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7(2 / 2)
顺治听孝庄这么说,心中也十分恼火,上次为了给济尔哈朗筹集军队,基本上将全国能调动的军队都抽调出来了。结果济尔哈朗在汉阳一败涂地,将二十万人都丢在汉阳。
孝庄不懂军事,但是他知道如何用人,孝庄想了片刻对宫中的太监说道:“去传郑亲王济尔哈朗觐见”既然自己拿不定注意不如听听统兵大将的意见。
济尔哈朗正在家中休养,三年前的汉阳之战对他伤害很大。不过在听到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和太后想要见自己,济尔哈朗还是拖着病体来宫中觐见。
来到乾清宫,看到顺治皇帝和太后都在场,济尔哈朗赶紧双膝跪倒高喊道:“奴才济尔哈朗奉旨觐见”
孝庄让人搀扶起济尔哈朗,还赐给他一个座位,然后将明军北伐的消息说给济尔哈朗听,并且将现在的困难说了一遍,想要听听郑亲王的意见。
孝庄说完问道:“郑亲王,你为了我大清征战多年,现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还要请郑亲王你不要推迟,出任这个大将军”
济尔哈朗听太后这么说心中苦笑,看来自己还要出征啊,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活着回来
济尔哈朗赶紧站起来躬身说道:“陛下,太后奴才虽然年纪老迈,但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现在需要老奴出征,只要老奴还有一口气在,必定为陛下和太后扫平南明”
孝庄听济尔哈朗这么说,心中高兴:“那就麻烦郑王爷了皇帝为郑亲王准备了十七万大军,其中三万为满洲八旗,四万为汉军八旗,其他为蒙古骑兵但是南明军队在淮安就有二十多万,还不算汉阳的五万人,朝中兵力实在捉襟见肘,不知道郑王爷有什么好意见吗”
第七百四十七章中原大战
济尔哈朗听太后问自己,低头想了想,现在危难之际,只能将全国兵马集中一处,和南明决一死战。
“陛下,太后,这个简单将陕西的多罗亲王满达海、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调入河南防备汉阳方向的明军,然后大同前线的多罗郡王瓦克达、固山额真李国翰调入河南彰德,用来保护京师侧翼,他们手中还有三万多人马,应该能守住京师的东线同时让驻守南阳的平西王吴三桂带兵去大名府,岳乐善于指挥骑兵,让岳乐带领五万蒙古骑兵,和吴三桂一起威胁明军的运河补给线臣带领其他人马去济南,这样可保京师无忧”
济尔哈朗这项建议基本将全国所有的军队都调去防备明军,那陕西的农民军怎么办四川怎么办最为重要的山西姜壤怎么办山西可就在京师腋下,将防备姜壤的瓦克达调走,姜壤趁虚攻击京师怎么办
顺治刚接管朝政不到两年,还看不透济尔哈朗的布置,故而惊慌的问道:“郑亲王,山西就在京师的腋下,如果占据大同的姜壤冲出来怎么办”
“陛下,姜壤这个人反复无常,就是个小人,在前明时就斩杀当的驻守文官投降李自成,然后又投降我大清,在四年前又因为小事竖起反清的大旗,这种势利小人很好对付陛下可以派出密使,许给他割让山西自立,臣估计姜壤必定重回我大清的怀抱”
顺治想了想这也算是个不错的主意,姜壤虽然兵马不多,只有三万多人,但是现在和南明进行生死之战,再少的兵丁也是一个助力。
“郑亲王,现在我大清势弱,万一那个姜壤不同意怎么办”顺治也想的很清楚,给人好处要先看看自己的处境,现在自己这边已经被南明打到了山东,姜壤怕是不同轻易的同意吧
顺治政治经验少,孝庄可是政治老油条,听济尔哈朗这么说在边上说道:“皇帝,郑亲王的意思是用和谈拖住姜壤,这样山西防备他的瓦克达、李国翰部才能抽出手来对付山东的明军至于以后,哎以后再说吧”孝庄知道现在是大清生死一刻,如果山东在失败,那还讲什么以后,怕是要逃跑回辽东老家了。
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孝庄都在辽东长大,所以对回老家并没有多少抵触,可是顺治不同。他六岁登基,第二年就跟着满清大军入关,在北京长到十五岁。可以说顺治的少年就是在北京长大,对关外苦寒之地的辽东根本没有啥太大印象。在顺治的记忆深处,只记得每年八月份就要下雪,然后半年时光都要躲在屋中,盛京的生活和北京这里完全没有法比。
“郑亲王,这次朕将所有兵马都交给你,山东之战你有多大的把握”
济尔哈朗听皇帝这么问心中苦笑,他和明军打过仗,在汉阳二十万大军被人家五六万人打的大败亏输,这次山东之战估计也要够呛。
“陛下,奴才这次一定要将明军击退,保护京师的安全”济尔哈朗说完想了想接着说道:“陛下,虽然这次我大清集中了全国的兵力,但是还要保证万一,奴才走后请陛下将盛京留守的平郡王罗克铎、多罗郡王黄度芳调山海关驻防,预防万一前方战事不利,可保陛下和太后无忧”
济尔哈朗估计这次去山东凶多吉少,所以有些话必须要说出来,现在国家成这个样子,基本上不能对抗明军了,不如早做打算为好。
那知道顺治可不这么想,他现在刚亲政不久,正是想要干一番大事的心态。顺治虽然是满洲人,但是他从小深受儒家教育,对汉人王朝那些杰出帝王十分仰慕,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李世民那样的人物。所以现在听济尔哈朗劝他逃回辽东,心中十分不高兴。
“郑亲王,朝政的事你就不用多管了,前方战事就依仗郑亲王了”
济尔哈朗看顺治这么固执,叹了口气也无话可说,他虽然是亲王,但是在礼法上却是奴才。现在听顺治这么说也没办法,只要起身退下,准备山东一战。
虽然顺治不准备回辽东,但是孝庄对济尔哈朗的建议深以为然,在这次会议后孝庄用自己的太后印玺,偷偷的派出心腹通知盛京的罗克铎,让他带人入关,在山海关等候,防备万一。
会议结束后满清立刻上下总动员,除了关外太远,调兵不及外,整个长城以南,所以驻防八旗家家出丁,将所有十二岁以上的男丁抽调一空,这才筹集了三万六千人,这已经是满清最后的家底了。还有汉军旗的四万人,再加上蒙古科尔沁部吴克善派出的十万骑兵,一共凑够了十八万人。
四月十五日,顺治拜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征南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顺治将这最后家底全部交给济尔哈朗,由他带着南下去了济南。
济尔哈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