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锦绣 > 分节阅读 510

分节阅读 5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家牌楼。杨宗简问道:“陈大人,你可是陈御史的族人”

提到自己的祖宗陈选腰一伸,对着陈家牌楼躬身道:“王道公正是卑职曾祖”

杨宗简久在南直隶为官,对这个陈王道还是挺敬佩的。现在听陈选说正是陈王道的子孙,杨宗简赶紧站直身体对着陈选施了半礼说道:“原来是陈御史的后人,杨某失敬,请问陈大人表字”

文人之间问你表字就是要拉关系的意思,陈选当然知道杨大人不可能跟他拉关系,只是对自己先祖的敬重。

陈选赶紧躬身说道:“杨大人,卑职表字邦彦”

“好,邦彦也称呼老夫以行即可”

关系拉上了,但是陈选那敢称呼上官表字“杨大人,现在已进中午,不如先去吃完中饭,然后在办公可好”

杨宗简也是体制中的人,自然知道陈选这么说什么意思,无非就是中午吃顿饭,然后和同里镇的士绅见个面,大家熟悉熟悉,接下来清丈土地时有很多话也好说。但是作为官场老油条的朱宏三早知道这帮官员的德行,所以在随行队伍中派有锦衣卫,一个是保护工作队的安全,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视工作队的各个官员。

杨宗简叹了口气说道:“邦彦的心意老夫领了,但是你看看后面”说完杨宗简用眼神示意队伍中的三个锦衣卫。

“你看到了吧,这三个锦衣卫的杀才就是负责监视老夫,他们会将老夫和下属的一言一行都汇报给皇帝,所以还是不要吃饭了,现在距离中午还有段时间,咱们就从镇北开始吧”

陈选听杨宗简这么说后背也直冒凉气,不敢再说话,带着杨宗简等人来到镇北第一家,尤家。

陈选带着人来到尤家门口,让人上前叫开门,尤家老爷昨天就接到镇公所的消息,早早就将自己的地契准备好。

杨宗简翻了翻地契,上面一共有水田三百二十一亩,桑田六十四亩,分给二十四个佃户租种。同时将县里的土地皇册拿出来,翻到同里镇这里,两项一对照,发现皇册上少了五十六亩水田,十亩桑田,不过这都没问题,皇册是万历九年编撰,这么多年过去了必定有出入。

杨宗简对站在门口尤家老爷说道:“这上面说你家有一个举人尤锡坤,可还在世”

尤老爷听大人问起,脸上的肥肉直颤,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回大人,小人的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年了”

杨宗简点了点头问道:“你儿子尤芳是生员吧可在家”

“回大人,犬子现在外游学,并不在家”

“好,根据朝廷法度,举人可免二百四十亩赋税,全家的徭役,秀才可免十亩赋税,三人的徭役。现在你祖父已经去世,那你们家就不能享受到免税的政策,现在只能享受秀才十亩免税的政策,你可清楚”

明代规定举人是有免税额度的,但是各朝都不一样,不过在万历以后文人势大,这种额度也就没人提了,不管你家是多少亩,全部免税。比如松江徐阶家,土地二十多万亩全部免税。

尤老爷听杨宗简这么说头上直冒冷汗,自己家三百多亩土地,每年交田赋就要近百两银子,这可是一比大数字。但是尤老爷也没办法,他只是算得上一个小地主,前几个月就听到这次清丈土地国家是动真格的,自己完全没办法反抗。没办法尤老爷只好咬牙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第七百九十七章出事了

谢谢书友“adong7”的捧场

明代的水稻亩产量并不低,根据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记载:“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也就是说普通水田一年两熟,一季稻产量为三石,二季稻产量为一石半,所以普遍来看南直隶的亩产量在三石左右。

明代三石折合后世的计量单位应该是二百八十多斤,也就是说一亩普通水田每年收入应该是三百斤上下。同时明代赋税也不高,就是太湖流域赋税最重的苏松二府,每亩地国家收的正赋只为七升多一点儿,也就是赋税比在百分之二到三之间。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还有费这一块,除了正赋,还有七七八八的各种额外开资,比如说雇佣粮长收税的费用、粮食运输的费用、路途上损耗,除了这些还有各种摊牌,什么县里要修河堤了,镇里要修桥了等等地方性支出,这些都加上就已经占了亩产量的三分之一。还有就是各级官吏的贪污,全都算上每年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二都要交税。

这还是正常年景,如果碰到水旱绝收、朝廷打仗,当官的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没钱交税就牵你家猪、卖你家房子,如果最后房子都没有那就卖你的老婆女儿。所以明朝中后期才有大批的流民流动于各省之间,完全是被朝廷逼得没活路了。

杨宗简也是老官僚,知县知州都当过,自然知道基层是什么情况。现在看到尤老爷这副神态不免起了兔死狐悲之心,叹了口气安慰道:“尤老弟,本官也没办法,这都是皇帝的旨意,你还是督促令郎读书,中个进士才是正道”

朱宏三规定举人可以减免二百四十亩正赋,但是进士没有这个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成了进士,那才是真正的全家免税。

尤老爷哭丧着脸说道:“多谢大人的提醒”

杨宗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剩下的就是实地测量了,尤老爷请安排人带我们去吧”

尤老爷派出家丁,带着工作队的衙役赶奔自己的土地。去实地测量这种粗活大老爷是不去的,杨宗简将自己手下分为三个小组,正式开始清丈土地。

杨宗简在陈选的陪同下回到镇公所,坐在大堂上等候消息。一会儿的功夫去清查尤老爷家的小组回来了。

为首的书办来到杨宗简面前躬身说道:“回杨大人,尤俊昂家皇册上记载水田二百六十五亩,桑田五十四亩,但是小人实测水田四百一十八亩,桑田一百六十亩,超出甚多”

这些都在杨宗简预料之中,那个尤地主瞒报了一倍,这还算是好的。杨宗简这一年在苏州各县最多碰到瞒报十倍的,不过那个倒霉的家伙已经移交锦衣卫法办了。

杨宗简听完汇报后点了点头,他并不想怎么处置那个尤地主,因为布政司衙门给他的任务是清丈田亩,并不是收税,所以只要将田亩弄清楚就行了。

“很好,你们只需将准确数字记录即可,至于怎么办以后有布政司衙门办理,将尤家卷宗拿上来。”

那个书办赶紧将尤家土地卷宗拿上来,摆在杨宗简面前,杨宗简一看上面写的很明白,原本土地皇册上有多少,实测是多少,多少亩水田多少亩桑田,土地的品级怎么样都写的一清二楚,同时下边还签有经办官员的名字,杨宗简看了看没问题将自己的名字签上。这样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文书完成,以后朝廷要收这些士绅的税就要依据这个文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