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现在他若是退,岂不是等于怕了裴旻可若不退,还能进攻不成

进退两难

尚赞婆猛地一咬牙道:“撤”愤慨的看着广恩镇,心想:“今日丢的脸,早晚要拿回来。”

看着吐蕃兵的听话的撤退,广恩镇回荡起了畅快的笑意

瞧着尚赞婆军马退去,裴旻也在心里想道:“早晚有一天,我要将石堡城夺回来”他并不认识尚赞婆,但能在一日间赶到广恩镇的,也只有石堡城那里的吐蕃军。

“来人”裴旻在尚赞婆远去之后,突然脸色阴沉下来,道:“将所有吐蕃俘虏的双腿双臂打断,让他们在镇外对着洮州方向跪伏着,由他们忏悔去吧”顿了顿,突然想到吐蕃人信奉天葬,认为尸身由雄鹰吞食是莫大的荣耀,将来再行轮回,便会如雄鹰一样,立刻道:“派弓箭手在边上看着,若有秃鹫老鹰,直接射杀。就算死,也要让他们烂空身上的每一块肉,而不是随了他们的意愿。”

他这一声令下,近乎千名吐蕃俘虏一个个都给打断了手脚,强迫着跪伏在广恩镇外。

此事传开,在吐蕃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待吐蕃俘虏,大唐向来行仁义,就算遇到个别心狠手辣的不过是杀了了事。如裴旻这般,打断他们手脚,让他们跪伏在地,折辱他们的,却无一人。

刹那间,河西九曲地的吐蕃牧民,人心惶惶。

裴旻的凯旋奏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李隆基正在例行早朝,听着户部说着各地春耕的情况。

边境战事奏报高于一切,有优先听奏的权力。

李隆基听得高力士的传讯,立刻制止了户部的禀报,让人将奏报呈上。

李隆基看着由裴旻亲笔写的奏报,大略扫了一遍,见是喜讯,高兴的直说“好”

这一遍过目,由不过瘾,又度细细的看了遍,大笑着对群臣道:“裴爱卿,真乃我大唐栋梁他赴任不过半年,不但歼灭了六千吐蕃入寇的贼子,还夺回了广恩镇,将神策军驻入其中。哈哈,他一日一夜,筑得军寨,现在向朕拨款,意图修葺广恩镇,以作神策军据点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中不乏远见之辈。

宰相姚崇文武双全,一眼便看出了广恩镇对于当前大唐的意义,即便他与裴旻并不对路,此时此刻也不得不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裴刺史占据广恩镇,不但可以化解洮州之难,还能威逼河西九曲,实在是天大的喜事。裴刺史得立下如此奇功,当以嘉奖。至于拨款修葺广恩镇,理所当然”

李隆基开怀大笑道:“朕早等着裴爱卿的申请拨款修葺军寨的上疏,一直未有动向。却不想,请求传至竟是如此喜讯,朕今后可高枕无忧矣”他从不掩饰自己对裴旻的赞赏与器重。

文武百官既是羡慕又是佩服

在朝堂之上,功勋彪炳,放任在外,也是功劳卓越。

除了裴旻,整个大唐都找不出第二人来。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八章封疆小吏老妇人的威胁

洮州是李隆基的心病,自他掌握大唐实权以后精简官员,任用贤臣,大唐国力经济发展迅速,军事上也大破吐蕃的十万大军,一切势头大好。

唯有洮州,如同污点一般,让他极不自在。

如今裴旻为他扫除这污点,心中畅快,不言而喻。

这心情好,出手自然大方,李隆基道:“裴刺史守土扩疆有功,姚相,你以朕的名义给刺史下一到晋升旨意,改广恩镇为军镇,加封裴刺史为镇将,神策军入住广恩镇,并且扩军两千。其缴获所有物资,归由神策军、洮州自信调配。至于建设广恩军镇所需之钱物,皆由户部一概承担。”

李隆基的话音方落,群臣一片哗然。

虽然以裴旻的功绩,足以升任这镇将,但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郎,成为军镇之首,实在有些骇人。

姚崇心中徒生些许担忧,以广恩镇的战略意义,升级为军镇理所当然,裴旻的能耐,镇将也当之无愧。

只是姚崇心底明白,李隆基确实有明君风范不假,但自身并不具备战略目光,他如此安排,只是单纯的器重裴旻而已。他是以个人感情做出的如此决定,而不是依靠军事目光。他有点担心,对于军事全然不了解的李隆基掌控不了军事这方面的用度。

一个皇帝可以不精通兵事,不精通政治,但是不能不懂,不了解,不然是非对错,好坏与否都分不清楚。

李隆基在政治用人上,水平极高,可军事这方面的水平,说是一般都是赞许。一但对于军事方面,用度失当,与国绝非好事。裴旻为人方正,满怀壮志雄心却无野心,如此器重,倒是无妨。万一另有野心之辈,得到相同的器重,那就不妙了

不得不说,姚崇确实厉害。他已经察觉了李隆基能力上的巨大缺陷,也是因为对军事全不了解,所以历史上李隆基才会凭借喜好指挥,听信监军的瞎话,将一个个与国有功的名将葬送,导致安史之乱的出现。

若非姚崇性子独断专权,秉性容不得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只历史上这点。只可惜人无完人,姚崇的肚量心胸,注定了他的未来。

李隆基的任命传到广恩镇,裴旻也有些发愣。

镇将的地位等同于刺史,起源于十六国时期的北魏,为了防御柔然族的南下,北魏将军事要冲的驻军及其家属和所管人口与一般平民分开,称为“镇民”,辖区称“军镇”,长官称“镇将”。镇将负责军镇内的军事和民政,实行军事化管理。

若说节度使是封疆大吏,而镇将则属于封疆小吏,在军镇中有着绝对的统治权,有主动用兵,调兵出战的权力。最为关键还是拥有任命军镇官员的权力,并且无需特别上报,更无须受兵部的审核。若有人才,可以直接军中提拔,实际权力,比上之前,大上不少。

“果然外放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裴旻兴奋的接下了圣旨,心中思量,看了一眼不远千里前来传旨的太监孙六,笑道:“孙内侍,一路幸苦回头替我跟高内侍问好,我让人准备了这里的特产烤全羊,内侍不妨痛快吃喝,再回长安不迟。”

李隆基器重太监,人所共知。也并非所有太监都如高力士一样,忠心不二,不恋权贪财。以致地方官员对于各路太监视如洪水猛兽,生怕受到谗言,各种贿赂。

裴旻这里却不存在如此问题,热情款待,意思意思就是了。贿赂什么的,他想给,孙六未必敢要。

孙六受宠若惊的道:“谢刺史厚爱在下一定转达”太监嚣张的原因是地方官员不得恩宠,太监才能在李隆基面前颠倒是非。裴旻在李隆基心底的地位是高力士之外的第一人,孙六哪敢在裴旻的面前嚣张。

让下人带着孙六下去,裴旻对着与他一同接旨的封常清道:“常青看来我要失言了”

封常清一阵错愕,不明所以。取得了广恩镇之后,裴旻便将封常清叫来了广恩镇。他是洮州刺史,洮州的内政还离不开他,广恩镇又至关重要,唯有封常清镇守,他才能够真正放心。

裴旻笑道:“当初我说此战得胜,便上表你的功绩,任命你为洮州司马。现在却要失言了封常清听令”

“卑职在”封常清本能的应了一声。

裴旻道:“命你为镇副录事,我不在时,全权处理广恩军镇一切事物,你言如我令”此战能够步步为营,封常清的带来的情报功不可没,加上这半年的练兵之劳,升任军中第二把手,理所当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