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1(1 / 2)
知道,儿子喝水都长肉,实在控制不住”
朱宏三也知道减肥的辛苦,叹了口气对朱淮说道:“难为你了,以后在宫里不要走了,你身体沉重,用肩辇吧”
朱海一听朱宏三这么说大吃一惊,要知道在皇城里除了皇帝朱宏三有资格乘御辇外只有陈子壮因为年纪老迈才有肩辇,就连他这个太子在宫里都要步行,今天父皇给朱淮这个越格的待遇是为什么
朱淮一听大为高兴,赶紧跪地谢恩。
朱宏三笑着说道:“还谢什么,你我父子有什么谢的来,你们兄弟二人和朕一起出去开会吧”朱宏三说完拉着朱海和朱淮一起走出偏殿。
这个时候文华殿大殿上还是如同市场一样,一片吵杂声,毕竟大家这几年纷纷离乱,好长时间不见面了,今天趁着这个机会聊聊天。
就在这时门外的小太监唱和道:“总理大臣到”
大殿内部的文臣这才放低声音,看着门外鱼贯而入的七位内阁总理大臣。
内阁制度被朱宏三改成总理制,但是朱宏三一个乡镇干部哪知道后世国家的运营机制,所以这个总理制还是当时冯若舒仿效明朝建立的内阁制,完全是换汤不换药。
最先进来的是内阁总理陈子壮,陈老头这几年费心费力,须发都已经全白。接着进来的正是次辅马明远,马老二正当壮年,今年刚四十五岁,年轻力壮再加上保养得法,马老二如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完全没有前几天闹病号的样子。在进来的就是佟养甲,佟养甲如果不在内阁当差,完全就是乡下来城里卖菜的老农,流亡江湖的十几年对他伤害实在太大,不过眼睛中不时冒出来的精光出卖了他,这个卖菜老农可不简单。再往后就是主管组织部和人事部的刘大霖;主管建设部、农业水利部的付文龙;主管礼部、教育部的钱谦益;最后一个是主管司法部和警察部的姜曰广。
七个总理大臣身穿皇帝御赐的大红蟒袍,在首辅陈子壮的带领下鱼贯而入,在百官的注目下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周围的所有文官看到这个排场心中羡慕嫉妒恨真是百威陈杂,一个个心中发誓将来一定也要坐上那个位置,好好的炫耀一把
七人刚坐定,大殿中的大汉将军一起喊到“威武”紧接着小太监唱和道:“皇帝陛下驾到百官起身如仪”
第五百五十四章御前会议2
百官听到小太监唱和,知道正主皇帝来了,文武百官纷纷整理衣冠,行礼如仪,口中说道:“臣等恭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
随着百官口呼万岁声朱宏三从屏风后走出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太子和楚王在他两边站立。
朱宏三看到下边一片黑压压的官员,身穿各种颜色官袍,心中十分满意,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享受的威严。朱宏三到了南京才知道一个皇帝有多么威风,一言一行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朱宏三开始越加迷恋起权利来。
朱宏三压了压心中激动的心情,面无表情的说道:“众卿平身吧几位先生请坐”
这不是正式朝会,所以也就没有各种礼仪那些繁文缛节,大殿中所有官员听到皇帝的说话赶紧按照官位品级排好站到一旁,而内阁七位阁老也纷纷坐下。
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审议财政问题,其他各个官员都是来旁听,翰林院编修黄宗羲本来不够资格来旁听,只是他还有一个职位就是詹事府左中允,算得上是太子的一个老师,这才够资格来旁听。
黄宗羲这个家伙性子刚烈,年轻时就敢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南京被满清占领后黄宗羲更是变卖家产组织起一支义军,还投靠了鲁王朱以海。
后来鲁王朱以海在广东死的不明不白,为此黄宗羲对朱宏三就没有好印象,认为朱宏三和他们老祖宗朱元璋一个吊样,都是过河拆桥的好典型。本来黄宗羲在朱宏三占了南京后准备辞官回乡的,但是在好友陈子龙的劝告下才响应朱宏三的征辟,来到南京当了翰林编修。
同时受到好友陈子龙的影响,黄宗羲发现太子朱海和他父皇朱宏三完全两样,太子仁厚正义,具备一个仁君的基本条件。这样黄宗羲才决定留在南京,好好教导太子。
今天黄宗羲一抬头就看到皇帝朱宏三身边站着两个年轻人,一个是自己的学生太子他认得,另一个矮胖的年轻人可不认得,看他穿的亲王服色大概是楚王,毕竟现在南京城中亲王就朱淮这么一个。
黄宗羲一看楚王竟然也出席这种御前会议心中大怒,明朝体制藩王根本不能读书认字,不准结交读书人,更不要说这种参政议政了
黄宗羲心中大怒,不等朱宏三说话先站了出来说道:“臣黄宗羲有本上奏”
朱宏三看到文武群臣刚站好,正要说话,哪想到一个中年人站出来抢了自己的话头。朱宏三心中就有点不太高兴,但是毕竟自己现在已经是皇帝,不是以前的军阀,还是要讲法度的
“黄爱卿,你有什么话要说啊”
“臣要弹劾楚王身为藩王不遵祖制,竟然参加朝会,请陛下将楚王交宗人府圈禁”
朱淮在边上一听很的牙直痒痒,这个黄宗羲真是狠毒,一张嘴就要圈禁,这是要自己命啊
朱淮虽然恨得要弄死黄宗羲,但是人家弹劾自己可不能自辩。不过朱淮手下有的是能人。
就在黄宗羲话音刚落,一个青年文臣站了出来说道:“黄编修,你这么说有些不对了楚王参加御前会议是得了皇帝陛下的恩准,难道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黄宗羲一看说话这人认得,正是后勤部员外郎徐可汲。后勤部和装备部归佟养甲管辖,自然手下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站出来为楚王朱淮说话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