱宏三招兵,郭欢因为当过兵,身强力壮,还读过书,正好被朱宏三选中进入第二期教导团。

朱宏三刚开始打着马家的旗号招收家丁,郭欢也还以为到世家大户当保镖护院,哪想到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