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完美人生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或者也可以说,这张专辑里,最好听的就是那五首歌了

可是可是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今天晚上就要回家了

王靖雪去洗了把脸,然后就进了厨房。

吃饭的时候,她吃着吃着,咽下一小口米饭,突然说:“二丫,那张专辑的销量还不错。我回头会去听的。”

王靖露愣了一下,然后慢慢笑起来。

回到盛世花园那边去吃午饭的时候,李谦顺手把上午刚收到的专辑拿了三盒,结果到那边才发现,原来老爸已经一口气买回来了五盒。

不过李爸显然不嫌多,他准备等到开了学,自己办公室里的那些老师一人送一盒,还有李妈那边,她公司里的人,也准备要送几份出去就这几份,根本不够呢

刚买回来他就拆开来听了,还是对照着歌词本听的,他知道里面都有哪几首是自己儿子的作品,歌好听不好听先搁一边儿,就冲有人买、有人唱、还录成了专辑在外头卖,这就是一份难得的光荣这可是我儿子还在上高中的儿子

当然,这份得意,李爸李妈他们是不会让儿子看见的。

爷俩都上了饭桌,李妈就只是问,专辑卖的咋样卖了多少了廖辽红了没

李爸就说:反正这两天出去瞎逛游,路过那些音像店的时候,他没听见人家店里的音箱放廖辽的歌。

老百姓的观点就是,音像店的大音箱不放,那当然是没红

还别说,这个思路,基本正确

于是,李谦只好回答他们说:现在说销量还早,怎么着也要等到第二主打歌开始宣传,也就是等我热恋的故乡开始发力,才是真正开始看销量的时候。

李爸李妈不懂什么主打歌,不过最近听了不少电台广播,大概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就纷纷“哦”上一声。

我热恋的故乡那就是李谦的歌了呗

也就是说,这马上就要刺刀见红,开始看儿子的作品到底什么水平的时候了呗

李爸有些担心地问:“那要是第二主打歌也卖不动,咋办”

李谦笑了,“那就凉拌反正不退钱”

廖辽迎来了上市的第二周。

具体销量当然要到下个周一才能知道,但是据公司聘请的调查公司给的回馈来看,这张专辑在各个书店、超市、音像店里,的确是卖的很一般。

新上市的专辑,肯定会被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但要是一段时间过去,你始终卖不动,那对不起,你要给更新的专辑让地方了

据调查公司的人说:相对小一些的个体音像店,已经有不少家选择了把廖辽这张专辑往里头的货架上放了。

也就是说,连一周的时间都不到,她就已经走下了“店长力荐”的推荐位。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廖辽在上海参加当地一家电台的某个深夜音乐节目的时候,节目刚刚放完第一主打歌,还没等到开始推荐第二主打歌,就突然接到一个读者的来电。

对方问:那首我热恋的故乡那么好听,你们电台为什么不放

廖辽当时差一点儿就要蹦起来

这一章大概又会有读者说我流水账,或者灌水

第四十九章爆发

时间是八月十七日,周二,上午。

地点是京城街头。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里,阳光炙烈,柏油路滚烫,道路两旁的空调外机在不断地吐出热浪,每一辆汽车经过,就会带来一股混着铅油味的热浪哪怕是上午点钟,在街上站三分钟也是一身热汗。

刘向东穿着t恤短裤站在一家音像店门外,手里拿着的是一沓打印好的a4纸。

作为一名职业调查员,他今天的任务是完成手中的100份调查问卷,当然,考虑到会有作废、损毁等各种意外因素,为了保证能够回收到80份以上的有效问卷,他手里实际领到的问卷数量,是120份。

这是一次关于一个名叫廖辽的歌手发行的第一张同名大碟廖辽的销售情况的调查,公司一共组织了十二个人来参加这次的调查,其中有八个人是外地城市的,负责京城这一块的,是连他在内一起四个人。

分给他的调查范围,就是在城东一带,具体地方自选,任何的音像店、书店、便利店总之,只要能找到正在买或者准备买那张名叫廖辽的专辑的人,让他们填了问卷就行。

这并不是一单太好做的调查,因为唱片啊图书啊之类的,它们的销售模式相当分散,如果是大牌歌手、大牌作者刚刚发布新作品还好些,最叫人头疼的就是一些小歌手、小作者的销售情况调查,因为你很可能在一家音像店门口守上一个小时,都未必有一个人会来买他们的作品。与之相比,他们这些调查员都更喜欢接电影观后感调查的单子,因为只需要一人守着一家电影院,拿出那么三五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足以收回100份合格的问卷了。

而这个廖辽,和她的专辑,显然就是属于叫人头疼的行列。

因为刘向东本人也很喜欢听歌,而且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当大家进影厅看电影了,他们这些调查员就需要在外面等着大家看完了电影出来,而且这一等至少就是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这么漫长的等待,拿音乐来打发时间,显然是最好的选择。而守在书店、音像店的时候,他们甚至连随身听都不用带了,因为店里的音乐是从来都不会停的。

所以,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歌、那些歌手,做过相关人物或专辑的调查问卷的,那自不必说,即便是没有接过相关单子的,他也都是相当的熟悉。

说得直接点,其实他们这份工作,根本就是文艺圈的外围,对这个圈子,自然是有着一定程度的熟悉和了解。

但是廖辽这个名字他却从来都没听说过。

所以他知道,这单工作大概会和以前差不多,需要忙上整整两天。

这一次他选择的,仍旧是曾经来过多次的一家私人书店,在城东这一块儿还挺有名气的,叫“坐照书店”。它有四间的开面,楼下卖图书、音像制品等等,楼上则就是一家茶馆,即便不买书,只需要点一壶茶,就可以在书店里随便挑几本书带上楼去边喝茶边看。

书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这一条街开外就是两所大学,这条街上又有一家超市加电影院可以聚拢消费,附近两公里的范围之内还有三个成规模的小区,所以,客源是绝对不愁的。他以前每次来这里做调查,就总能比较快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刘向东来到这里的时候,时间刚到八点半,书店也才刚开门,他就在门外耐心的等着,老板在店里巡视了一遍,回头看到他站在门外,就招呼他进去待着。

最近这两年他到这家店来做调查少说也有三五十回了,早就认识了,再加上外边又实在是太热,刘向东也就不客套,站到门里吹着风扇等。

很快人流就多起来,而且他也很快就等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调查对象。

是一个男孩子,看样子大概也就二十岁上下,应该是这附近哪个大学的学生,他刚一进门就直接问有没有廖辽这张专辑的磁带,店员给他拿了货,对方付了钱乐滋滋的就要走,刘向东赶紧过去,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工作,邀请他填一份调查问卷,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于是,几分钟之后,刘向东就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份合格调查。

然后,刘向东就吃惊地发现,大概只过了一个小时,自己手里的调查问卷就已经发出去了二十多份,而且全部收回且合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