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7(1 / 2)
衷。当然,四大谋士的另一个,自己大哥马济远是绝对不能进内阁的,只要自己在内阁一天就绝对不能让大哥进入内阁。
就在各方势力都心怀鬼胎的时候,倭国派遣军的第二批三百八十万石粮食运回来了。不过朱宏三并没有让商船大张旗鼓的在码头上卸货,而是利用夜色偷摸的在南京官运码头卸完。朱宏三打得主意就是尽量利用手中的粮食换取大地主的白银,反正现在粮食不缺。三百八十万石粮食完全够南京城里城外二十万贫民吃上一年,如果再加上点土豆玉米什么的替代食物,吃上两三年也不是不可能。
那些大地主显然手中并没有多少存银,在看到朝廷几乎无限制供应稻米后放弃了收购市面上的稻米,自然稻米的价格回落到一个银元一石的合理价位,朱宏三通过这次小小的行动获得了两百多万两白银,加上倭国抢来的几百万两,神武三年的军费就有了着落。
不过那些大地主并没有想这么算了,在哄抬物价失败后,这些家伙有祭出来第二个招式,那就是上访不过在明代不叫上访,而是叫请愿。
早在明朝初建之际,朱元璋就下令起草了“生员不得干政”的禁令。想以此来吓退儒生,使之不敢问政。然而万历、崇祯年间,政治腐朽、社会黑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人民反抗斗争连绵不断。文人们便冲破“生员不得干政”的禁令,集结起来,讽议时政,臧否人物,且规模愈演愈大,声势越来越强。生员们动辄批判郡守,责骂有司,编制歌谣来制造公众舆论,所谓“迩来习竟浇漓,人多薄恶,以童生而辱骂郡守,以生员而攻讦有司。非毁官长,连珠编于街衢;报复仇嫌,歌谣遂授于梓木。”
读书人一唱百和,造成强大的声势。他们以自己的是非标准来衡量朝廷官员的得失。他们和朝廷对立到“内阁之所是,外论必以为非;内阁之所非,外论必以为是”的地步,这种舆论起到了强有力的干政作用。
这种干政传统在明末达到了高潮,而标志性事件正是那封大骂阮大铖的留都防乱公揭。公揭也就是大字报,说的什么咱们不管,但是就是这种不合法度的大字报竟然达成了干政的目的,而阮大铖也被迫躲到山中隐居。
时间到了神武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南京城里闹腾多日的粮食危机已经解除,城中百姓也开始准备过年。而读书人也准备明年的春闱。
明年也就是神武三年,也是朝廷定的大比之年,所以在神武二年的秋闱结束后,很多来自全国的举子并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南京备考。
就是十二日早上,这些举子们发现在南京国子监的大门上贴着一份揭帖,上面大骂当今首辅马明远,身为读书人竟然想要上书朝廷取缔读书人的特权,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暴露在全国读书人面前。
这份大字报一出全南京城的读书人立刻哗然,这等自掘坟墓的事情竟然出自哪个科举神童马明远手中,所有的举子都不太相信。不过这好说,国子监这里距离南城的马府并没有多远,上百个读书人一起赶到马明远府外,让马明远给个说法。
当然,到了马明远府外府门并没有开放,马明远也没有出来给这些热血青年一个说法。在这帮青年举子眼中这还了得,我们是国家的后备力量,你马明远算个屁,当了首辅就不见人了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几百个举子竟然放火烧了马明远的府邸。
马明远本来就在府中,哪想到这帮举子敢动手烧了自己的家,幸亏马明远还算年轻,手脚利落。这才没死在火场中,不过偌大的马府被烧成一片白地。
消息传到皇宫里让朱宏三大喜,这帮南直隶臭老九终于忍不住出手了,不怕你们动手,只怕你们不动手。现在朱宏三有的是手段将屎盆子扣在那些臭老九头上。
朱宏三在第一时间派出五百锦衣卫和两千巡检司官兵,将马府街周围几个街道团团围住,力求不要跑了一个闹事的举子。
锦衣卫一共抓获两百七十二人,其中为首者三十七人,名单报上来后朱宏三一看就愣了,因为为首的第一个就是河南归德府人,侯方域。
当年侯方域在南京被满清占领后,和李香君失散,他没办法只好回到河南归德老家避难,同时到处打探李香君的消息。
本来侯方域以为大明就这样完了的时候,那个以前被他看不起的楚王朱宏三异军突起,竟然能打败满清在江南的几十万军队,重新占领南京。
河南距离南京有一段距离,这里从南京传来的消息光怪陆离,什么样的都有。有说楚王借的天兵天将,一个个都会口吐红光,祭起法宝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反正什么消息都有。
侯方域身为读书人信奉的是君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是不信这些的。不过他对那个无耻的楚王很感兴趣,想要去南京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同时也要寻访一下李香君。正好这个时候南京礼部传来消息,神武二年在南京举办秋闱,在明年神武三年三月重开春闱为国选材。
得到这个消息的侯方域告辞自己的老父妻儿,孤身一人来到南京。
侯方域逃难多年但是书本并没有扔下,到了南京很容易的考取了举人,也就留下来等候明年三月的春闱。
没想到这个时候突然发生马明远要实行新政的事情,侯方域家在河南是有名的大地主,土地虽然没有十万亩也有个一两万亩,这个新政如果实行的话可是要了侯方域的老命。同时侯方域想到和自己父亲有深交的马明远竟然这样,侯方域气的第一时间跟着队伍去了马家。
朱宏三看到侯方域的名字也很好笑,想起他当年来武昌要和马小芳成亲,最后被自己搅和的事情。
朱宏三对坐着的马明远说道:“马先生,为首的三十七人都已经抓到,你猜猜有谁”
马明远听朱宏三这么问就是一愣,难道还有自己熟悉的人
“马先生,第一位就是你们马家的世交,侯方域,就是那个侯朝宗”
马明远一听有侯方域也有些为难,马家和侯家两代人的交情,当年侯恂和马明远的大伯马国安交好,要不也不能和侯家结成亲家。同时马明远在游历南京之时和侯方域也有过交往,对他的学识文采也很欣赏,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对头。
马明远想了想说道:“陛下,臣想要去见见这个侯方域,请陛下恩准”
“哦马先生为何要去见他一个举子呢”
“陛下,明年的会试是新朝第一次论才大典,这么多的举子被送进监狱实在不好。并且侯家在官场故旧很多,臣想争取侯方域,毕竟他和南直隶这些大地主交集不多。”
第六百五十五章麻烦事
谢谢书友“xc1988x”的捧场
朱宏三听马明远要去天牢看侯方域,知道这个家伙打的什么算盘,什么为朕为国家着想,那都是托词。根本的还是马明远心中有些不舍,为了这个首辅付出这么大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