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7(2 / 2)
“狗”
他大声喊。
镜头近处,魏一宗的肩膀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
景深处,横在两人中间的,是军车车头上搭着的那张剥得完整且精彩的牛皮
秃三炮牛眼怒瞪,咬牙切齿。
虽然将死,仍是不失一代草莽恶人的雄姿。
“日本人的狗翻脸不认人”
他愤怒地大吼。
几乎用尽了浑身上下的最后一丝气力。
魏一宗低着头,手上攥紧了解牛刀,走过去。
“狗”
秃三炮大吼。
魏一宗又挪两步。
“狗”
秃三炮大吼。
李谦一挥手,二号机赶紧快步跑过去,对准了秃三炮胳肢窝里的魏一宗的脸。
“狗”
最后一声大喊,秃三炮用尽力气,喊得浑身乱颤。
镜头里,魏一宗缓缓抬起头来,冲魏一宗露出一个诡异莫名的笑容。
那种感觉,像极了两个老朋友之间多年重逢时的相视一笑。
拍完这一幕,三号机飞速撤走。
一号机继续抓住魏一宗和秃三炮。
两个人,在镜头的一左一右。
魏一宗伸出手去,按住了秃三炮的脑袋,防止他乱晃。
“当家的,走好”他低声说。
一刀戳去。
正中心窝。
秃三炮“啊”的一声大叫。
魏一宗抽出刀来,突然转身,大吼着冲日本人扑过去
“我草你们祖宗”
哒哒哒
机关枪响了起来。
这一章写完,疲惫不堪
很多对原版的细微调整,或增或删,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解读,是从“如果让我重拍”的角度去写、去理解的,水平不够的地方,见谅
第六十四章天大的面子
剧组所有与“青高粱”这一景象有关的镜头,包括九儿最后的身死,最终都赶在九月底之前全部拍完了。
全剧组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高粱虽然还青着,但高粱穗子已经开始沉甸甸的了,顶天了再有个十天八天的,它们就不再是青高粱了。
而这个时候,李谦宣布全剧组放假三天,自己也终于是脱身赶回了顺天府。
九月十八日下午五点十七分,就在剧组拍摄完秃三炮身死那一幕之后不久,何润卿在顺天府某医院,为李谦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九月二十九日,李谦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女儿。
从娘胎里出来十天,小家伙已经褪去了胎气,李谦见到她时,小丫头正睡着,裹在一团细棉布里,睡得呼哧呼哧的,憋了一眉头的汗。
粉雕玉琢的,煞是可爱。
见到她的那第一眼,李谦觉得自己都快化了。
明明已经是第二个孩子了,但还是觉得那么新奇。
于是,一共是不到三天的假期,他足足在何润卿那边陪了她跟女儿两天,中间周嫫抱着李射声过来串门,一圈大人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两个小家伙在那里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李射声到现在半岁了,已经可以吱吱哇哇的乱叫唤,看见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娃娃,他虽然不懂是怎么回事,仍是下意识地好奇。但刚出生的小妹妹却跟他完全玩不到一处去。
现在的她,除了吃,就是睡,再不然哭。
偏偏她一哭,李射声也会跟着哭
最后只好把他俩抱开。
李爸这回倒是放权了,兴许是觉得毕竟儿子也是个文化人,也是写出过那么多歌词和小说的人了,文化水平不比自己差,再说了,大孙子的名字已经是自己给起的,于是,就把给孙女起名字的权力,还给了李谦。
李谦也不客气,把此前已经费尽心思预备好的几个名字拿给何润卿看,何润卿一眼看中了那个“茶”字。
她说,李谦写给她的那首茶汤,是她最喜欢的几首歌之一。
这个名字报给李爸李妈御览,老两口一听,都觉得很好。
于是,李射声他妹妹,就叫李茶了。
陪何润卿她们娘俩呆了两天,又过去陪周嫫她们娘俩呆了小半天,假期就用光了,还好王靖露在应天府,廖辽刚回国,还在成都府,谢冰也在长沙府录节目为新专辑的宣传做准备,不然的话,李谦还真是分身乏术。
结束了假期回去,这一趟,王怀宇就跟着一起来了。
红高粱里有着大段的唢呐,简直是整部电影最出彩的乐彩华章李谦要拍这部电影,其他地方都是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和创造,在这方面自然更是不肯直接照搬照抄
不要忘了,当年还在济南府上高中那时候,李谦跟王怀宇可就已经玩过民乐队了――这个时候重新召集起来,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余占鳌颠轿那一段的民乐华彩,以及那一段神来之笔的西北野唱,李谦准备直接给大家玩个顶级的。
要知道,国内这帮电影大师之中,秦渭算是比较现实主义了,可即便是他,毕竟也是出身在城市家庭,从小接受的是良好的教育,他能拍出深刻揭露城市黑暗角落的红灯区,震惊国内外电影界,对于一些农村题材的东西,却仍是颇显浮光掠影,难以深入
而除他之外,国内虽然也有不少电影人聚焦农村题材,但实话说,农村题材想要拍好,还真是不太容易。
而不知道是时代使然,还是其它的什么因素,国内的农村题材电影在七十年代之前,也曾兴盛过十几年,后来却是一蹶不振至今,反倒是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虽然很难取得全国范围内的大热播,但始终都是最为长盛不衰的题材。
而现在如果说高粱地里发生的那一切,都可以被勉强归类为浪漫主义的话,九儿的嫁人、颠轿等等,这一系列与黄土地、与高粱酒有关的故事段落,则真的是全然聚焦在现实主义上了。
高粱地那一段,李谦反复的看回放,觉得自己没玩脱,现在,则是到了黄土地和高粱酒的阶段,他准备玩得更大发一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得有人认真的去拍这些。
目前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