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8(2 / 2)
“回陛下,正是臣”
“好,朕听说你们张家是汉人,现在可愿认祖归宗”
张节听皇帝这个意思要准备改土归流,张家在安顺当了几百年的土皇帝,当然不想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城外明军将近十万人,自己安顺城总人口还不到五万,如果自己说一个不字立刻就要人头落地。
张节脑袋急速转动,心想不如先答应下来,等到皇帝走后再说,反正贵州的土司也不是自己一家,看看其他家再说。
打定主意张节赶紧磕头说道:“是,臣遵旨”
张节有些小看这个神武皇帝了,朱宏三是什么人,前世再加上这世一共活了快七十年了,什么人情世故不懂张节打的小算盘朱宏三门清。
“好难得张知州这么通情达理,朕就交给你一个任务,带着你的土兵去将城里的非汉人全都杀光”
安顺城里不到五万人口,汉人占了大多数,但是彝、苗、壮等民族也有将近两万人,这就要都杀光
“陛。。陛下,全都杀光”张节还以为皇帝试探自己的忠心,但是他哪里想到朱宏三就是要杀光全部贵州的土人,然后从中原迁移过来汉人居住。
看到张节迟疑,朱宏三阴沉沉的问道:“怎么张土司你难道想抗旨吗”
张节看到皇帝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再加上皇帝身后的锦衣卫纷纷手握刀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要砍自己的脑袋。
张节实在没办法,只好磕头说道:“臣遵旨”
“好李成栋,城外的事交给金道明,你带上两万人进城,将所有非汉人都杀光”
李成栋躬身接旨,带着抖成一团的张节下去开始屠城。
这时朱宏三身边的侯方域实在忍不住了,如果刚才屠杀士兵还算说得过去的话,现在屠杀普通士兵实在超出侯方域的道德底线了。
侯方域站出来说道:“陛下,城里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他们也并没有反对陛下,为何还要屠城”
看到侯方域又站出来反对自己,朱宏三十分不快,但是作为自己的大秘书还是要给他解释一番的。
“朝宗,朕问你,你老家在河南对吧”
“是,臣的老家是河南归德”
“好,朕问你河南和北方各省为何乱成这个样子还有自古历来,我中华上国为何每经过几百年就要有一场乱世”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侯方域的认知,如果换成他老爹侯恂倒有可能答出来,但是侯方域还没有那个见识。
侯方域想了半天说道:“应该是朝中有奸臣,皇帝不修身”
“错朝宗你想想,河南是中原人口大省,一省就有上千万人口,可是耕地有多少一亩地只能产出二百斤的小麦吧喂饱全省人口都不够,都要从江南各省调粮。这还是平年,如果碰到荒年,再加上道路难行,百姓都吃不上饭你说他们能怎么办”
侯方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奇葩理论,不过侯方域算是耕读传家,知道这个时代能产出二百斤小麦的就算上田了,大部分产量都在一百五六十斤左右。
“陛下,可是这和贵州屠城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这帮土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如果不杀光怎么迁移来汉人耕种如果中原的汉人不迁移,难道过几百年再来一次乱世吗”
这个话侯方域可不敢接,难道侯方域你希望皇帝刚建立的王朝过几百年就灭亡吗
看到侯方域不说话,朱宏三以为说服了他,不禁心中十分得意。其实解决中原人口增多的方法有很多,提高粮食的单位亩产是一条路,开垦荒地也是一条路,虽然明朝时人口已经上亿,但是还是有大片荒地可用。但是朱宏三对付云贵的少数民族并不都是因为人多地少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盘踞在云贵四川两广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完全没有认同感,赋税不交,徭役不从,完全成了独立于中央之外的地方军阀,这实在是让习惯大政府的朱宏三不能容忍的。
朱宏三来自后世,也是体制内的人,所以朱宏三十分欣赏后世那种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每粒粮食、每个壮丁国家都要详细了解。正因为如此,朱宏三才不能放任这么大的地方不在自己的统治之下,所以才要下重手收拾这些已经在云贵生活了两千多年的少数民族。
李成栋带领的五万人本来就是当年金声桓的部下,这帮家伙对屠城很有一套,在进入安顺城后,立刻将彝人聚集区围了起来,开始分成十多个小区域屠杀。贵州这地方汉人和彝人本来就关系紧张,城里的汉人看到对彝人下手后,也自发的组织起队伍清理身边的彝人和苗人,一时间整个安顺城如同人间地狱一样。
三天后,城里的彝人都屠杀完毕,朱宏三也委任了新的安顺知州,然后让李成栋开始带队清理普定卫、永宁州、安南卫、普安州等几个黔西南地区,自己带着三个师的部队回到贵阳,开始实行朱宏三自己定下的清乡并屯政策。
朱宏三坐镇贵阳,命令手下的三个师以营为单位分散开,配以用汉人组织起来的还乡团,沿着龙场驿开始逐步清理水西势力。
从神武三年十月初十正式击败水西联军的主力开始,到神武五年底基本结束大规模的剿匪完结,朱宏三的广东新军一共烧毁彝人、苗人的村庄一万三千个,填死水井数万个,杀死抵抗的彝人和苗人五十六万人。在原水西地区建立了平越、黔西、威宁、大定四府,同时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宣慰司改为遵义府,划归贵州布政司管辖。至此从秦汉开始就盘踞在云贵一带的彝人割据集团彻底结束,整个贵州正式成为汉族人占据大多数的内陆省份。
朱宏三的西南攻略历时三年,这两年中除了彝人死亡五十多万以外,云贵两地的汉人百姓也死伤众多,可是在朱宏三死后编撰的“圣祖实录”中却写到:圣祖威服地方,云贵两省亿万汉、彝、苗、回等族子民无不欢欣鼓舞以迎王师,西南无战事也
第七百零三章多尔衮之死
大明神武五年正月,满清顺治八年,永历六年,满清历史上最后一个枭雄多尔衮,终于在北京的家中死亡。接下来就是小皇帝顺治的亲政,一开始顺治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为睿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接着,顺治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拜尹图等多尔衮的狗腿子,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多尔衮对于满清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
朝中几个正直的大臣感觉皇帝做的有些过了,没有多尔衮你顺治完全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