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2 / 2)
“东越羽天涯他因献上此策,平步青云,一跃成为三品翰林学士。”
“竟是此人”华宸歌沉声道:“看来是我小觑了天下英雄啊”
“不知宸歌能否为我引荐一二我对这等大才,还是十分仰慕的”
“是该多亲近亲近啊”华宸歌心情复杂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两人没再谈论正事,只说些风花雪月,回忆少年时光,至于一醉方休,那就是笑话了,都是金丹级别的修行者,普通美酒,如何可能醉倒
离开邀月楼,回返道宫之后,华宸歌眼中阴翳,浑身气势磅礴,似有雷霆风雨大作。
“没想到这届道宫新生,竟然有人鱼跃龙门,成了气候”
“道法变革人道天堂策献上,给陛下结结实实画了一张大饼,因此幸进,直接成为翰林学士,简在帝心,势必扶摇而起,已经是无法打压了”
“况且还有吕真君主持道法变革,之前又赠其纯阳玉牌,又是一奥援”
“出自东越,又能直面陛下,必然与财富神主关系匪浅,这是第三奥援”
“其家世背景,已经隐隐压过我一头,是我首要大敌”
“值此之时,其人气运之旺达到了极致,我若将其拒之聚英会门外,必为人耻笑”
“因此我不但要邀请羽天涯加入聚英会,还要亲自出面,礼贤下士,给他副会长的高位”
“这副会长之位,既是荣耀,亦是牢笼一入体制,身不由己,定了正副会长尊鄙高下,我自有办法消磨他的荣光,窃取他的智慧,这道法变革的大旗,合该由我来高举”
“这是最大的机遇,绝对不容错过”
“大周道宫的二代领袖,必须是我,也只能是我”
被华宸歌牵挂的羽天涯,此时正徜徉在道藏馆中,还是一层,七十万卷道藏,他已经收录了十万卷。
阅尽百万道藏,融万载以来前人智慧于心间,为自己的大道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而且羽天涯还一个短期目标,那就是编纂书写一本简易版优化版的大道奠基真解,作为最基础的修行教材。
紫霄可以点化晋升,却不能无中生有,因此必须由自己亲手编纂,再由紫霄点化,才能真正完成道法修行教材,为道法变革第一步普及九年义务修行教育,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普及九年义务修行教育,可谓是整个道法变革的重中之重,能够培养无数的后来者,理念继承者,同呼吸共命运者,他们也将会是天然的道法变革支持者,人道天堂的建设者
将九年义务修行教育推广至整个大周,还不现实,但是在首善之区,天子脚下的玉京城,条件却已经基本成熟。
首先是金闪闪建设大周财富商业中央银行,掌握了铸币权,自然而然就能获得铸币税,这可是一笔细水长流财源滚滚的天文数字级别财富,也是推进道法变革的最大动力。
其次玉京城中百姓识字率近乎90,各个家境殷实,毕竟是四千年帝都,穷人要么变成富人,要么早就绝后了,剩下的没有最有钱,只有更有钱。
其次灵米的种植技术已经极为成熟,大面积推广种植并不困难,足以满足修行者养气境界的元气需求。
教师资源也不缺,大周道宫一年要毕业数百人,这些毕业生当个小学老师还是没问题的。
而现在,唯一制约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自然就是简单易懂却又严谨正宗的入门级别修行功法了,这也是羽天涯要第一时间攻克的难题。
第102章大道金符真解
刚刚转到一个新的书架,看到一本真武实录,眼前一亮,刚刚摸上书脊,就看到了另一只手,也要来取同一本书。
这手的主人是一位老道,鹤发童颜,飘然有出世之资,腹有诗书,沉稳而气质华彩。
修行者一步步登天而上,绝大多数时间身体都保持在巅峰状态,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是青年、中年扮相,极少有老人。
尤其是女修,一个个哪怕活到几百上千岁,也是不肯有半点老态,仍然保持着最鼎盛时的身姿,气质更是远胜。
老有真的老,寿限将尽,比如韩真人,也有心态老,比如面前这位老道,羽天涯根本看不穿他的道行,至少也是一位步虚真人。
这些时日,羽天涯在道藏馆一层中见得最多的人就是这位老道,两人几乎是同时开馆就来,闭馆才走,一呆就是一整天。
因此虽然没有搭过一句话,却也算是书友。
顷刻之间,真武实录已经收入紫霄,羽天涯笑着将这本书递给老道:“长者为先。”
那老道仔细打量羽天涯一番:“囫囵吞枣,可有所得”
羽天涯一天收录道藏万卷,许多书都是只看一眼,说一句“囫囵吞枣”,都算是夸奖了。
“只尝了开胃小菜,食欲正旺”
“馆中百万道藏,可堪填饱你这大肚汉”
“差不多。”
“好一个差不多先生,原来竟是书中饕餮,百万道藏入肚,不知能结出什么果子来”
“修行之难,有财侣法地。法,重中之重。我观天下道法,故作玄妙,遮遮掩掩,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个个忒不爽利;天下修士,或曰法不可轻传,或曰有缘自可入道,这修行的大门,始终是紧闭着,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从旁小门经过。”羽天涯笑道:“我愿阅尽百万道藏,编纂一卷真正的入门功法,推广发行天下,为天下人推开修行之门”
道法修行,自古以来就是由宗门世家结成一个个小圈子,经常打玄机,用隐语,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正是如此。
这些小圈子是极为排外的,圈中人自是看不起外来者,若不能融入其中,想要得到真传,那是白日做梦。
圈中人把持着上升通道,身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道法通传天下,后来者反超自己。
羽天涯已经看了海量道书经卷,但凡有点真东西在里面,都是遮遮掩掩,敝帚自珍,恨不得天下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于书中经常只放出一点点由头来,半隐半现,却没多少实质。
所以许多人哪怕资质再出众,求道之心再坚决,浪费不知多少时光入名山大川,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