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8(1 / 2)
来说道:“来人,快去通知副统领、左右总兵、九门副将、十二参将过来拜见新任领侍卫内大臣”
步军统领衙门掌管北京内城和外城防务,一共有兵力五万六千人,步军统领之下,有副统领一人、左、右翼总兵各一人与步军统领同堂办公,九门副将负责内城九门防务,十二参将负责外城防务,这些人都归马如风一人统帅,正是京城中第一等的大势力。当然战斗力方面就不行了,皇城中的禁卫军虽然只有三万人,但都是新军中精锐将士,完全能吊打步军统领衙门。
马如风让手下准备迎接新领导典礼,自己拉着朱江进入后堂自己的休息室,今天这件事实在出乎马如风意料,所以他要问个详细。
“殿下,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没接到军机处的行文呢”
朱江看到马如风紧张成这样,不仅心中暗笑舅舅太过小心。
“舅舅,放心吧,今天圣旨是宫里李承恩亲自送来的,我刚接到就来你这里了,大概军机处的行文还没到。”
马如风也认得李承恩,知道是皇帝身边受宠的大太监,应该不能玩一些假传圣旨的手段。
马如风听朱江这么说放下心来,但是紧接着疑问又浮现出来,皇帝以前根本不许任何一个皇子插手具体事务,今天怎么让朱江协管步军衙门,这实在出人意料。
“殿下,皇帝陛下为何毫无预兆的给你这个差事”现在屋中没有外人,马如风赶紧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舅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正在府中喝酒,李承恩就过来说有父皇给我的圣旨。完事后我问过李承恩这是为何但是李承恩这条老狗口风严得紧,没说什么事,只是说父皇让太子回去读隋书世祖本纪。舅舅你知道我不读书的,我哪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过来问问舅舅”
马如风比朱江能强一些,怎么说自己老爹也是进士出身,但是马如风的学问也只限于了解隋书世祖本纪是什么,太深奥的东西就理解不了了。
马如风沉吟一下说道:“隋书世祖本纪说的正是隋炀帝杨广,皇帝让太子读这本书干什么”
朱江一听是杨广,高兴的问道:“是不是父皇讨厌太子,说他如果当皇帝就是杨广在世”
马如风想了半天也没分析出来什么原因,这时城中几个参将副将都来了,马如风没办法只好说道:“殿下,咱们先举行典礼,等完事后再商量怎么回事”
朱江没办法只好跟着马如风出来接受众将的欢迎,看到朱江来协管九门防务,可乐坏了副统领姜鹏举。
姜鹏举今天告假在家休息,亲兵来通报说统领大人聚将,说是欢迎秦王殿下。
姜鹏举刚开始还一愣,马如风向来谨小慎微,树叶掉下来都怕砸到头皮,今天怎么这么大张旗鼓的欢迎秦王姜鹏举想要问传令的亲兵怎么回事,但是亲兵级别太低,只是来传令的,其他一概不知。姜鹏举没办法只好穿上整套官服去步军衙门,朱宏三治军森严,虽然步军统领衙门的士兵没有新军精锐,但是聚将无故不到也是砍头的结局。
姜鹏举来到衙门才知道原来皇帝传来圣旨,让朱江协管九门防务。得知这个消息的姜鹏举心中大喜,他和朱江什么关系那可真是亦师亦友,现在朱江来当上级以后好日子来了。
典礼很简单,朱江站在大堂上高声宣读皇帝的圣旨,接下来所有将领在马如风和姜鹏举的带领下领旨谢恩。紧接着就是马如风升堂,众将站在大堂中等候主官宣布命令。
圣旨上让朱江协管九门,并不是掌管九门,所以步军衙门这里还是马如风说了算,就是以朱江是亲王爵位也不行,在军中一切军令为先。
马如风看了看手下说道:“今天秦王奉旨来协管九门防务,本帅命秦王朱江掌管内城,副统领姜鹏举掌管外城,其他人等各负其职”
姜鹏举听马如风这么说心中大喜,以前他管内城,虽然内城比外城繁华很多倍,但是内城勋贵冠盖很多,姜鹏举一个伯爵,实在是管不动。现在可好了,朱江是皇子,有他来管内城那些勋贵,看他们那个敢造次至于姜鹏举去的外城,是北京的加工中心,很多工坊、商铺、粮田都在外城,这里面油水可是大大的,所以姜鹏举听到马如风的分工后心中十分高兴。
第八百四十章拜访
谢谢书友“书友56452133”的捧场
朱江看到这些将领纷纷恭维自己心中十分高兴,站在大堂上笑道:“好,今天和各位下兄弟第一次见面,今晚东城醉仙楼,老子安排大家喝酒玩女人,不要给老子省钱啊”
步军统领衙门的中层军官大部分出自第一师,和朱江的第二师系统并不很熟,但是都是军人,都喜欢喝酒玩女人,所以这些丘八听到朱江这么说纷纷大喜,一个个高声叫好。
现在已近傍晚,正好人全,马如风留下值班的倒霉鬼,带着大部分人赶去东城醉仙楼。这顿酒喝的自然畅快无比,都是军人,兴趣爱好也差不多,一时间醉仙楼弄得如同菜市场一般。
马如风和朱江心中有事,所以喝的并不多,看到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马如风拉过姜鹏举低声说道:“老姜,我和秦王有些事情先走,你在这先陪一下”
姜鹏举看到酒都不要命,早已经喝的五六分醉,听马如风这么说大声说道:“好马老三你去吧,这里有老子,一定能喝趴下这帮孙子”
马如风看姜鹏举这样心中担心,害怕他喝多误事,但是今天这件事一定要自己去办。没办法马如风只能这样,趁着屋中闹成一团的时候,带着朱江悄悄的出了醉仙楼的大门。
朱江出来被风一吹酒醒了不少,低声问道:“舅舅,带我出来干什么”
“跟我走,我带你去间方逢年”
方逢年是马济远的同年,马济远虽然致仕回家,但是朝中天启二年同学会还是有些力量的,这些人现在都唯方逢年马首是瞻。马济远当年走的时候也拜托方逢年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所以今天马如风才带着朱江去找方逢年,让这个老家伙给分析一下怎么回事。
舅甥二人从街边雇了两顶小轿,赶奔西城的方逢年府上。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天启二年同学会的成员和马济远都差不多,一副道学先生的模样。但是马济远当年将所有家产全部交公,只留下二十亩田地用来养老,这才是真道学先生,其他人只不过是学个样子而已。
这个方逢年也不能免俗,身为掌管大明全国赋税、土地、人口的尚书,自然手中权利极大,每年各省孝敬的银元就有数万元。但是方逢年偏要做出一副清廉的模样,将家安在西直门内桦树厂胡同。
朱江来到方逢年家门口,左看右看,然后问道:“舅舅,这就是方尚书的家”
马如风看了看门上“方府”的牌匾,然后说道:“就是这里了,我还是第一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